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妈妈,我要喝可乐!”家长该如何面对孩子需求?第一句话很重要

逗儿妈妈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上周末是李女士母亲的60大寿,李女士带孩子一起去参加生日宴。在吃饭的时候,李女士的儿子小佳看到有孩子正在喝可乐,他也想要喝可乐,于是便和李女士提出了自己的请求。但李女士连看都没看就拒绝了儿子的请求。

李女士觉得,那些可乐都是碳酸饮料,对孩子的身体没什么好处,况且小佳如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喝那种不健康的东西呢?所以她拒绝了孩子的要求。小佳听到妈妈的拒绝后感到很是伤心,他默默的坐回自己的座位,一言不合的发着呆。

站在李女士的角度想想,她不想让孩子喝可乐原因是为了孩子健康,但是孩子却不是这么想的。可乐在这个时候更像是一种需求,孩子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导致其需求匮乏,也会因之而产生一些影响。

一、妈妈,我想喝可乐”,孩子喝的不仅是可乐,更是幸福感!

1.孩子的需求很简单。

人都说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是永远不可能被填满的。小的时候,我们心中的想法很简单,无非就是希望能有一个温馨的午后,然后吃一根棒棒糖这就够了。长大以后,变成了买房、买车、娶妻生子、走向人生巅峰,这些虚华的事物蒙蔽了我们的眼睛。

其实孩子的需求是很简单的,就像材料中的小佳那样,他也仅仅只是想喝一瓶可乐而已,也许只是为了羡慕别人,也许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但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从他内心发出来的渴求,父母满足一下又有何不可呢?

况且从科学理性的角度想想,即使孩子真的喝了那一瓶可乐,那又会怎么样呢?可乐虽然是碳酸饮料,但对人体的伤害并不如李女士所想象的那么可怕。它的确会造成损害,但也是需要一定量的积累,只有量变才能达到质变,一听可乐所造成的影响不会如李女士所想的那么可怕,家长们大可放心。

2.孩子长大后,家长再想满足孩子都不可能了。

退一步想想,现在孩子会和父母提出需求,父母会有选择的权利。但是长大以后呢?孩子向父母提出需求的可能性就很少了,那个时候他早已拥有了丰盈的翅膀,也有了展足高飞的能力,他不再求于父母,而是选择满足自己的内心。到那个时候,父母即使再想要满足孩子的需求,恐怕连这样选择的机会都没有了,您再后悔也晚了。

3.孩子喝的真的只是一听可乐吗?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孩子确实是想要拥有那一瓶可乐,但是请您仔细想想,他真的只是想要可乐吗?其实更多的,他只是想拥有一种幸福感罢了。在可乐的背后,是这孩子对这个生活的渴求,也许在生日宴会上他过于孤单,又或许他对可乐产生了某种情思,但不管怎么样,这小小的可乐都凝聚着他对生活的点点希望,父母满足了这个需求同样也是给予了孩子幸福感,更是给予了孩子一个快乐的理由。

听到这里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了,不就是不让孩子喝一听可乐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今天不能喝,明天还可以喝啊!这又有什么可讨论的余地吗?其实你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面罢了,长此以往下去,这会给孩子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呢?

二、长期被禁止、被拒绝的孩子易产生匮乏心理”

1.什么是匮乏心理?

一提到匮乏心理这个名字,很多家长都一脸疑惑。这是什么意思呢?匮乏就是缺乏的意思,顾名思义,匮乏心理就是因为孩子长期得不到需求的满足,所以内心就会有一种极度缺乏爱的滋味。久而久之,他的心就再也填不满了,因为早已干涸。

2. 孩子的心态会因之发生变化。

的确,在某些家长的眼里,孩子想要的不过只是一听可乐、一个玩具罢了,当时拒绝了他又有什么影响呢?您所看到的也只不过是表象罢了,换句话说,您只是从短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更长远一些,一次被拒绝、两次被拒绝,当您形成了一种习惯,当孩子的需求总得不到满足后,他的内心就会因为得不到而发生一些变化。有句歌词唱得好,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当孩子总是得不到,总是无法被满足时,他就会想通过一些偏激的方式来得到这种满足,也会因之而走向极端。

著名演员张歆艺在某档综艺节目中坦言,她小的时候家庭条件非常困难,所穿的衣服大多都是妈妈拆了旧物缝补做给她的。有一次她非常喜欢一双99元的小白鞋,妈妈答应她,只要她能考到某个好名次,就会给她买。她兴冲冲的去努力,尽管最后她考到了那个名次,但妈妈仍旧没有给她买。

从那以后张歆艺的心中就有了一个疙瘩,成名后,她买了很多小白鞋来满足自己的那份匮乏感,但尽管如此,她心里的那个疙瘩仍然没有解开。

和普通人相比,张歆艺是幸运的,她是当红明星,更是知名演员,薪酬要比普通的工资高多了。按理说,母亲当时不就是没给她买那双小白鞋吗?她的内心为何会如此匮乏呢?为何成名以后会如此疯狂的弥补自己呢?其实这是人的一种普遍心理。因为得不到而愈加想要得到,当他发现自己无法从某一方中获得所需要的时,他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其他的途径来进行自我满足。

满足的越极端,就证明内心越匮乏。但是这种匮乏感是永远无法被填合的,因为那是一种伤害,是一种童年的遗憾。

在看完了这些例子后,你也许就明白了孩子匮乏心理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那么接下来,父母应该如何更好的去面对孩子的需求并满足他呢?

三、家长应该如何面对孩子的需求?

1.判断孩子的需求是否正当。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需求是一个中性词,也就是说会有好的需求,也会有不好的需求。作为父母,应该要准确的去看清孩子的需求是否正确,又是否符合他的成长轨迹。如果孩子的需求还小,也没有什么负面影响,那么父母就可以直接了当的答应他如果产生的影响很大很恶劣,那么父母就要及时止住,并通过合理的方式来让孩子明白这一点。

2.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尤为重要。

当孩子的需求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时,父母可以拒绝孩子,但是这个拒绝过程一定要准确把握,并不是说直接了当的拒绝孩子让孩子下不来台,这样做产生的影响会更恶劣。父母应该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来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应该被满足。当他了解到这一点后,他心里匮乏的程度就会稍微小一点,同时,他和父母的关系也不会那么尴尬。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想要得到的某个东西,但得不到的那种感觉既微妙又无奈。作为父母,如果孩子的需求并不是那么的大,您就完全可以满足他,让他体会到被满足的感觉,进而拥有幸福感难道不好吗?

今日讨论话题:您的孩子对您提过哪些需求?您又是如何满足的呢?欢迎大家留言与逗儿妈妈一起探讨!

我是逗儿妈妈育儿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