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家长的优越感正在孩子身上投射,孩子缺乏“平等”教育,需重视

文 | 小微爸爸育儿课堂(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导语

如今孩子接受的信息愈加丰富,带来的则是孩子表现出更加早熟的情感状态,很多父母会发现,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会表现出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于自我的感受也更加关注,攀比、出风头的行为也愈加常见。好似有一股莫名的优越,仿佛天生高人一等,但是家长有没有想过是自己缺乏平等”的意识正影响着孩子。

家长的优越感正在孩子身上投射,孩子缺乏平等”教育,需重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2018年9月21日,一张微信截图火爆当时,在截图中,一位家长自爆孩子的家庭身份,不但是把自己亲属的身份都搬了出来,甚至在每个职位上把职级都罗列出来。

字里行间透露着浓浓的优越感,这般炫耀的行为招致无数人的反感,当然也包括曝光截图的老师,网传最后该老师在爆料之后迅速被辞职”。不可谓后果不严重。

或许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家长自曝家底”可能是为了老师能对自己的更加照顾,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其中浓厚的优越感无疑是对老师的一种示威,殊不知这样做法只会影响孩子的平等”意识。

一、为什么普遍的孩子平等”意识不强?

2019年2月,达州土溪火车站出现的这样一幕,一位中年女性,和一位男子在取票机前推搡吵闹。经调查两人纠纷的起因十分简单,中年女性李某怕赶不上火车,情急之下她插队取票,却被正在排队的何某制止,两人便起了争执,女子的孩子在一旁被吓哭。

大家关注类似事件很大程度是出于对插队行为的痛恨,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简单的插队事件,但是其中映射出来的教育问题,也值得家长们去深思,家长平等意识缺乏正在影响着孩子。

1、家庭的影响。家长的影响不言而喻,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传染给孩子,家庭的优越通常会给带来更多的优待和物质基础,当孩子在家庭中享受到过度的优待、家长的过度溺爱往往会让孩子一味高人一等,仿佛天生比他人更加高贵。

2、缺乏平等”教育。孩子的优越感”往往是缺乏平等观念,家庭的差异往往会让孩子认识不到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习惯了颐指气使,高高在上。

再加上如果家长自身没有意识到教育孩子平等”这个观念,只会导致孩子对别人充满偏见。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

二、平等”意识的重要性

所谓平等”是指社会主体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具有相同的发展机会,享有同等的权利。

尽管人和人之间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从家庭、社会地位、再到个人素质都不尽相同,但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权利和尊严。

教会孩子认识平等”的观念,不是要实现绝对的平均,而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并不是高人一等。在法律面前自己的待遇也是和他人一样。

正如散文家理查德·斯蒂尔所说: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正直的品质。”

让孩子认识到真正的值得优越并不是来自物质和权势,在享受生活的时候也能怀着敬畏,敬畏着并尊重那些不如自己的人。

优越感

三、平等”意识缺失会造就一个怎样的孩子?

相信家长们也曾听到过这样的话题:

我妈不让我和乡巴佬一起玩,你爸妈就是打工的。”

我家住大别墅,你家就是个破平房,我家比你家强多了。”

我爸爸是区长,很厉害的。”

外地人就是没有素质。”

当我们听到类似的话语也许只是不置可否地笑一下,但是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却不可忽视,孩子平等”意识缺失正拖累着他。

平等意识”的缺失,往往会造就一个冷漠,习惯了颐气指使的孩子,家长奋斗累积下来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给孩子少走了一些弯路的同时,没有付出努力的过程却享受着这般的优待,容易让孩子误以为天生高贵,最终失去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对社会规则的敬畏。

家长无法庇护孩子的一生,只有教会孩子认识到平等”的重要,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才是给予孩子最大的财富,我们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请不要忘了教给孩子平等。

平等

四、家长该如何在生活中教育孩子平等”的观念?

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律师一家有一次邀请一个家境贫寒同学到家里吃饭,那个同学吃法很怪,几乎把一整瓶糖浆全倒在饭里。为此律师的女儿一直在抱怨和嘲讽,管家立刻把女孩带到厨房语重心长地说道:有些人不像我们这样吃饭,可是你不能在饭桌上给人家当面指出来。那孩子是你的客人,就算他要吃桌布,你也不能说什么。”女孩回了一句他不是客人,他只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

管家立刻生起气来:你给我闭嘴!不管他是谁,只要踏进这家门,就是你的客人。别再让我逮到你又对人家说三道四,好像你有多高贵似的!你的家境或许比他家要好,可是你这样羞辱人家,就是一钱不值!”

孩子莫名的优越感往往会导致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怎样的后果,会对身边的人造成怎样的伤害,如果不从小重视孩子平等”教育,终究会有一天会承受其带来的恶果。

优越感

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让孩子对于周围的人和事物都保持一种温和和敬意,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首先家长自己要做到平等待人。父母的行为孩子其实都看在眼里,很多时候孩子不讲道理,喜欢恐吓其他孩子大多都是跟父母学习的,想要孩子平等待人,家长在平常对待老人、邻居和同事,尽量和和气气,保持平易近人,莫要去颐指气使。

2、不要让孩子去嘲讽别人。有的孩子喜欢说别人的坏话,仗着自己在某方面的优势,比如自己家庭的优势、身高、外貌、穿着。去嘲讽别的孩子,这样的不平等地待人,往往会让孩子失去很多朋友,家长应该严加管教,告诉孩子真正的优越感并不是来自这些外在东西,而是一个人的品格和素质。

3、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许多孩子在家庭都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平等”意识时,很多孩子往往不能理解,那这样家长不妨试试上让孩子用换位思考的角度去想问题,比如孩子嘲笑别人时,可以让孩子想想,如果别人也是这样嘲笑你,你会感觉怎么样?教会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让孩子认识到平等”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给他们带来的收获,让他们不被生活中的虚荣和浮华所迷惑,即使没有良好的物质,没有良好的家庭,也可让孩子成为一个高贵”且幸福的人,享受人生美好时刻。

杀死一只知更鸟

这里是小微爸爸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