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思呈老师(原创)
很多小孩子看起来脾气非常大。就比如我们邻居家的小朋友,我们经常会带着孩子在一起玩儿。可是这个孩子总是在玩儿游戏的时候,一有不顺心就会把玩具摔在地上,或者正在和小朋友一起看书,看着看着便把书撕碎了。遇到这样的事情,他的妈妈也非常难为情,总是在我们面前说不好意思我们把孩子宠坏了,所以动不动他就会发脾气。这也是平时我们给宠的,真没有办法。也许大多数人都会这么想,孩子就是被家长惯的,所以才会对很多事情无所顾忌。即使自己发脾气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错。其实这只是单方面的,有的时候答案要比我们想象的多的多。

遇到了自己很难解决的问题
对于孩子很多时候发脾气就是在宣泄自己的一种情绪,有的时候是在我们传递一种感情。向我们传递着他内心的一种呼唤。因为孩子还小,不会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所以当遇到了困难或者遇到了比较不容易解决的事情,总是会让我发脾气的方式去表达出来。而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所表达的是什么,所以这时候只能用哄来让孩子安静下来。实际上家长并没有了解到孩子真内心真实想法。也并没有帮助孩子去解决问题。

孩子的表达能力比较差
可能对于一件事情,孩子的表达和大人的表达听起来有的时候像是两件事情,那是因为孩子的表达还比较欠缺,对一些事情的描述也没有那么完整。当遇到了他不懂的事情或者孩子无法分辨的事情,这时候很有可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那就是发脾气,因为用这样的方式才能够扭转当时的局面。比如孩子不喜欢吃绿叶菜,可能在这个桌子上还有其他的菜。当给孩子夹到绿叶菜的时候,还是没有来得及去表达这件事情,只知道用筷子不停地敲碗,家人只会觉得孩子生气了还是不喜欢。所以有的时候一种不满的情绪也能够给家人传递出一种感情,只不过这样的方式看起来不是很恰当罢了。所以对于孩子的表达不完整。家长一定要耐心的去疏导。这才能让孩子不要总是通过宣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孩子的语言能力跟不上
相信即使是大人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嘴跟不上脑子的情况。明明看见一件事情,脑海中会有100个答案,可是当你说出来的时候就表达的不是很清楚,着急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跺脚,摔东西甚至撕碎东西的行为,孩子也同样如此。当你和他说一件事情,如果他表达不清楚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摔东西的情况,这也是因为他的行动跟不上他的思维,才会有这样的动作。这就像我们平时着急做一件事情可能反而做的不好,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用一些比较不好的方式表达出来,孩子也是如此。越着急越表示不清楚,而且孩子的语言能力可能往往还不如大人。

先天的遗传因素
孩子毕竟会遗传家长的一些因素。比如家长有暴躁型人格,性格是比较急躁的,这些都会遗传给孩子。或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是很难控制情绪,遇到事情就容易很急躁,动不动就发火。这样的家庭很能带出安静的孩子。所以大人如何表达自己,孩子有的时候也是会学会的。先天和后天都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

不要拒绝孩子发脾气
不要认定孩子发脾气就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在孩子三岁之前,还不知道发脾气是一件对的事情,还是一件错的事情,而且对于一件事情的判断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不妨让孩子释放天性去看一看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暴力性人格,还是说他要表达哪些事情。只有他通过情绪的表达才能够和家长传递出关于孩子的信息。

不要发脾气就伤害孩子
家长不要在孩子一发脾气的时候马上不开心,而且只要孩子发脾气就马上对他打骂。这会另孩子失去安全感。但你还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不要只顾着伤害他。作为孩子,我们要让他活的真实,这样,才能够在他漫长的人生中体会到情绪对他的影响。继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要做到一个正确的引导,这样才会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性格。

家长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一个经常发脾气的孩子也许性格上会有缺陷,但一个永远也不发脾气的孩子同样在性格上也是有瑕疵的,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唯唯诺诺。对待事情没有责任感。所以家长要看得出来发脾气。也是有利有弊的。对孩子充分的信任,才能够正确地了解。关键是教他学会去控制情绪,而不是永远也不发脾气。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作为家长,要知道在孩子的角度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当孩子得不到自己的需求时,只会用发脾气的方式去宣泄。如果我们一直让他无法满足。习惯性的让孩子无助,家长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的安全感,更没有任何的帮助。这边在他的心中开始否定父母对他的意思。时间长了,孩子也会认为自己做什么事情可能都不会成功。负面情绪已经开始灌输在孩子的脑海中。即使对未来的事物也会慢慢的消去积极性。

帮助孩子去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孩子很多时候想和我们表达的事情说不清楚,那我们就应该帮助孩子去练习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让他把自己想说的事说出来,想表达的情绪表达出来。家长就要学会和孩子多去沟通,多交流,不妨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孩子多说话多沟通。让孩子在感兴趣的事情上多发挥。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只有在感兴趣的事情上孩子表达的清楚,慢慢才能学会正确的去表达自己的意思。当他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本意孩子慢慢可能也就不发脾气了。

教会孩子去控制自己的情绪
学会试着体谅自己孩子的感情。站在他的角度去明白他的心情。当家长和孩子有了共情,能够理解他内心的情绪,才能够告诉他在某些事情上不能够感情用事。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可以理智对待。当孩子和大人达到了同频,孩子才能够切实的去理解父母的意思。这时也能够学会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也就达到了父母的引导作用。

你还觉得孩子和你发脾气是因为家里的宠爱吗?其实并非如此吧。学会去了解自己的孩子。这将会是他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正确的看待孩子发脾气,也许从中你可以收获一个不一样的好孩子。
我是思呈老师,专注于儿童教育,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分享,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帮到大家。有相关育儿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将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