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送孩子去学校之后,打算约闺蜜出来聊聊天,顺便去给自己买几件衣服。刚打电话过去的时候没有人接,几分钟之后她回过来。
你要不要出来一起聊聊天,顺便提前买几件衣服?”
好,我准备一下”
后面闺蜜出来之后我惊呆了,简单褪色的宽松短袖,随意扎起的长发马尾,给人一种浪费了颜值的感觉。
想当初她是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注重自己仪表的一个女生,我疑惑的问她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我除了和你说说以外都不知道该和谁说了,我每天要做兼职还要接送孩子上下午,不管我有多累,我都要照顾孩子。今天还是我狠下心才有时间出来”朋友一边说一边眼含泪水,我听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仔细想想也是如此,哪一个女性没有自己的梦和毕生的奋斗目标呢?可是这一切,随着孩子的出生,都改变了。
我想,这句话完全可以代表现代社会的女性:工作中需要和男人竞争,工作后还要在家中担起养孩子的责任,太难了。

关于这一点作者张晓峰在《母亲的羽衣》一书是这样阐述的:
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把洁白的羽衣拍了拍,无声无息的关上了箱子,藏好钥匙。是她自己锁住那声昔日的羽衣的,她不能飞,因为她已经不忍飞去——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
这实际上是所有母亲角色逃不开的一种怪圈”,一代代母亲,都没有任何的所谓进化”。不管需要多大的牺牲,母亲都会义无反顾。我太累了,还得照顾孩子”,这样的母亲,真的只是一种耗竭式育儿”。

所谓的耗竭式育儿,指的是妈妈将自己的生活与孩子的生活完全捆绑,没有丝毫的个人空间,常常处于无力、无助或者是失控的状态下。
这样的母亲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下班回到家还没来得及放松就辅导孩子作业结果动不动就声嘶力竭吼叫的母亲;瘫坐在沙发上无声哭泣,和孩子赌气不说话的母亲;那个心中堆满怨气来不起发泄就要照顾孩子,一边照顾一边发脾气的母亲。都是耗歇式育儿”的表现。
《母亲进化论》的作者苏兹·卢拉在书中将耗歇式育儿”母亲的这种无力或失控的状态称之为空转”,因为当母亲在空转”的时候,就会觉得照顾别人是一种负担。相反如果母亲内心的油箱”是满的,那在她看来照顾他人反而让她觉得人生充满活力与目标。

耗竭式育儿”可以说是今天很多家庭的常态,但是这种常态却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那么,耗竭式育儿”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为什么会出现耗歇式育儿”呢?1、妈妈对孩子不仅有爱还有恨
因为宝妈的所有时间被捆绑在孩子的身上,有些时候,宝妈对孩子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爱,甚至已经在下意识中有厌恶的因素掺杂。
宝妈厌恶自己的孩子”,这句话听起来似乎非常的可怕,但却是是真的。新生儿对母亲的那种绝对依赖,一方面,是孩子生存的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是对年轻妈妈的绝对剥削——婴儿出生除了哭以外,其他技能一点都不具备,她/他们所缺乏的一切,都要通过宝妈来供应。
婴儿新陈代谢非常快,饥饿也就很快,母亲几乎24小时都需要喂孩子。终于哄孩子睡着了觉,作妈妈的刚进入睡眠状态,小孩子又会开始新一轮的轰炸。
说实话,新生婴儿的母亲是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抱怨,甚至是恨”。但这是不被社会接受,即使事实也不能说,只能藏起来。这是基于整个社会对母亲角色的赞美和需要,为了实现这一形象,每个母亲都要牺牲自己。
任何一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即便为母则刚”的女性也不例外,她们总有精疲力竭的时候,当孩子一天天在成长中消耗自己的精力时,她们也会有精力耗竭”的时刻。

2.妈妈们普遍缺乏自我关怀
妈妈进行自我关怀就是自私的表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信念根治于每一个母亲心中。
可以说整个社会文化都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推崇这种文化,并且在大多数人心中母亲应该是自我奉献和无怨自我牺牲的角色。
所以很多母亲也打心底里接受这一理念,觉得自己为孩子做出牺牲是高尚的一种表现,如果母亲在这个时候考虑自己的话就会被认为是自私的表现。
《母亲进化论》的作者苏兹·卢拉则认为母亲应该是一个自我富足的角色——能将自己照顾好的母亲,才能更好的照顾好孩子。因为母亲只有将自己内心的油箱加满”才有更好的动力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养育。

3、母亲在照顾中得不到支持,孤身作战
前面提到过社会普遍认为照顾孩子的主要的责任在于母亲,如果孩子没有照顾好,或者出现问题,一般都会把矛头指向母亲。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家很容易忽略了家庭中另外一位,就是父亲的角色。
社会何时能够改变这种一味的偏执呢,父亲在婚姻中一般会被社会赋予责任,但是往往在养育孩子时,是角色缺失的。
丧偶式”育儿并不是指自己的另一半去世,而是孩子的背后有一位隐形爸爸。父亲们常以自己忙,我要赚钱养家糊口为借口推脱责任,把照顾孩子的任务留给了妈妈。
甚至孩子半夜生病了,给爸爸发短信,收到的只是一句我今晚要加班。把孩子养育成人,从来不只是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双方的责任。这个时代早已不是男主外女主内,而是并肩作战。
老实说,妈妈们也可以完全不顾家庭,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可她牺牲时间、青春是因为她爱这个家。为了给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了让自己老婆永葆青春,请爸爸们担负起一定的责任。

