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这个暑假,你的孩子都报了哪些课程呢?

这个暑假,你的孩子都报了哪些课程呢?

英语得补,数学也不能落下,游泳不能放弃,钢琴也必须坚持……整个暑假,各位爸爸妈妈忙得不可开交。还有更夸张的是有些家庭爸爸负责赚钱养小孩,妈妈负责当孩子的司机,每天接送各大兴趣班,孩子却提不起劲学习,没有一点兴趣”可言。

很多人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于是,很多父母拼命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补习班,让孩子从小背负起自己当年没有完成的心愿。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允许孩子慢慢成长,这恐怕是当前最着急,最不能慢慢来的事。

让孩子适度慢慢来

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会让结果适得其反。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五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让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的孩子去记忆汉字,背出一百以内的加法,他虽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想象力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

起跑线

一项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识较多汉字的孩子,一年级的语文会领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级,水平就与其它孩子持平了。

再以画画为例,8岁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视角观察临摹,在这之前孩子画画只是直觉思维的自我表达。让太小的孩子学习绘画技巧,告诉孩子太阳应该是圆的,云朵应该是白的,且不说这是对想象力的扼制,至少是一种浪费时间。

幼教专家说,现在很多孩子三岁开始学轮滑,其实孩子的骨骼并没有发育好,轮滑会伤害到身体。太早学芭蕾也是一样,对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战。兴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进名校。孩子们多才多艺,但却并不享受自己的爱好。很多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他们不觉得音乐是终生的伴侣,因为音乐夺走了他们玩乐的时间。”一名专门教授钢琴的老师无奈地说。

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太早、太急,家长反而把孩子的兴趣扼杀了,教育界已经认识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的严重后果。

人格教育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一名日本留学生告诉记者,日本在接受外国留学生时,对学生的学习年限有严格规定,少一年都要补齐,否则大学不能接收,”目的是不希望学生违背生理规律超前教育,循序渐进地来。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抢跑,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上中学的课,到了大学里,反而要补幼儿园该学的东西,比如行为习惯,人格培养。”冯钢说,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慢慢来,选择正确的方向,让兴趣引领孩子更好的发展。

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使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们的功利心不断的膨胀,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你完成;因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要超过你;看到邻居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你就忙着给孩子报奥数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你又开始忙找老师给孩子补习……

人格教育

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终不堪重压,采取最极端的做法:毁灭自己!等到那时候一切都悔之晚矣。所以,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对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试考得怎么样不重要!

让孩子珍爱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要珍惜别人的生命,所以活着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云”,健康快乐的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我们最重要的是培养的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独自面对社会的人。这应该是底线,是最基本的。然后再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想象力

孩子,你慢慢来。你有权以自己的思想选择成长的道路,主宰自己的人生。

孩子,你慢慢来。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成熟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