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一位26岁自闭症人父亲的心声

《天塌了》系列文章发出之后,

收到很多家长的留言和私信,

有太多感同身受之处。

妈妈们面对挑战不退缩,

爸爸们更是责无旁贷。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爸爸怎么说!

一位26岁自闭症人父亲的心声

我,

一个26岁自闭症人的父亲,

和所有的父亲一样,

在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

就开始规划着孩子未来美丽的憧憬,

似乎看到了将来、看到希望。

但随着孩子在三岁多被诊断为自闭症,

并且得知自闭症是终身疾病、无药可治的时候,

如同晴天霹雳,

有一种从天堂被砸向地狱的感觉,

生活顿时失去了动力。

一直以为作为父亲的我,

应该是刚强的、顶天立地的男人。

那时,痛苦至极、极度颓废。

大半年时间一直想

寻找原因、寻找灵丹妙药,

但结果都是失望的、白费的。

在极度失望当中,回头看着自己可爱的孩子,

思想着能怎样呢?只有面对,别无选择。

父亲

从此,

和孩子妈妈进入一场艰辛的训练历程。

聪慧的妈妈在训练孩子当中很快就进入状态,

孩子开始有了改变。

做为爸爸的我,

对孩子的陪伴更有信心了!

接下来就是全力的支持和积极的参与。

记得孩子六、七岁的时候,

很喜欢吃一种叫铜锣烧的小烧饼,

每天都吵着要买。

刚开始我每天都会给他买,

一天,两天,三天......

直到有一天我受不了了,索性就不给他买了,

他就立马躺地板大哭大闹。

路人看到就说:

你这个爸爸真狠心,孩子都哭成这样了,

就一块钱的东西就给孩子买吧。”

最后还是面子问题我妥协了,就给孩子买了。

回去后和孩子妈妈说起这件事,

孩子妈妈告诉我:

在当下教孩子表达需求比什么都重要。”

就这样,我每天照样带着孩子去买铜锣烧,

从教他表达:

爸爸,我要吃铜锣烧”,

爸爸,我今天还要吃铜锣烧”,

爸爸,我今天想买5个铜锣烧,

一个给奶奶,一个给爷爷、一个给......”

爸爸、这个铜锣烧很好吃、是用什么做的?”

......

这样,孩子在买铜锣烧的过程中,

学会了如何和爸爸相处,

如何理解爸爸的话的意思,

如何用合适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诉求,

同时也学会了沟通和人情世故。

而我,

学会了如何和孩子建构更好的关系。

在一个和睦的家庭当中,

父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是妈妈的避风港,是孩子的榜样,

是家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不再是养家糊口”一个简单的问题。

陪伴孩子共同成长,是父亲的责任与担当。

都说父爱如山,

要的是山的胸怀,而不是山的体魄。

我们要感恩生命中的孩子,

因为他们能造就一个

伟大父亲的形象!

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