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靳婷 日期 :2020年1月6日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邻居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妈妈逢人就说:这孩子太省心了”很听话,自觉性很强”,我于是一直也认为自己很乖,很懂事,甚至记得有几次跟着妈妈去商店,妈妈看着我很觊觎某件商品的样子,跟我说:你喜欢就拿着吧”但我分明从那语气中听得出不拿你就是个乖孩子”于是我总是选择不拿,是啊,我被妈妈的这是个乖孩子”这句话催眠了!
这催眠术的作用一直持续到我22岁大学毕业,现在回想起从小到大的生活,主旋律一直是压抑的,小小的我认为人生就该是这样的,高中时我甚至在尺子上刻下扭曲的灵魂”这样的字。我是胆小的,我是听话的,我学习很用功,我不惹事这些话就像紧箍咒一样跟随着我,大学期间不可以谈恋爱”妈妈说过,所以我一直把自己封闭起来,但凡对我有好感的男生就拉进黑名单,我把自己变成绝缘体不与异性接触,直到后来走进社会,组建了自己的家挺,公婆对我不恰当的对待,打电话给妈妈诉苦,得到的安慰永远是别跟他们一般见识,别计较”,永远没有一句你可以勇敢的跟公婆表达自己的感受啊”!是的,我在这两种能量间消耗自己,公婆带给我的各种委屈不被老公理解,妈妈这边总是让我隐忍,以至于在这期间我的体重降了20斤。
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因为育儿路的探索让我不断从一个个梦中醒来,披荆斩棘踏上了心灵成长的路……
渐渐的妈妈发现原本是乖乖女的我开始任性起来,从老家来我生活的城市帮着带孩子,妈妈发现她要求我做的很多事和给我提的诸多育儿家务建议我统统不采纳,偏要用自己的方式,因为从小没做过任何家务的我,更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尽情的体验甚至犯错,用身体去充分的感受,妈妈未此感到很生气,为什么从小到大一直很听话的我变得这么任性了,到底怎么了,我想大概是孕育孩子带给我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这力量冲击着我要成为自己。所以,后来在相关论坛上看到类似的理论,孩子小时候太乖未必是好事,第一流的人,他们都有个特征——遵从自己的感觉。宫崎骏、巴菲特、NBA球星们,无一不是如此。
世界上只有一个你。如果你的感受卡住了,这份珍贵的独一无二便失去了,并且,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
尊重你自己的感觉,哺育你自己的感受,成为你自己。
而那个本来的自己,就是最好的。
回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孩子都有成为未来大师的潜质,我们到底要成为他们成为自己的助力还是干扰项呢?
经由此,我看到自己这些年与两个孩子一起成长的路上的我其实是一直在修复属于自己的独特感觉,是的,那独属于每个人的生命密码,我不断的在跟妈妈抗争、和解、对峙、疗愈她的童年、冲突、融合,一路走来,妈妈也越来越学会了尊重我的感觉和界限!并且,更可喜的是她也开始不再做个乖乖女,老好人,她也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懂得爱自己,开始懂得拒绝别人,活出自己,与父亲的关系中理出了属于自己的界限,开始关注心灵成长,开始学习张德芬老师的微课,开始学习传统文化。
任性,怎么看呢?孰优孰略,冷暖自知,消极时它可以毁掉一个家庭,积极时它可以像王菲一样把人生活成一个传奇,但同时任性”也绝非二元对立,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任何事都有它积极的一面,反之亦然,就像一颗种子放在恰当的土壤,遇到合适的时机和因缘际会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是吗?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出生命的本色,那一定是属于我们最美的风景,修炼到最后可以在如如不动中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无不圆融”随感而应,无物不照”尽心知性知天,万物皆杯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