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常听到身为父母的朋友抱怨一句话:学校布置的这作业,是给孩子的,还是给父母的”。
多数情况下,以我所见,有此抱怨的父母对于这样的需要由父母做协助才能完成的作业,都是敷衍完成的。
对于这种抱怨和牢骚,我是非常理解的。我们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为的不就是图个省心。你们学校怎么教育孩子我们可以信任,可以配合,但到头来,孩子放学了,怎么还有这么一头疼的任务布置给我们呢?我们交给学校的钱不少了呀?

理解归理解,但不支持终归是不支持。
首先,孩子教育绝不是单纯在学校时间或者校外时间就能完成的,这点容易理解。
其次,以我所见,多数情况下需要由父母协助完成的孩子作业,都是学校站在自己为孩子教育的主体,而家长只是必要的协助部分(所以也叫家庭作业 homework”)。这种分工”或许学校在家长会或者其他学校与家长接触的场合已经有过沟通,但可能很多家长并未真正理解。

第三,以作业的性质来看,需要家长协助的基本有常规的辅导孩子纸面作业和偶尔的实操作业两种。
纸面作业,其实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必要补充,也即复习和练习强化。这部分是不可能在学校完成的。当然,量的问题暂不讨论,在此大盛只是说,纸面作业是需要的,由家长或者其他老师来协助完成这部分的作业是对孩子能真正掌握课堂学习内容的双重保险。
实操作业部分,无非就是锻炼孩子一些理论应用能力、想象力、生活中一些与人相处的能力,等等。要知道,别看孩子去学校干巴巴一天,学习的内容其实不多。学校教育其实就是讲求一个量变转化为质变的过程。而且,上课时间因为有限,很多时候教授的都是理论性的内容。教育主管部门再强调要将课程上活、上生动、与实际情况多结合,课本上仍多是理论。而能力,是应用的能力,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甚至是依据理论而不限于理论,从实际操作中发现不足,从而主动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换句话说,以目前的学校教育来看,是难以不借助外力就能顺利将孩子培育成才、挖掘出不同孩子相互差异的天赋的。



那作为家长的你,是想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一了百了、自己做个甩手掌柜呢,还是只要孩子能成才,自己给学校打个下手也没问题呢?
其实很多家长真的没有必要感到委屈。
看过大盛之前文章的朋友都能记得,大盛一直以来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性格和人格教育胜过卷面的成绩,而性格和人格教育多在孩子早期,但从(大概)七岁到十八岁这段时间,仍然是稳过孩子性格和人格的重要时期,也几乎是纠正孩子性格、人格、观念及思维方式的最后时期。
要锻炼培养孩子,就要多陪伴,通过陪伴来及时发现(问题和进步)、及时调整,协助孩子完成学校作业,不恰是同仇敌忾”的好时机吗?


在此啰嗦一下大盛的一个观点(忙的朋友请略过):这辈子,无论身为父母的你现在身处什么职位,位置如何显耀,或家产如何丰厚,都抵不过时间;在现世、或不久的以前,或不久的将来,有很多人会超过你,忘记你,包括你现在为之奋斗的目标人群,但把一个生命——这世间潜能最丰富、可塑性最强的具有灵魂的生命,培养成一个同样有血有肉有健全价值观的人,将是这辈子你最大的成就。

欢迎关注盛说新语”,与大盛一起关注、交流孩子成长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