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外界的声音对宝宝们来说非常美妙,这些方法帮你满足孩子好奇心

本文由谈育儿经验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的阅读哦!让婴儿多倾听外界的声音

越是小的孩子越是对声音有强大的敏感度,可以这样子说,他们的父母是孩子与复杂的外界环境之间的一道重要的桥梁,所以爸爸妈妈一定利用各种有用的方式帮助孩子听到不同的大千世界的声音,这是建造智慧大厦”的重要基础。

1、婴儿对声音有特别的偏好

一个具体评价婴儿听力的研究表明:很多婴儿在接收了适宜的声音刺激之后,就会很明显的呈现出安静的状态情况,如果我们在保持持续的声音刺激并发出愉快流畅、吸引婴儿的声音,并且依着婴儿的动作去调节某些音调和节奏,那么小婴儿也会逐步去试着调整他们自己的身体动作来符合这个音调,并试着与父母的声音节奏一致,对于婴儿的学习,和外界环境的互动,并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会有足够的帮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婴儿听到的声音过分吵闹、尖锐、刺或不愉快时,会让婴儿觉得自己受到了惊吓、心跳和呼吸的速度就会明显地加快,严重的情况下他们的大脑听觉系统会排斥这些个烦躁的声音,进而把头部转离声音处,而这样的动作是对婴儿的身体极其不利的。所以,父母从婴儿出生之后,一方面要经常反复地给孩子说些简单上口的童谣,来稳定他们的情绪,唱一些好听悦耳的歌曲,再说些充满爱的话语,来帮助稳定他们的情绪,再者另一方面也要同时观察婴儿听到声音之后的各种身体反应与身心状态的表现,这对孩子的情绪、动作、听觉等的发展都伴随着很明显的好处。

2、倾听奇妙的世界

对于新生儿能够很明显地区分声音的频率和高低,更能够分辨不同的声音,有的婴儿还甚至能够感觉声音和音乐的节奏感,所以来自外界环境的声音便会对孩子的听觉系统发育起到很有的作用,而且适当的听觉刺激会促进孩子在情感上与人的沟通及语言方面的理想发展,也很容易让孩子处于积极地乐地态度去接受外界事物。

3、合适的时机提供适宜的听觉刺激

1——3个月时听音乐:方法是当妈妈在哄宝宝吃奶的时候,或者宝宝躺在床上睁大眼睛看世界的时候,或者当怀抱着宝宝很想哄他高兴时,我们可以适当播放一段旋律优美、舒缓的乐曲,也可以是胎教时播放的优美的音乐,这可以训练孩子的乐感、听觉、与注意力。另一个办法是说悄悄话:宝宝睡醒之后母亲用温柔缓慢的音调对宝宝说一些悄悄话来刺激宝宝的神经,每天2——3次,每次2——3分钟,足够的给宝宝提供听觉上的刺激,从而达到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

之后的方法便是摇铃铛:办法就是在宝宝头部上方挂一个铃铛,我们便可以在他头部两侧摇动铃铛,但是要注意我们要让节奏快慢适中,同时音量也要大小适宜,观察宝宝对铃声的情感反应,通过此种方法可以检验孩子的听力是否正常,发展听觉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这正是让婴儿多倾听大千世界的重要性。

4——6个月时妈妈可以唱念儿歌:宝宝这个阶段特别喜欢节奏明快的儿童歌曲,虽然他不是很懂其中的意思,但他会特别喜欢儿歌中有韵律的声音和欢快的节奏,让儿童每天至少唱念1——2首,在这样的情况下每首儿歌至少唱念3——4次。追寻声源这个办法:妈妈在婴儿房间里某个地方将玩具(铃铛、拔浪鼓、口琴等等)弄出一定的声响,并使之发出各种悦耳的声音,同时观察孩子视线是否会转移到有声响的地方,这样同样每天2——3次就可以了。

7——9个月培养孩子叫人名:妈妈用几种不同的语调叫孩子的名字和其他人的名字,观察他是否在叫到名字时能够转过头来,这样做的目的是既培养他的听力,又训练孩子对语言的反应能力。玩指挥家”游戏:就是选择一首鼓点比较鲜明、旋律感又是很分明的音乐进行播放,然后妈妈从背后抓住他的手臂,让小宝宝合着音乐的节奏慢慢地拍手,并让它随着旋律的变化,同时变化手臂上动作的幅度,这样做很能让宝宝配合音乐的能力提升很大。

10——12个月的时候宝宝已经长到10个月左右,妈妈每天给孩子唱一首简单、轻快、抒情的儿童歌曲,并每天给宝宝讲几个有趣的儿童故事,再同时拿一些构图简单、色彩鲜艳、故事情节单一、内容有趣的婴儿画册来给宝宝欣赏,并在孩子有兴趣的时候,并伴随着清晰而舒缓的语调给他讲出故事,同种故事的内容一定要多复述几遍给宝宝听。

看了以上的内容您一定知道了让婴儿多倾听的好处了,通过上述多种方法来让婴儿倾听大千世界,这是作为妈妈让婴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妈妈们要根据宝宝年龄为他讲故事

