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能否对人产生影响?答案是肯定的!众所周知的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事都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对于尚未形成独立思考、判断的孩子来说,基本上其信念、价值观和一言一行都会受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影响孩子成长的三大环境分别是:家庭、学校和社会。

(1) 原生家庭环境
一般说来,一个人一生中会有两个家庭:一个是和父母组建的家庭,称作原生家庭;一个是自己长大结婚后组建的家庭,称作新生家庭。几乎每个人在长大成人、结婚之前,都是在原生家庭中出生、成长。所以说,原生家庭的环境、气氛、生活习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都会直接影响人的信念系统,进而影响其在新生家庭中的表现。
有一对父母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在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他们把大儿子送到了姥姥家,把小儿子送回了奶奶家。到了两个孩子三岁该上幼儿园的时候,才把孩子接回身边。
然而,跟双胞胎儿子相处一段时间后,这对父母开始纳闷了,他们发现:大儿子性格比较内向,平常总是安安静静地一个人玩,很守规矩。而小儿子则活泼热情,总爱捣乱。大儿子平常自理能力强,但对父母、弟弟都不太热情,偶尔父母抱他、亲他,他还会躲闪。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他显得更加拘谨,而且需要适应很长一段时间。而小儿子则很黏父母、哥哥,总想和哥哥凑在一起玩,跟一些陌生人、小朋友也都能很快就适应、熟悉。

为什么双胞胎兄弟的性格会相差这么远,几乎是截然相反的表现呢?原来,孩子的姥爷要上班,平常都是姥姥一个人在家。而姥姥是一个性格木讷、不爱说话而且对规矩要求非常严格的人。她平常除了买菜几乎不怎么出门,家里也很少来客人。而孩子的奶奶开了一家小超市,她为人热情、爱说爱笑。平常不忙的时候,她就会带着小孙子四处串门。因此,双胞胎兄弟在姥姥和奶奶两个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性格。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尤其是时刻陪伴孩子的那个养育孩子的人,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几乎每时每刻都是和家里养育他的大人待在一起。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他生活的技能都是从那个大人身上得到的。在大人言行的影响下,孩子的性格、思维模式、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根植于孩子们的潜意识。
(2) 学校环境
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十多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因此,除了原生家庭环境之外,学校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学校里,孩子通过老师的传授学习知识,通过和同学的互动学习人际交往。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个老师的责任不止于传授知识、教授技能,还包括对孩子的思想进行引导。相对于老师来说,学校环境中同学之间的交往模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则更为重要。比如,有的学校学生相互之间讨论的不是学习,而是你爸在哪儿工作”你家开什么车”等物质攀比话题。这种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作为父母一旦发现学校环境中出现了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最好立即和学校、老师进行沟通,如果无法得到妥善的解决,那就只能学习孟母三迁”,为孩子换学校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学校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但并不是孩子成长成功的关键。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既要懂得配合学校的教育,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还要注意对学校中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进行纠正,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改变学校环境中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影响。
(3) 社会环境
美国的印第安人从小生活在自己的部落中,看起来与世无争。后来,等到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考上位于纽约的大学后,他们开始变得不同。等到大学毕业,他们的神情与在家乡的时候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显得气宇轩昂、充满斗志。但是,当他们回到部落中一段时间之后,这些人又变回了原来萎靡不振的样子。因为相对于纽约那种竞争激烈、机会多多的环境来说,印第安人部落的环境对他们完全没有任何激励,他们的潜能也因此被埋没。
回头再看看我们的孟母三迁”故事,这不就是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的典型例子吗!

由此可见,像孟母那样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是每一个父母的责任。而相对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条件进行选择社会环境、学校环境来说,原生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显得更为深刻和久远。
我们小时候,父母给予我们的原生家庭环境影响了我们的性格、行为模式和语言模式,乃至信念。这些影响哪怕到我们组建新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还会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尤其是在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方面,这种影响更为深刻。当我们为人父母时,我们就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了原生家庭,我们的行为模式、语言模式和信念又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如何才能摆脱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原生家庭环境?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