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
家长,家庭,对孩子品性的培育,孩子个性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家长朋友且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精心准备,用心培育,使孩子迈向未来的步伐铿锵有力,稳健扎实。
下面我从6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培育幼儿的健康成长1、教子宜早不宜迟,从孩子学步起,从孩子呀呀学语起。
孩子1周岁,开始直立行走,腾出的双手可以干许多事。直立行走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行动意识。当孩子看到一个目标,两脚不稳地向前奔跑时,孩子是不希望家长阻拦的。家长抱着孩子,阻挡孩子时,往往孩子使劲地向外挣脱。
2——3岁的孩子,有了独立意识,但大脑的思维意识还是一片空白,正需要向里面填充知识和经验。这时候,我们家长就要适时登场,教育引导孩子,那些该学,那些不该学,这不仅是我们家长的义务,也是我们家长的责任。
这时的孩子已经会察言观色,分辨出大人脸上的喜怒哀乐。我们家长一定不要小瞧3岁左右的小孩子,你在观察他的同时,他也在试探你的好恶,你的脾气。不要让孩子抓着你的弱点,比如:妈妈爱孩子,怕孩子哭,孩子就会以哭来达到孩子的要求,并且是每每得逞。孩子想玩手机,你不给,就哭、就闹,一直哭到、闹到,你把手机给他为止,我见过这样的家长。还有就是不达目标,不吃饭,往往孩子还是胜利。这就是有问题的家庭,有问题的父母。
幼儿教育,家长如果做得对,一定要坚持,说到做到,绝不含糊。不能因为疼孩子,而迁就孩子,一定要把正确的贯彻下去,让孩子养成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的认识。
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再好,完后一定要归还;使用完的手纸一定要丢在纸篓里;吃饭一定不能浪费,这个吃吃,那个吃吃,每个菜盘子里都留下孩子的口水,这样的行为坚决不能惯。
好习惯,好行为重在培养,作为家长要经常提醒孩子,经过多次的积累,孩子就会习惯成自然。
2、教子修德养性,明辨是非,懂礼貌,守规矩。
孩子小,不辩是非。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好的道德品质。
孩子的秉性脾气有遗传的因素,但后天的影响占很大的比例。听一位教育家说过,把一个年幼的孩子交给他,他可以根据设置的不同环境,把孩子培育成科学家,医生,警察、小偷等。就是说孩子可以按照预设的目标把孩子培育成既定的模样。
培养孩子知礼,守规矩,需要家长从孩子平时的餐桌礼仪抓起。有老不显少,家中有老人的,事事要首先想着老人。餐桌礼仪,盛饭先给老人,席位从长辈起依次排序,有好吃的食品先有老人品尝,家长做到了,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就养成孝心,形成规矩。
家长不能因为爱孩子而宠溺孩子,一旦宠溺过度,孩子侍宠骄横必生是非。
孩子幼年,管教严厉方不致生祸端。骄纵孩子,用钱财和物质肆意满足孩子口腹之欲,或衣着艳丽,使孩子养成骄奢的恶习,惹出大的祸端时,家长再强行逼改,则会招致孩子的怨愤,继而闹出更大的祸乱来。
因此说,家长必须从正道的方向引导孩子学礼仪,凡事讲道理,不无理取闹,不满足口舌之快。遇事沉着、冷静,善于把控自己的情绪。作为家长,首先要管控好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标杆。
3、教子择邻而处,择友而交,择其好者而学之,择其不好者而改之。
孩子幼时,眼睛是纯洁的,对许多看到的不加选择的吸收。作为家长也不能全部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这样易造成孩子无所适从。
环境与人际交往对孩子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家长我们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有选择的避开不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更要善于利用好的环境去影响孩子,让孩子向正能量的方向发展。
还有交友,孩子的一生要遇到许多的朋友,朋友之间也有各自的差异。我们要给孩子讲解什么样的朋友需要接触,什么样的朋友需要远离,或是避开。家长可以给孩子讲故事中的好朋友是什么样的,让孩子心中形成对好朋友所包含的品性有一个初步认识。家长再结合孩子在校与孩子们交往时的信息反馈,帮助孩子认识那些朋友值得交,那些朋友不值得交。
每个孩子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教育孩子学习其他孩子身上的长处,看到别的孩子身上的短处,我们对照自己,看自己身上是否存在,如果有就彻底改正。
4、教子言而有信,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
家长是孩子的镜子,从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出家长的影子。
去年,孩子上幼儿园学前班。幼儿园在父亲节,组织孩子们各自创作一副作品,表达对父亲的感恩。我家孩子画了一副爸爸的画像,上面写着:爸爸!你是我心目中的巨人,我爱你!”然后由幼儿园的老师又把孩子的录音及视频拍摄上传到班级的微信群中。着实让人感动!
