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好几位宝妈聊天,大家都在吐槽现在为了培养孩子,开发孩子各方面能力,报了这样那样的兴趣班,如英语,乐高,思维导图,编程,等等,各种新兴的儿童培训项目层出不穷,让家长的教育成本又无形增加了很多。

每碰到关于报兴趣班的话题,我都会主张根据孩子的爱好、孩子自身的优劣势、以及家长期望将孩子培养的方向,3个方面综合起来选择性的报班。
道理很多家长可能都懂,但一看到周围孩子涉猎其他兴趣班时,都会不自觉的考虑要不要给自己的孩子也报上。 这种心理很正常,因为每个父母都希望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让他们能全面地发展。

直到最近,我发现自己坚持的一个习惯,让Eason在思维、表达、观察力及想象力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正如今天的标题,能让孩子多项技能得到开发,同时花的钱还不多的操作,那就是坚持亲子阅读,尤其在3-6岁这一黄金阶段,更能事半功倍,提前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普遍性问题。

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我们的孩子至今还有很多人由于阅读能力弱,导致产生学习的困扰。以今日学校的教育方法,要培养孩子快乐地阅读教科书的阅读能力是不可能的,唯有在幼儿期就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解决上面的问题。
——前东京教育委员会研究员 石井勋博士
通过坚持亲子阅读,具体能让孩子在哪些方面,运用什么方式得到提升呢?
1、知识体系的扩展结合孩子兴趣的情况下,选择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绘本书籍。像Eason,5岁左右的男孩,我发现他们对科学,自然类知识较为感兴趣,他们喜欢研究恐龙,喜欢听关于宇宙的知识故事,想知道为什么日出和日落的时候太阳是红色的。
在很多一些儿童绘本里,都会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或图片进行解答,让孩子在最好奇的年龄,能更多更好的吸收不同领域的知识内容。

在每次我给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时候,都会发现没有哪一次我是能顺利一口气讲完一整本故事内容的。因为每讲到孩子感兴趣的一些情节,就会被他打断,会问我为什么,怎么来的,或其他跟故事情节相关的问题。
这其实就是孩子在发散自己的思维,根据其中一个点将思维进行不同方向的发散。绘本就是一个引子,可以让孩子的思维自发地得到延伸、锻炼与提高。

在进行亲子阅读时,父母可以更深入一步,在与孩子互动阅读完整本绘本后,鼓励孩子根据绘本的图文,进行重新整个绘本故事的复述。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会将整个故事调动脑海中自己所有的认知体系进行理解,再用自己的语言将整个故事进行复述。尽管孩子的复述可能不一定与绘本原文的一致,但经历这一过程的意义要远胜于还原整个故事绘本。

在进行绘本阅读之前,与孩子沟通达成共识,共同阅读完绘本由孩子自己单独进行故事复述。通过这个方式, 我发现孩子的观察力与记忆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因为他知道自己一会需要独自复述,会很认真观察绘本里图片的内容细节,以及家长讲述故事的语气(尤其夸张的语气和动作)与词汇,通过这些内容联想增加记忆点进行故事的复述。

我们都知道, 文字和图片是给人类最多想象空间的信息传播载体。在绘本世界中,通过多图少文的故事讲述,留给孩子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
在亲子阅读的时候,切勿以完成绘本阅读为目的而赶时间,要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这个过程是孩子思维与想象力进行拓展的过程。依托想象力,结合绘本的书面文字讲述,词汇的积累,能让孩子的写作能力得到更好的奠基。

另外,这里也给家长朋友们总结了一些亲子阅读方面的误区,希望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切勿3天打渔2天晒网亲子阅读最关键的在于坚持,没有哪项技能是可以一日练就的,即便是报兴趣班,老师也会不断提醒家长需要课后多给孩子进行练习,不断输入内容,这样学习效果的输出才能较大的体现出来。
建议可以通过打卡小程序或朋友圈分享打卡的形式,坚持进行亲子阅读,养成习惯,直到孩子年龄渐长可以进行独立阅读。

亲子阅读是促进亲子关系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实现的一种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会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注,会跟家长交流心里的一些困惑、想法甚至是自己的一些小秘密,让我们能更清楚孩子具体的心理状态。
家长也会不自觉流露出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更容易得到孩子对于日常生活冲突的理解和认同。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更融洽,家庭更和睦。

有些家长可能会用电视或网络读物代替纸质绘本,出于最基础的保护孩子视力的角度上,我是不提倡的。此外电视及网络会出现很多链接,广告等信息量较大的内容,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同时电视及网络至少每秒钟 24 格不停跳动的画面,几乎不会给孩子留下观察和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孩子想象力、思维及观察力的提升。

最后,不管是绘本选择、阅读的互动问答或是进行独立的故事复述都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尤其选择在睡前阅读时段,强迫孩子去完成某项任务容易让孩子造成负面情绪,不利于优质的睡眠。孩子只有在愉悦的状态下,其吸收的内容,及开发的各项技能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