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来自于一位华裔妈妈的教育感悟,她不仅本人是学霸,还将三个儿子都送进了斯坦福大学,我们将她的教育感悟归纳为孩子从小最应该培养的11种能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2015年,我的三儿子被斯坦福大学录取,正式入学了。
——斯坦福?是那所超越了哈佛,美国竞争度最高、录取率最低的大学吗?”
——把家里的三兄弟全都送进了斯坦福,真厉害!”
——怎么做到的? 秘诀是什么呢?”
诸如此类的疑问向我集中而来。

这不是可以简单解释清楚的,水滴石穿,并非一二日之事。美国的大学不会以笔试作为统一入学测验。但即便如此,仍然有许多人向我表示想要了解一下Agnes式教育法”。
下面分享的这11个教育目标,就是我个人的育儿、教育法,并不是为了使孩子考取世界一流大学的所需技能。倒不如应该说是以培养世界通用、活跃于全球舞台的年轻人为目标而撰写的参考书吧。
01、拥有梦想孩子的工作就是做梦。教育,就是教孩子如何做梦。
我一直对儿子们说:小孩唯一的工作就是做梦哦。希望你们拥有爸爸妈妈想都不敢想的伟大梦想。”
教育,是一个教会孩子做梦的过程。告诉孩子世界上有许多可能性,给予他为实现梦想所需要的工具和知识,使他抱有朝着梦想大步迈进的勇气。并且教导他,即便遇到挫折也要有重新站起来的气势,即便达成了目标也要有不耀武扬威的谦虚。这,才是教育。因此,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们拥有大梦想,并为其脚踏实地地努力。

也许说出来会被大家笑话,我的梦想,是通过唱歌,为世界和平贡献一分力量。无论是我十七岁来到遥远异乡的日本也好,还是在中国、亚洲各地巡回演唱也好,都是因为我想通过我的歌,成为连接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友谊的桥梁。
同样,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身份到处活动的初衷,亦在于此。当然现实是,我的梦想还在追寻的途中。但我决不轻言放弃。只要不放弃,梦想就能一辈子追求下去。我希望孩子们拥有一些不受局限、惊为天人的伟大梦想。

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教育最首要的目的——自我肯定。
我在进修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过程中,发现自我肯定”是儿童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词。那么,为什么自我肯定如此重要呢?
因为一颗认同自我的内心,恰恰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连自己都不喜欢,不可能会喜欢别人。否定自己的孩子,也会否定别人。
那么,怎么做才能使孩子学会自我肯定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不和他人比较”。
我的三个儿子,个性各异,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大儿子处事认真,正义感强。二儿子有艺术气质,情感丰富。三儿子善于交际,沟通能力强。因此,我就集中精力增强他们各自的优点。快向你哥哥学习”这样的话,一次都没有说过。
我丈夫时常会像念口头禅一样,告诉孩子们: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即便有一百个人和你意见不同,也要堂堂正正地把自认为正确的意见表达出来。”
虽然在家中不作比较,但难免外面的其他人会,并从而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若这样的事发生时,做父母的要帮孩子重新建立自信心。

内心从容的孩子,会为他人着想,重视自己;内心不从容的孩子,会产生嫉妒心、歧视心。
拥有自尊心的孩子,内心也有从容感。内心从容,当身边出现比自己优秀的人时,会由衷地感叹:哇!好厉害,那个小朋友真棒!”成为一个视他人之乐为己乐,乐己乐人的孩子。反过来,自尊心较弱、不会自我肯定的孩子,也就不会肯定他人。
在遇到没自己优秀,比自己弱的小朋友时也是同样的。有自尊心、内心从容的孩子,对他人抱有一颗关怀、宽容的心。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内心没有从容感,多少会有差别对待的想法,比如:啊,那家伙和我不是一个水平啊。和这种人我可玩不到一起呢。”