4.母亲睡眠不足
大家常说一孕傻三年”,真的完全是因为怀孕变傻的吗?显然不是!长期的睡眠不足、精力透支才是根本原因。让一个没有怀过孕的男人,过和你一样的生活,他也会变傻。
挤洗面奶当牙膏、炒菜把香油当成醋、煮饭拿空锅去煮、放了米忘放水、把眼镜当发箍往头上戴……孕傻”到这种程度的宝妈,试问如何做一个好妈妈?
自己每天都是混混沌沌的,而且情绪很压抑,更别说对孩子多好,对孩子的教育多用心了。然而,有些宝妈却表示自己没有孕傻”的迹象,天天思绪那叫一个畅通,因此脾气也不会那么差,对孩子教育也很有耐心。没有孕傻”的宝妈,往往个性大大咧咧,最重要的是她们往往懂得自我关怀、自我取悦,懂得爱自己,因此才能够爱孩子,才能够有那个精力去爱孩子。
前一段时间的《小欢喜》成为收视率王者,里面反应很多现代育儿方面的事情,陶虹饰演的宋倩,对自己的女儿照顾的无微不至,可是自己的女儿并不喜欢,反倒差点成为抑郁症。在二人争吵的时候,女儿哭着问,为什么这个苛刻自己。宋倩说,对不起。
原来,自从离婚之后,宋倩基本上很难休息好,长时间的睡眠质量低下,又加上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使宋倩的整个精神状态出现很大问题,对女儿的教育也出现断崖式的下滑。

5.家人的肯定比较少
相比较于工作,养育孩子并不是传统观念中的价值产业。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从满足母亲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入手,否则等待她们的,只能是人生的枯萎。
其实,养育孩子应该有一种更加富足的视角——母亲先给自己的油箱”加满油,才能阳光高效,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照顾和教育。另外,社会和母亲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人活一世,并不是为了孩子,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个体,有权利选择过好自己的人生。
我们晓得,根据马斯洛人需求的五个层次”,一个人仅仅在生理层面得到满足还只是最底层、最基本的需求,人还要有社交的渴望、友爱的需求、被尊重的愿望、个人价值实现的最终目标,而这些在一个宝妈那里都成了一个奢求。
今天的社会对于宝妈的工作瞩目太低了,宝妈成为这个时代的弱者、边缘者,很多宝妈养孩子三四年,再接触社会像流浪者,不知道怎么和别人接触了。她们也需要肯定和安慰。
耗竭式育儿”让宝妈陷入一种空转”的状态中,正如一个家庭中的发动机出现问题,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孩子受不到完整的关怀,两性关系也会出现很大问题,更不要提宝妈的人际关系,更是乱七八糟,难以维持了。
怎么改变耗竭式育儿”耗竭式育儿”无论对宝妈的身心健康,还是对孩子的发育成长都是一种伤害。
1、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
宝妈一定要有自己热爱的兴趣,如果没有的话,就要培养一些兴趣,避免陷入围着老公、孩子转的困境。
这些兴趣可以是画画、听音乐、写作、运动健身、瑜伽等等,但是一定是健康、投资自己的兴趣,有些宝妈说,我的兴趣是打游戏,这种兴趣可能不但无助于你走出耗竭式育儿的困境,可能使你脾气更加难于控制,以至于引发多种家庭危机。
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其实就是爱自己。女人进入婚姻后,和结婚前最大的不同往往是不懂得爱自己,把自己不自觉地捆绑在丈夫和孩子身上。兴趣就是使你自己的特殊性显露出来的那种东西。

2、要有私人时间”
尽量给自己安排一些私人空间”,根据心理学的说法,每个人的内心都需要有一段空的地方,就像弹簧需要有一段空间可以压缩,人也需要一段空间来调整自己。长时间的重复和单调的生活很容易使人易怒。
这种私人空间未必是需要很久,一个月或者一个星期,对很多宝妈也是不现实的。这种私人空间可以是每周和老公、孩子的远足,也可以是看看电影、蒸蒸桑拿,或者找个美容院,让丈夫看一下午孩子,自己和闺蜜去浪”一下午,可以说说悄悄话,解解闷。

3、一定要装饰自己
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女人未必因为有了孩子就被贴上贤妻良母”的道德标签,这种标签下面隐藏的恶毒是很多的,比如,不允许购物,这是败家;不要化妆,这是招摇过市;不要投资自己,这是浪费资源等等,这些话都是一种欺骗,使宝妈越来越邋遢,甚至忽略自己的需求。
周星驰的《家有喜事1997》里面的大嫂,很多年没有打扮自己,因为自己心里只有家和丈夫,可是家人也都没有看重她,直到她学会装扮自己,她的孩子也开始亲昵她,丈夫也再一次把她放在心上。
做一个好妈妈,从学会自我关怀”开始!一个都不晓得在乎自己的人,怎么让别人疼惜你。

总之:耗竭式育儿是很多家庭的危机现象,只不过还没有得到重视,女人一定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自己重新回到轨道上,以青春活力,应对生活中的繁琐问题。
我是育妈记的作者,2个孩子的妈咪,喜欢读书,乐于分享科学的育儿知识,坚持每日更新,如果你有育儿方面的困惑和烦恼都可以来问我,我很乐意帮助你,衷心祝愿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如果您喜欢这个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