晚婚晚育年龄
晚婚晚育是我国鼓励的政策,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那么晚婚晚育年龄是多少呢晚婚晚育年龄:1、晚婚年龄我国《婚姻法》规定:女性年满二十岁,男性年满二十二岁,方可结婚。晚婚是指初婚男女双方都按照《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各推迟三周岁,即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即以上结婚为晚婚。2、婚育年龄。
晚婚晚育年龄
算。
女性23周岁、男性25周岁算晚婚。
女年满24岁初次生育的,或者晚婚后的初次生育,为晚育。
对男的没什么要求。
关于晚婚晚育
关于产假: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关于晚婚晚育:要看保定市的奖励条例。一般是多给15天产假
晚婚晚育时间
我国法律规定女23岁,男25岁结婚就是晚婚了!
女性生孩子的最佳时期是24~30岁,女性最好尽量避免在35岁以上怀孕,因为这个年龄段流产、死胎、畸形儿的几率比较高。
晚婚晚育的年龄是多少?
晚婚就是在法定婚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的基础上推迟三年以上结婚者为晚婚。即女性23周岁、男性25周岁以上结婚的为晚婚,妇女在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叫晚育。 法定的男22女20的时间具体上指的是周岁。也就是过了自己的周岁生日就可以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多大年龄可以结婚
上世纪八十年代男22周岁,女20周岁可以结婚。
我国的婚姻法对结婚年龄没有修改。《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2012晚婚晚育的定义
男年满二十五周岁或者女年满二十三周年初婚,为晚婚。
女年满二十四岁初次生育的,或者年满二十三周岁结婚后怀孕的初次生育,为晚育。
晚婚晚育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一)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二)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1959年,劳动部在《对试行企业单位工人职员在加班加点、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间工资待遇的意见》中规定: “为了照顾我国旧有习惯,不论工人职员,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这一规定,现在仍然有效,因此,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应给予员工一至三天的婚假。员工可以在领取结婚证后向用人单位申请婚假,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并不得以请婚假为由扣减工资。 为鼓励晚婚,国家规定符合晚婚条件的,可以增加婚假,但具体增加多少天各省、市、地区可以自行决定。在上海,根据《上海市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符合晚婚年龄的夫妻增加婚假一周”。其他地区的员工可以向当地计划生育委员会或劳动部门咨询。法定增加的婚假天数是依法必须给予的,用人单位无权自行修改晚婚婚假的天数。 哪些人符合晚婚条件呢?根据《上海市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初婚年龄的计算,以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为准。且增加的晚婚婚假,双方达到晚婚年龄的,双方享受,一方达到的,一方享受。晚婚假应当在婚假后连续使用,不可另外单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