面对孩子,我们家长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能信口开河,满嘴跑火车,孩子是会照着学的。
家长朋友要提高自己的修养,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一些脾气暴躁的家长尤为要注意,有些家长说孩子脾气不好,动不动就会摔东西,骂人,说口头禅。殊不知,这很多行为和口语都是从家长哪里,从身边最近的人哪里学到的。孩子小,见什么学什么。
家长,如果自己的品行不端,是教不好孩子的。孩子的模仿性强,家长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往往也会长成什么样品性的人。所以说,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
有些父母,禁止孩子玩手机,知道手机的害处。但自己却断不了手机的瘾。天天当着孩子的面,迷恋手机,沉迷于手机而不能自拔。试想?孩子能没有意见吗?孩子会想法设法效仿家长的举措,最终也会在手机中沉沦,在手机中断送自己纯真的童年。
家长要明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孩子学好不容易,学坏则一见就会,孩子悟性很强。
培养孩子好习惯,好的养成,家长要带,家长要引导,孩子在做的行动中,家长要给予赞赏,给予鼓励,使孩子积少成多,持之以恒,方有所成。
5、教子恩威并重,慈爱和严厉不能混淆,该严时必须严,该爱时给予爱的支持。
也有这样的家长,每逢孩子犯错,就会说,孩子小,不懂事,等长大了就好了。”孩子长大后,小毛病形成大顽疾,想改也来不及了。
司马光说过,慈母败子。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溺爱不仅害孩子,也危害家庭,甚至未来危害国家。
孩子年幼无知,家长切不可一味放纵,惯孩子一时欢快,换来一世的惆怅。
爱孩子,就要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养孩子要赋予慈爱之心,育孩子一定要严管约束。孩子的成长过程,犹如小树会侧生出许多的枝杈。家长朋友要及时修剪,不断清理侧枝,保证栋梁不受阻碍、不受干扰,长成参天大树。
孩子在成长中会不断的出错,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克服一个一个的拦路虎中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家长要善于纠错,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查找出错的根源,从源头拔出病根,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在孩子遇到难题时,要给予爱的支持,给予指导方法,陪伴孩子共同渡过难关。
6、教子易从孩子资质出发,不宜妄自拔高,也不宜过于自谦自卑。
因人施策,因材施教。每个孩子资质不同,各有各的不同方面能力的天赋。作为家长,我们要找到孩子的强项,甄别之后,有针对性的教育,一样的可成为在孩子长处类别中的佼佼者。
有的孩子喜欢静静地思考,有的孩子喜欢冲刺运动,有的孩子乐感强烈。我们就要在孩子的学习基础上,开发孩子该方面的长处。静静思考的孩子,可以从提高孩子的数、理、化方面下手,培养孩子凡事刨根问底的理性思考能力;喜欢冲刺运动的孩子,我们在孩子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着重培养孩子的体育运动项目,使孩子在体育运用方面,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康庄大道;乐感强的孩子,我们从音乐方面启发,诱导孩子,通过艰辛的努力,向高雅的音乐殿堂发展,成就自己的音乐之梦。
对幼小的孩子,我们不能拔苗助长,好高骛远。作为家长,尤其不能眼高手低,自己没有能力实现的梦想,全部堆积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完成自己的梦想。孩子小小的肩膀无法扛起父母雄伟的事业梦想,最终成不了龙和凤,反而适得其反,成为废人。
对孩子的培养,我们也不宜自谦自卑。孩子在适宜的年龄段,也需要锻炼,也需要加压。家长也不能一味地爱护,心疼孩子,过度的体谅孩子的年龄小,身板弱。我们要循序渐进,按照孩子该生育阶段的心理特性和生育特点,给孩子逐步加压,在孩子能够接受的最大限度范围内科学地增加学习任务,提高量和度的高度。让孩子在施压的过程中成长进步,提高抗挫折能力,提高抗压性。
培育孩子要有爱心,要有耐心。对孩子尽量不要打骂,打骂不是好方法,要讲道理,讲道理最好引用可以说理的故事。让孩子通过倾听故事,受到心灵的触动,改掉自己的缺点。孩子小,不明白大人的良苦用心,久之时日,孩子自然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