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
作为父母哪有不希望自己家孩子身体健康的。可面对诱惑里极强的零食,我们又都又爱又恨。爱它是因为它们包装新颖,吃起来的确能霸道的占据我们的味蕾。恨它则是因为它们的成分存在质疑,让我们心生畏惧。
的确,中国智慧早就告诉过我们美味令人口爽”,可也提醒我们病从口入”的道理。可是,单纯的拒绝孩子一点零食都不吃,是不是真的那么容易呢?

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小春的妈妈正在学校门口和其他家长聊天,一个家长领着的口袋里都是小零食,小春好心的提醒,这些食物对于孩子身体不好,我家小春就从来不吃。可话音未落,就看见小春走出校门来到自己的身边,再看小春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一袋不属于自己的零食,险些流出口水啦。
另一个家长的妈妈看看小春,再看看零食,索性拿出一袋送给小春。任凭小春在后面如何偷偷暗示,小春也没有禁得住美食的诱惑,谢过阿姨拿过了零食。
其实,小春是典型的被压抑性不吃零食的孩子。对于这类孩子,不吃不是本意,而是处于对父母的服从。这样的结果往往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吃零食的意识,一旦脱离的父母的视线,吃起来更是毫无节制。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1.不要生硬的拒绝
别说是孩子,大人也是一样的,越是别人不让,越是有种对抗的心理。所以,在大人的掌控背后,其实还是有孩子自己的小注意。
聪明的做法就是不要生硬的拒绝吃零食的请求,,可以适当的让孩子什么都稍尝一点。其实,有时候有些食物孩子是不太喜欢的,比如从来没有喝过可乐的小孩就喝不惯可乐的刺激劲头,因为只喝了一小口,还没体会到可乐的好处,就已经选择放弃了,以后再也不喝了。

2.带孩子通过书籍获知零食的配方。
除了书籍有些化学实验课也是可以带我们走进零食或者饮料的,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从根本上是了解,这些食物的配方有多糟糕,让孩子知道这样的食物一旦进入体内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3.带孩子看看新闻
通过观看小作坊的制作零食过程,让孩子从根本上体会到零食的坏处,只有从心理上拒绝,孩子才会真正的原理零食的诱惑,而不是被动的,被迫的不吃零食了。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有这种习惯,不妨学习下这样做吧!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分享一i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