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灰质、白质),是学习和记忆的结构及功能基础。
孩子的大脑发育在妊娠后3个月发育最快,出生后继续发育,一直到2岁才发育成熟;小脑主要在出生后发育;髓鞘形成从胎龄4月龄开始,直到2周岁发育完全。所以,从妊娠至2周岁,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
数据统计发现,这个时期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并不少见,包括结构异常,如无脑,还包括功能缺陷、代谢及遗传行为的发育异常。这个时期的发育异常与关键营养缺失有关!
脂肪酸
脂肪酸是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绝大部分以脂蛋白形式作为细胞膜和髓鞘的结构成分。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选择性利用20碳和22碳的长链多元不饱和脂肪酸(DHA和花生四烯酸),将其掺入脑细胞和神经髓鞘的磷脂中,构成大脑和视网膜。
孩子大脑和视网膜中的DHA绝对含量随年龄显著增加,在出生前3个月至出生后2岁期间,持续增加,并达到平台期。研究表明,如果此阶段DHA缺乏,将导致大脑和视网膜中积累量减少,引起孩子视网膜发育异常、学习能力降低,而补充DHA会对大脑更高级智力的发育产生长远和持久的影响。
富含DHA的食物是海鱼类,包括黄花鱼、带鱼、鲈鱼。
铁
铁分布在整个脑组织中,主要存在于少突胶质细胞,该细胞主要功能是参与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的形成,而缺铁会影响髓鞘形成。同时,铁参与神经递质代谢。妊娠与泌乳期,铁缺乏使得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和海马系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其行为能力的缺陷在成年后一直存在,并且没有办法修复。
铁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血制品、瘦肉、蛋黄、菌菇等。
锌
锌是脑的重要组成成分,脑中锌主要存在于端脑和大脑皮层灰质。缺锌时体内氨基酸氧化过程增加,组织蛋白质合成减少,生长发育受损。脑发育早期缺乏锌,会引起畸形;而脑发育晚期缺锌,会损害神经元的生长和突触发生,引起行为的后遗症。
锌主要来源于贝壳类牡蛎、蛏子,粗粮、坚果等。
碘
碘主要通过合成甲状腺激素影响脑发育。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乏碘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而甲状腺功能低下会影响神经细胞的数量、大小,以及轴突和树突的形成、髓鞘化和突触形成,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碘主要来源于碘盐、海藻类海带、紫菜等。
胆碱
胆碱存在于卵磷脂、髓鞘磷脂内,大脑中含有大量此类物质。此外,胆碱参与合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如果缺乏胆碱,将影响大脑记忆功能。
胆碱主要以卵磷脂形式存在于,肝脏、肉类、蛋类、花生、豆制品、乳制品中。
脑发育和脑潜能的开发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充足的营养是保证孩子脑发育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生命早期1000天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将终身再也不会遇到这种塑造大脑神经系统的机遇空窗期。
而要保证这些营养素充足,除了均衡膳食之外,还需要了解先天对这些营养素的需求特点,基因上比较需要的要多吃,而基因上需要比较少的要少吃,否则会出现营养素过量问题,比如铁缺乏引起行为障碍,但过量引起氧化损伤。我们需要精准营养指导个性化饮食。
@儿童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