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物质激励可能短时有效,长期后患无穷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 孩子,到底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老人家门前打闹嬉闹、叫声连天。一连几天过去了,老人实在难以忍受,于是他便想了个办法 —— 他给了每个孩子 25 美分、并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也年轻了许多,这点钱我向你们表示谢意。希望你们每天都能过来玩儿。”

孩子们当然很高兴,第二天依旧过来了。他们一如既往地打闹嬉戏,老人不一会儿又出来了 —— 但这次,他却只给了每个孩子 15 美分,并和他们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 美分也还算可以吧!”孩子心想,然后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孩子们依旧过来玩儿,可老人却只给了每个孩子 5 美分。这下孩子们不高兴了:一天才 5 美分,知不知道我们玩儿得有多辛苦!”于是他们向老人发誓,以后再也不会过来玩儿了!

这是个很经典的故事,它说明了什么?

孩子们本来是很爱玩儿的,而且也都是在为了自己玩儿,可一旦引入了钱”这个激励手段。

尤其是时间久了,却把孩子们本来是在给自己玩儿的动机,变成了给别人玩儿 —— 把做一件事的内动力”,变成了外动力”。

但外界条件刺激一旦消失或改变,孩子们就不想做了。

这样看来,物质奖励短时确实会起点作用,可毕竟外部动力是不确定、甚至是可能随时消失的,那孩子也就失去了做事的持续热情。

更多育儿文章请关注我们

更多的想法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