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零体罚”导致孩子患上焦虑症,孩子不是不能打,关键看你怎么打 该不该体罚孩子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顾晓安

打孩子,到底对不对?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准确的答案。然而在最近,一个坚持不打孩子的国度,已经尝到了不打孩子”的后果。

瑞典,是全球首个将零体罚”写入法律的国家。国家希望通过禁令来保护孩子们的童年,让孩子们轻松愉快,而不是悬心于家长的拳脚。

该不该体罚孩子

该不该体罚孩子

然而,瑞典的家长们开始发现,孩子的成长道路并没有像法律想像得那样美好,过度的宽容和放纵,已经彻底让孩子变成了家中的小皇帝。

在瑞典,孩子在家里可以决定一切他想决定的事情。如果你家里的孩子把大米撒得到处都是,或者是在墙壁上涂鸦,家长不能让他去面壁思过,因为这已经属于体罚的一种了。爸爸妈妈只能通过唠叨的方式来试图阻止孩子。这当然收效甚微。

该不该体罚孩子

在学校,由于零体罚”的存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难以得到保证,课堂纪律也越来越差。甚至有时候如果老师阻止了孩子的粗鲁,还会招来他们的辱骂。

瑞典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艾博哈德,作为六个孩子的父亲,他认为孩子们已经被宠得无法无天,没有礼貌。他们随意打断大人的谈话,还妄图能拥有和大人一样多的自由和空间。当然,父母们应该听取孩子的意见,但是不能让他们决定一切,这会让他们对成年抱有太多期待。成人世界并不一帆风顺,艾博哈德担心,这些孩子成长后,将难以面对挫折。

事实上,瑞典儿童焦虑症患者和自残行为,一直在增加中。

该不该体罚孩子

由此可见,零体罚”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福音。孩子需要管理,需要通过惩罚来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那么作为家长来说,怎样打孩子”,才能得到正面的意义呢?

第一、按照规矩打孩子”。

打孩子”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惩罚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

与孩子提前做好约定:不好好完成作业,打屁股五下,写小楷三篇;在墙上乱涂乱画,罚站半小时,擦地两次……家长通过设置规则来提醒孩子,破坏了规则将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二、在打孩子”之前指出孩子错在哪。

先告诉孩子哪里做错了,为什么做错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给与惩罚,他才能将惩罚和过错联系在一起。并且,家长要持之以恒地指出错误,不能这次错了打一顿,下次错了就轻轻放过了。如果这样下去,孩子会认为家长是没有信用的,家长定的规则也自然不需要遵守了。

第三、家长不能情绪化。

打孩子”这个行动要发生在心平气和的气氛之下,而绝对不能转化为家长泄愤的手段。如果不论大事小事,不分青红皂白先打一顿再说,孩子会觉得家长的情绪才是决定他行为的关键,甚至引发逆反心理:反正都要挨打,做了再说吧!

而且,家长也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尽量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

其实,家长打孩子,也是为了规范和督促孩子,只要控制好尺度,定好规则,相信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的!

今日互动:你对家长是否应该打孩子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