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553天
虽然说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总有那么优秀的,不能去比计较,比较多了对孩子是种伤害。正如,从小,我爸妈也总会去拿别人家的孩子跟我比,但是比来比去,总觉得没什么意思。我觉得,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这又拿什么标准比呢?而这比较,往往又是拿别人做得好的,跟我做得不好的比,造成别人比我优秀的假象。
记得小时候,我们兄弟俩,贪玩一些,干农活没那么给力,爸妈就会拿家附近另一个家的俩兄弟比较,说人家干活多卖力什么的。但是,这么比有什么好比的?干农活勤快,读书勤快吗?学习卖力吗?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感觉我也很挺能吃苦的,挺勤快的,这是为什么?当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教导,都有作用。但是,影响最深的,应当是从小就看多了爸妈每天辛苦的劳动,也参与了不少劳动。还有爸妈做事情,做了就要做好的精神,也是深入人心的。
爸妈都是很能干的,爸爸就不用说了,从小就听奶奶说我爸那时很小的时候,就要作为一个劳动力来挣工分,那时候真是什么活都干,不然可是没饭吃的。那时候,爷爷是基层干部,在外乡服务,没空照顾家里,爸爸兄弟多,靠奶奶一个人劳动怎么够挣到一家这么多口人吃呢。后来,只能爸爸早早辍学了。爸爸虽然读书少,但是很好学。学什么都学得还不错,我觉得这主要归功于做事情的态度。
即便是扫地、做菜这些家务活,也做得好。我现在也当爸爸了,能重视每天的地要拖干净,碗筷要洗干净,重视做菜这个手艺,也得归功于爸爸的影响吧!我觉得这就是爸爸在一个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吧,这些家务活,如果都是妈妈做的,爸爸一点都不做,那反而觉得是不重要的。
从小就佩服我爸力气非常大,干什么活感觉干得都相当的给力。我爸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一直都是自己给自己打工,即便是当年的打工潮,外面挣钱容易,爸爸依然决定做自己的事业。我记得的,在我小学时候,是专门开采稀土矿的,初中以后到现在,一直都是种植脐橙,卖脐橙,成了脐橙专业户了,越做越大。从一个小白,变成脐橙种植专家”了。也因为朋友多,之前也要跟人合伙开稀土矿的经验,后来合伙开了个果业公司,做起了脐橙一条龙”服务了,从脐橙种植,采购,储藏,打蜡,加工,分级,包装,长途运输,到北京、浙江等地打市场。
爸爸没读到书,还好妈妈读了高中,算是文化人,是很好的贤内助。
我们如今,能给娃带来什么?亲爱的比计较有新意,我比较有持续性。希望,能培养好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