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做坑娃的父母
最近,被一条新闻惊掉了下巴!这届家长这么好骗的么?
某培训机构宣称:可以让孩子1~5分钟看完一本10万字左右的书籍,并且能把内容完整复述出来…”。他们将这个方法称之为量子波动速读”,只要掌握量子波动速读,你可以「一目十行、一日百书」。上到诗词歌赋,下到人生哲学。孩子都能分分钟读完。
具体这么操作呢?那就是埋头快速翻书,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离就越近!”就是下面动图中酱紫的!
怎么样?神不神奇?迷不迷幻?居然有很多家长相信了,并且纷纷给孩子报名。据报道,该培训班收费大概在3-6万左右!再一次刷新了我对鸡娃家长的认知!
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可以理解,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有些天价培训班就是抓准了父母的这种心态,各种忽悠,父母们自己交了智商税倒也罢了,还连带坑了自己的娃儿!
二、报培训班的三大误区!
智商税是什么?就是在购物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判断力,被忽悠”买了某些东西,花的冤枉钱则是认为交了智商税”。在教育子女上,尤其是在给孩子报培训班这方面,不少家长都交过智商税!以下这三大误区,家长千万要避开!
1、盲目从众——扼杀孩子的天性
盲目从众,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即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或跟风”。
比如我的好友晓琴一直跟我们强调,自己以后要做一个佛系妈妈,不会给娃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要让她有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但事实上,她的孩子乐乐才上小学一年级,就给她报了绘画班、英语班、钢琴版、围棋班......每次聚会,我们都会调侃她一番,她无奈的说,没办法,周围的家长都给孩子报了,我不报不行啊,担心孩子跟不上......
其实,给孩子盲目跟风报培训班只是满足了家长的焦虑感,对孩子来说,丝毫没有好处!甚至还会扼杀孩子的天性!
正确做法:不盲目跟风,不盲目攀比,端正心态。努力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报培训班!
2、越贵越好——毁灭孩子的能力
贵的就是好的吗?跟外貌协会一样,看人第一眼看的是外貌,看东西的第一眼是价格。价格越高,你对它的心理预期也越高,这是价格效应”。很多家长自己图省事,理所当然的认为,学费越贵,那这家培训机构就越好!
但是,在鱼龙混杂的市场,并不是越贵越好,不少培训机构的培训老师甚至只是老板请来的临时工,经过华丽丽的商业包装,这个临时工课程也会标榜一个上万的价格。试想想,自己的孩子,在一个缺乏专业老师的培训机构里学习,这不是限制孩子的能力发展,耽误孩子的成长吗?
正确做法:首先要明确这样一个观念,并不是越贵越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然后,在给孩子报培训班前,家长一定要了解清楚这几个问题,谨慎选择。这家机构的资质怎么样?老师有没有资质?教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教学风格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
3、越多越好——毁灭孩子的兴趣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已经成了千万父母信奉的准则!为此,从孩子咿咿呀呀开始,就物色各种早教班,再到后来的兴趣班、作业辅导班,形形色色的!父母们普遍认为替孩子报越多班越好,但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孩子们时间被填满,不是在学校上课,就是在培训班学习,这其实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正确做法:李玫瑾教授说:给孩子报班的话,最好不要超过2个。原因很简单,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大人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她建议,要从全面成长的角度,给孩子报班,要报一些学校里所接触不到课程,这样学起来才会更有价值一点。而且,学就要精。量少更容易坚持,也更容易形成最后的素质。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陪伴,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更重要。
李教授的建议是值得家长借鉴和思考的!给孩子报培训班,并不是绝对的只能报2个!结合自己的经济条件、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能力特长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