给宝宝讲故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最为常做的一项早教活动,因为故事里面的情节可以让宝宝的智力得到发展,开拓孩子的眼界。可能很多妈妈都会说,不就是给孩子讲故事吗?谁不会啊,可现实中就有很多妈妈犯下讲故事的错误,因为不是每一个故事都适合宝宝,要根据宝宝的不同年龄而正确给其讲故事。

半岁以内的宝宝可以这样讲故事:

丰富性

和宝宝相处时,可以经常和他对话,因为妈妈多说话可以将丰富宝宝的表达能力,慢慢地宝宝就学学着你说话了。多用实例的形式来引导宝宝的敏感期并观察孩子是什么反应。

说童谣

有节奏感的儿歌或诗歌对孩子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也是早教的好方法,在给孩子唱这些小儿歌时可以同时做简单的动作吸引孩子的注意。这样孩子可以从妈妈的动作中领略和理解图像中的事物,使其想像力更加丰富。

多读

平时妈妈给宝宝所讲的故事要与宝宝生活有关,这样在他的年龄范围内,宝宝的心理才会得到自然的发展,对故事才更加感兴趣。

给7-12个月宝宝讲故事时这样做:

考虑主题

选择故事书时要选择宝宝喜欢的内容,比如婴幼儿系列图书,再进行个性化的讲说。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用声音、模仿和表演的形式给宝宝展示故事里面的内容。这样对宝宝的记忆、逻辑、想像等也是一个好的锻炼方式。

只有宝宝故事感兴趣,就会容易记住,形成良好的记忆能力,对日后的学习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在给7-12个月宝宝选故事书要慎重,根据这个年龄段来选择孩子喜欢的内容。否则不但宝宝不感兴趣,也起不到早教的作用。

联系现实

把故事书中的内容和现实联系起来,带孩子外出时见到和平时给宝宝讲的故事上的内容一样的物体或动物,可以问孩子,这样可以勾起孩子的回忆,故事的同时转化成一种亲子互动,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市面上各种各的的幼儿故事事珠琅满目,妈妈们要根据自家宝宝的实际年龄来选择相关的故事内容。只有宝宝喜欢听、感兴趣了,你讲的故事才有作用,不然宝宝既不喜欢,妈妈也白费心机。严重时还会起反作用,会引起宝宝对阅读不感兴趣或出现抵触的学习情绪,不利于将来的学业。

给婴儿播放什么音乐?

很多妈妈在怀孕期间就开始刻意地去听音乐,给胎儿实施胎教,这样的氛围会让胎儿出生后性情比较温和,而且智力开发的也会比较早。那么孩子出生后是否还需要听音乐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因为音乐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而且会促进其智力开发,那么该播放什么样的音乐呢?

一、为孩子播放胎教音乐,刺激孩子的记忆力

胎儿是有记忆的,当出生后听到曾经听过的音乐会感觉很熟悉,并且会随着音乐打节拍。父母可以在孩子洗澡、穿衣、睡觉前播放一些熟悉的曲子,让孩子恢复记忆,然后逐渐增加新的曲目,反复播放或哼唱,这样让孩子在不断熟悉中获得记忆,刺激大脑发育。

二、逐渐从简单曲目到复杂音乐

当孩子对熟悉的曲目慢慢了解了,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听各种曲风的音乐,在各种音乐中,孩子必然会对某一类的曲风比较好感,这是可以根据他们的反应选择他们较为喜欢的音乐。例如,莫扎特可能比莫特利·克鲁的音乐更能为孩子接受,这是由于音乐的谱写往往与脑结构形式相联系,经典音乐就与脑电波十分吻合。不过,其他诸如巴赫和秘鲁民间音乐,也被认为具有相同的效果。

三、开始让孩子接触一些乐器的纯音乐

婴幼儿还不会弹钢琴、拉小提琴和吹单簧管,但还是应该在适当时候尽可能早时间,最有可能是6岁左右时将乐器交给他们。事实证明:早期聆听音乐与接受音乐训练将为他们以后学习音乐打下坚实基础。一个置身魅力无穷的音乐中的孩子,就获得日后学习乐器的基础。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埃德温·E·戈登发现,婴儿接受的音乐熏陶,如果时间和顺序安排得当的话,将会培养起孩子的音乐才能。适当时候为孩子播放音乐,在以后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

在给婴儿播放音乐时,父母适当引导孩子轻哼、舞动、跳跃、打拍子,将表现音乐的活动引入孩子的生活中,并且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进来,通过玩耍嬉戏,孩子们会自然接受音乐,把音乐编进自己的玩耍以及与大人的游戏中。尽管他们的年龄还不适合进行正规的器乐训练,但已经到了音乐游戏的年龄,所以请广泛地给孩子们听音乐,唱歌,跳舞,吹口哨和哼小曲吧!

以上就是由谈育儿经验为大家总结介绍的让孩子倾听外界声音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家长哦,大家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别忘了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