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朵妈
生老病死,是人生绕不开的课题。人总须经历,也必然经历。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有一些事情,积极面对永远要好于消极回避。孩子不能永远活在鲜花和掌声当中,只有见识过晴空,也经历过风雨,才能对世界有立体的认知,才能形成健全的人生观。
重要的在于,作为父母,我们应如何加以引导。
对于疾病这个常见的问题,也是如此。幼儿是娇弱的,通常易患疾病。多数孩子都怕医生、怕打针、怕吃药……却偏偏又最爱扮演医生,模仿打针、吃药的情境。某宝上类似的医疗套装玩具也有很多,可见很有市场。

为什么会这样呢?
要知道,恐惧往往源自于陌生和神秘。孩子们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不了解患病的机理,不了解医生这个角色的重要性,加上良药苦口、打针会痛,自然而然形成了恐惧。而人性中偏偏又有一个基因,那就是好奇”,对未知事物和神秘现象的好奇和探知欲。这就是幼儿喜欢模仿医生给布娃娃看病”的原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开端。
如何让孩子正确地认知自己的身体,认识到疾病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此基础上,如何引导他们正视疾病,勇敢面对,并且养成正确的、健康的生活习惯?

绘本作家们没有忽视这个课题。有许多与疾病、医生相关的绘本,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它们的切入点各不相同,视角不同,有科普型的,有故事型的,各有奇趣;有医生主题套装系列,也有某个系列中的与医生相关的故事单本。
今天,朵妈遴选出其中一部分给女儿买过、读过并深受女儿喜爱,百读不厌的医生类”绘本,推荐给大家。
01
《山猫医生》系列(全3册)

《山猫医生》全系列共3册,三个故事,温暖、有趣,分别是:《给鲸鱼拔刺》《赏月会等等我》《肚子疼》。
山猫医生并非一个完美的形象,却正因为他身上的不完美”,才更显得栩栩如生,可爱可亲。他既是医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同时他又特别贪吃”。《肚子疼》一书中,山猫医生出诊,分别给小狸猫、小猪、小狐狸疗伤、看病,也接受了家长们的盛情款待,吃了甜甜圈、苹果派、奶油浓汤,最后撑得肚子疼,只好把本来给小兔子准备的药自己吃下去了。


《给鲸鱼拔刺》,则讲述了一个带有探险”意味的充满了友爱的故事。《赏月会等等我》,描述了山猫医生和动物们之间亲如一家的邻里关系,非常温馨动人。
总体来说,山猫医生非常人性化,虽然他有医生的身份,但更像是我们身边的某位邻居和朋友。他让孩子们对医生这个角色不再感到害怕。
02
《加油!熊医生》(单本)

这是一部单本,明天社将其与另外两部日本著名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嗨,身体的各位》编为套装一同发行。
熊医生和浣熊护士共同经营着一家诊所。故事情节推动明快自然,熊医生和浣熊护士轻松搞定了几位小病号的问题:小兔子喉咙发炎;猪小弟感冒引起了肚子痛;小猴子打疫苗;小河马鼻子痒,原来里面藏着一群小鸟……


故事中出现的病症、医疗器具和治疗场景,都是幼儿在儿科医院、诊所常常遇到的。通过对动物的拟人化处理,很好的降低了孩子的抵触心理,孩子们再也不怕医生啦!
03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单本)

这部绘本被我归为我心目中的超级好玩”系列。从角色,到故事,到画风,都超级萌萌哒,第一次读到时我都忍不住笑了半天,像是回到了童年。
对于牙医来说,长相凶恶、牙齿锋利的鳄鱼是不是很可怕?
然而,对于鳄鱼来说,表情严肃、手拿冰冷器械的牙医是不是也很可怕?


他们相互惧怕对方,却因为一次诊疗而相遇了。矛盾是制造戏剧冲突的关键,作者深谙此道。他通过简单的句子和生动的画面,把鳄鱼和牙医之间戏剧性的心理活动描绘得生动有趣,让人忍不住开怀大笑。
04
《你好!安东医生》系列(全3册)

公鸡和乌鸦比赛谁的嗓门大,嗓子哑了,没法打鸣了;小老虎露着肚皮睡觉,着凉了,又怕打针;鳄鱼打了个哈欠,结果下巴脱臼了;山羊的朋友搬家了,他太过伤心以至于生病了……
这些发生在小动物身上的求诊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呢?

像现实中的大多数医生一样,因为病人特别多,安东医生特别忙,忙到顾不上吃饭,结果饿晕了。令人欣慰的是,小动物们闻讯赶来,为安东医生做了美味的饭菜,故事温馨感人,又充满了幸福感和正能量。
05
《猴医生和蛇护士》(全2册)

调皮贪玩的猴子也能做医生吗?一向被认为冰冷阴险的蛇也能做护士吗?
这套书给出了一个充满了超级想象力的肯定的答案。
比起其他绘本里的医生形象,猴医生更有点像个不拘一格的野郎中”,为人治病常常别出心裁。蛇护士更好玩,一会儿变身注射器,一会儿变身尺子、一会儿变身胃镜、一会儿变身标枪,一会儿又变身晾衣杆……





孩子看得开怀大笑,对看病”的恐惧之心消减于无形之中,恨不得每次去医院都能碰见搞怪的猴医生和蛇护士才好。
读罢掩卷,真的佩服作者脑洞之大,构思之奇,故事之妙。
06
《我可不怕打针》

打针,简直是所有孩子的童年噩梦。如果抚慰不当,不能帮助孩子建立对打针的正确认识,那么,这个恐惧的种子很可能就此生根,成年后仍留有阴影。
当孩子们排队打针的时候,主人公因为害怕,而做起了白日梦:有没有一个打针不疼的国家呢?心神的一次小小的逃亡”,事实上完成了一次自我抚慰,同时也经历了一次成长。



这部绘本谈不上特别的想象力,但是对于引导怕打针的孩子来说,很有实用性。画风也是超好玩的哦。
07
《第五个》

严格来说,你可以将之归类为医生”系列,也可以归类为其他,比如说勇气之书”。因为,它讲述的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医疗类的故事,而是更像关于勇气的培养类故事。
故事集中在一个阴暗的房间,五个残缺不全的玩具排队等待,进入另一扇门。在那里,有什么等待着它们呢?这种未知带来的紧张和恐惧气氛,颇有些压抑。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很温暖:残缺的玩具们从那扇门后走出来时,都变得完美无缺了。是谁修理(治疗)好了它们呢?

故事的最后,以红鼻子木偶的视角,揭晓了答案:门后是一位穿着手术服的医生,面容亲切、和善。

有人说这本书画风有点暗,但我的女儿却十分爱看。我想,这是一本是能够教会孩子克服黑暗和恐惧,从中发现真善美的好绘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