二儿子读小学五年级那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妈妈,我朋友在学校里一直哭,我就把她带回来了。”他把因为家庭问题回不了家的女同学带回了自己家,还问我她没地方可去,我们让她在家中住一下吧?”
原来这女孩子在学校里也请老师帮过忙,但是被拒绝了,然后又联系不上自己的妈妈。二儿子见她一个人在哭,主动上前搭话。我对儿子的这份温柔很是感动,于是让这女孩子在我家住了两个礼拜左右,直到她家的问题得到解决。看着二儿子安慰女孩的样子,感觉这孩子还真是可靠呢。
要培养能为他人着想、关爱他人,内心富足而从容的孩子,自尊心教育绝对不可缺少。

不要浪费孩子潜藏的可能性。
我认为,任何人与生俱来都有擅长之事。那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发展才能,有些人却一辈子连发挥才能的机会都没有呢?其中的差别,在于是否拥有自我肯定能力。
能自我肯定的孩子,会天真单纯地将自己的长处表现出来。这样周围的人容易发现他的才能,于是就有了扩展潜力的机会。想要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和潜力,首先,父母必须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而且,重要的是无论孩子做什么都要津津有味地看着。
孩子身上的隐秘才能,只有通过自己向外界表现出来才会被发现。谁都没有发觉的话,才能和潜力就会消失殆尽。我觉得这非常可惜。

大儿子第一次表现出对做菜有兴趣是在他三岁的时候。我把他带到厨房里,给他一把小孩专用的小刀,开始教他如何做菜。刚开始的时候,搬一张椅子到洗涤台前,让他站在上头切切蔬菜什么的;等过一段时间,一起做做蛋糕、派、饺子皮啦,洗洗东西啦。只要大儿子说想做什么,我都不怕麻烦让他放手去干。
诸如此类,兴趣也好,运动也罢,无论什么领域都行。反正先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让他自由地表达自己喜欢的事情。小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是很有活力的。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爱好、擅长的领域,拓展他的潜力,最终也会有助于学习。
告诉孩子说说你的想法!”让他积极、自由地表现自己,萃取出他的优点来吧。
05、有颗感恩的心我经常会和儿子们说起在参加联合国海外视察时遇到的一些孩子们的故事:在苏丹,一个失去父亲后沦为儿童兵的十二岁男孩;被母亲卖掉,从柬埔寨被带到泰国,被迫从事卖淫的十一岁女孩;菲律宾街头流浪儿悲惨的每一天;......
好好跟孩子们说说这些故事,即便他们年龄尚小,也能了解到这些国外的孩子有多不容易。并且,也能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幸运。

如果忘却了感恩、感谢的心,不管多有钱都是个穷人。不管被多少人围绕都是个寂寞的人。”
一路以来,我都会和儿子们念叨这句话。而儿子们也很好地吸收理解了,感谢有饭吃”、感谢有水”、感谢有电”、感谢生命”,保持一颗托您的福”的感恩心,成长为不忘对周遭常怀感谢之情的孩子。
也许是因为我的这种教育,他们无论处于多么严峻的状况中,起码不会抱怨。而且也没有太多物欲。
在我家,基本上不会给孩子自由使用的零花钱,就连送礼物也是一年两次而已。一次是圣诞节圣诞老人送的,剩下的就是孩子过生日时从爸爸妈妈那里得到的礼物。
比起买玩具给孩子,我更愿意教他们一些动手动脑的游戏。从幼儿期开始我就经常和儿子们一起身体力行地玩了不少游戏,如 干瞪眼” 啦,红灯绿灯,停!”啦,面对面站好用手互推对方的互推相扑”啦,另外还有轮流吟咏俳句的俳句大会”,比赛谁知道的谚语更多的谚语马拉松”等等。

我的儿子们自然而然地学会了不少不花钱就能玩耍的方法,结果变成了没有什么物欲的孩子。经常在玩具商店看见哭着喊着要大人买玩具的小孩,而这种情况在我家从来没发生过。
金钱所买不到的爱情、友情、温暖、回忆,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这个道理有没有尽早告诉孩子,他们对于金钱的感受也会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