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弱?日常带养能解决

一些宝妈担忧自己家娃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好,

这里以一个话痨宝贝妈妈的身份给大家一些带养参考。

其实只要生理机能也就是发声器官没有问题,孩子是否爱说话表达主要有由两方面决定的。

一是表达能力的储备,二是表达意愿的强弱。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弱?日常带养能解决

先说语言表达能力的储备。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如果要表达一个东西,一定是脑子里先有这个东西。如何把想要表达的东西用语言准确形象地呈现,需要一定的词汇储备,也需要一定的情感储备。

如果看到,说出不来,有可能就是语言的组织能力不够。这方面的锻炼主要靠多听、多学、多练。这种听、学和练可以穿插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需要宝爸宝妈们用智慧和耐心去引导。

多听

听故事和看电视等,都是孩子储备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听的过程就是丰富的词汇输入孩子大脑的过程,没有输入,孩子怎么可能输出呢?很多宝爸宝妈希望宝贝和电视、手机隔绝,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工具都是无罪的,我们只要控制好孩子看电视和手机的时长、频率,就可以了。

实际上,如果妈妈语言条件不错,能给孩子讲故事,孩子会更愿意听。

多学

孩子愿意学习的对象有很多,老师、家长、同学、哥哥姐姐,都可能是他模仿的对象。

我曾经带着娃去看一个熟识的哥哥的表演,哥哥神气地站在舞台中间,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咕咚来了》的寓言故事,里面用到了很多有趣的词语,比如叽里咕噜、噼里啪啦、白晃晃、圆溜溜……娃听完了,对哥哥羡慕又敬佩,回家后的几天里,都找了一些时机用到了这几个他认为很好玩的形容词。

发声器官

多练

练习无处不可行。

比如你们带着宝贝乘车,可以一起观察车窗外的事物,一起做我发现……”的游戏。

妈妈可以引导我发现了一棵树……”,

然后逐渐加入形容词,我发现了一颗郁郁葱葱的树……”我发现了一棵长得像伞的大树……”

在我家娃三岁多的时候,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和宝爸带他一起外出,

途中,他跟我说:妈妈,我发现了一条冻僵了的河……

我说:宝贝你说得真好!这条河真的冻僵了呢!

他却认真地更正说:妈妈,他们是河水,不会冻僵的,只是结冰了!

我说:哦,是这样啊,那,河水为什么会结冰呢?

他说:因为河水喜欢拥抱,当一滴水和另一滴水紧紧拥抱,就结成了冰!

还可以特意在一些场景下,引导他去描述和表达。

比如每天放学回家,请他描述今天学校里发生的最有趣的事情;

比如一起看了一场电影,跟他一起回忆电影的故事情节;

比如给他说了一个假期安排,故意说爸爸没有听懂,请他转述给爸爸。

都是不错的引导方法。

表达能力

再说表达意愿的强弱

具备了表达的能力,并不一定就愿意说出来。

在情感上给予回应和鼓励,并对他的表达能力加以肯定,是他愿意说出来的基础。

当他发声了,无论是对情感方面的倾诉,还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或是对一件事情的评价,都需要给他一定的回应,而且尽可能做出一些正面的回应。

比如早晨他睡醒了,叫一声妈妈,你可以回应他:早上好,宝贝!我晚上梦到你了哦!”

他可能也会说:我也梦见你了哦妈妈,接着就有可能绘声绘色地描述他编造的梦境。

比如他说:这个故事太搞笑了!”

你也需要回应:我也觉得,我觉得最搞笑的是……”

他可能就会跟着你描述他觉得搞笑的点。

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