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为什么孩子总是不想输?家长得做好这3点,引导孩子远离负面情绪

我和朋友一年前一起为各自的女孩儿报名了舞蹈班,两个小女孩年纪相仿,经常在一起练舞、玩,所以很快成为了好朋友。第二年年底时,舞蹈学校对每位小朋友进行了舞蹈考核,一直被老师夸奖的我的女儿贝贝,竟然输给了平时表现一般的朋友的女儿彤彤,这让她非常生气,甚至好几天都不理彤彤了。

贝贝不解的问我,为什么老师给彤彤那么高的分数,她跳的一点也不好,老师真是太不公平了。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和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分享了贝贝的想法,结果从朋友那学到了一个新的名词:心理弹性。

简单点说心理弹性就是个体承受消极变化的同时表现出良好适应行为能力。

为什么孩子总是不想输?家长得做好这3点,引导孩子远离负面情绪

孩子为什么总是想要赢?1、孩子身上有着太大的压力

现在的孩子虽然物质生活很幸福,但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却时常被学习挤满,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而父母更是会在每一次考试前都给予孩子一定的压力,希望孩子能够考一个好的成绩,这样才不会枉费自己对孩子的一片苦心。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心里难免会有所紧张,压力的增大自然使得他们胜负欲变强,不愿意接受失败。

2、身边人的攀比风气严重

孩子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比某某某差太多了,或者是为什么人家都能做好,就你做不好。这无形中就激发了孩子的攀比心,希望自己处处都能做的比别人好,一旦别人超过自己就无法接受。

他们甚至会把某个人当成自己的竞争对手,得失心变得越来重,赢了就开心,输了就闷闷不乐。

3、没有失败的经验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可以说是温室中的花朵,即便有些风吹雨打,也会被父母在前面挡住。所以一旦当他们独自尝受失败的滋味时,便会消沉失落,变成输不起的人。

孩子们彼此之间有竞争是好事,这会更好的激发他们的潜能和斗志,从而更容易获得进步和成功。但是如果良性的竞争演变成了争强斗胜,让孩子有了攀比和嫉妒心理,那么很显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时,孩子需要有的应该是随喜心,就是在学会赞扬对方的同时,也要从对方身上学习到他们的优点,对对方予以肯定,虽然这很难,但却是一种很珍贵的能力,值得每个孩子拥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随喜心有多重要?1、让嫉妒心从自己身体里消失

孩子如果心中的胜负欲太强,那么当他们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的时候,必然会燃起一股无名的怒火,这很容易让他们情绪失控,想方设法想要去打败对方。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女孩发现自己的好友总是更受人欢迎,走到哪都是人群中的焦点,而这一切只是因为好友长得很漂亮。在嫉妒心作祟下,女孩竟然向好友脸上泼了一瓶硫酸,结果可想而知,好友的脸蛋被毁了,而女孩的人生也同时毁于一旦。

而如果这个女孩有随喜心,那么她会为身边漂亮的好友而自豪,也会更加注意自己的仪容仪态,不断的提升自己,让自己也变得越来越优秀。

2、注重自己的内心和自我实现

孩子们总是会面对外界的各种诱惑和压力,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判断,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外界的事物上。其实对于他们来说,内外的一切才更值得去珍惜,包括他们的想法、性情、喜好等等。

如果孩子有一颗随喜心,那么他们便会注重内心修养,不会有着太多焦虑的心情,自然也就会有着自己的成长步伐,成为最好的自己。

心理弹性

父母怎样让孩子养成随喜心?心态放轻松

父母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所以面对孩子不良习惯或情绪时,父母一定要学会自我情绪管理,给予孩子足够的包容心,允许他们去慢慢改变。因为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会让孩子学会认可自己,自然也就会进步的更快。

勤加练习

父母要有意识的让孩子树立随喜心,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所以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在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让孩子感受到随喜心带来的快乐,这样一颗积极向上的种子便会在孩子心里萌芽,让孩子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所有的一切。

正确引导

父母的言行往往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他们怎么说怎么做很有感觉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所以想要孩子有一颗随喜心,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把快乐的情绪传递给孩子,这样孩子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向父母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行为能力

当孩子有了随喜心后,心理弹性便会更好的形成。这时父母应该如何去做呢?

"心理弹性"所说的个体承受消极变化的同时表现出良好适应行为能力,就是当孩子失败后情绪变得低落时,父母要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告诉孩子多学习成功者身上的闪光点,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进步。

1、培养孩子养成独立的个性,有着更强的适应力

孩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会渴望拥有独立的空间。这时父母要学会适当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在生活的小事中,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比如让他们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整理书包,虽然这些事看起来都微不足道,但是却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独立,进入社会后也会有更强的适应力。

2、让孩子知道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父母可以适当的出一些小小的难题给孩子,让孩子知道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一帆风顺的。当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抱有一颗平常心,而不是一味的争胜负强出头。

学会如何正确的处理问题,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只有能够直面应对困难,孩子才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游刃有余,不会轻易像困难屈服。

3、正确面对压力,引导孩子走出负面情绪

我们每一个成长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大人要面临工作、家庭的压力,而孩子同样也要面对适应环境、和同学相处,学习方面的压力,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父母必须要让孩子认识到这一点。

孩子有胜负欲没有错,但是如果得失心太重,那么必然会失去初心,当良性的竞争变成恶性之后,孩子得到的必然会越来越少,反而失去的会越来越多。所以每一位父母都有责任引导孩子正确的看待胜负,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心中充满阳光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