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安全感的建立就是:接纳孩子的焦虑,为孩子的自由设定边界

一岁半至两岁,大多数宝宝都面临断奶、妈妈重回职场等挑战,一些孩子会进入早教机构、甚至会被送到托班开始集体生活。对孩子来说,这个阶段是他们逐渐离开妈妈、离开家庭,开始进入社会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必须非常关注分离焦虑和规则确立,这两个因素能够帮助这个阶段孩子建构安全感,缺一不可。

分离焦虑本质就是由分离引发安全感丧失。这个阶段的孩子不仅仅是离开妈妈,与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分离都会给他带来分离的恐惧。孩子进入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会觉得身边充满了各种不确定、不可控的因素,他们天生地不信任陌生人和陌生环境,会采用冷漠、哭闹等办法来让家长知道:我想回家,这里不安全。”

作为家长,请全然接纳孩子的分离焦虑,允许孩子用哭闹等方式发泄情绪。带着孩子熟悉新环境,每次都比上一次远离一点点,让孩子了解短暂的分离并不会真的带走他的父母,循序渐进让孩子接受分离这件事。

这段时期的孩子另一特点是他们对自身以外的事物的好奇心也快速萌发,开始探索世界了。他们开始对自由”有了追求,想要自由地探索他们想探索的一切。但是他们身边确实有一些东西是不适宜让他们在现在探索的,这时候就应该为孩子设立自由的边界”,也就是立规矩。

可是,2岁以前的孩子语言系统建构得还不甚完善,虽然看似能听懂人话”了,但他们并不能理解大人语言的含义。相反,当大人讲道理”的时候,孩子往往会因为大人的身体语言和情绪而感到紧张和害怕,因此放弃了做那件事,长期如此的话,孩子将会放弃探索,乃至放弃自我。因此,家长要评估在让孩子放弃某件事上,孩子可能受到的伤害是否比放弃这件事本身更值得关注。明白了这一点,在很多事情上,例如摸电门和踩水坑,家长就会采取不同的态度。

立规矩”其实也简单,家长只要做到以下两点:

**亲自示范,少说道理。既然孩子听不懂大道理,那就请家长身体力行,带着孩子做一遍正确的做法,或是用简洁的指示帮助孩子完成;

上周五晚上冉冉在书桌前画画,各种颜色的画笔和纸张散落得满桌满地。这时,奶奶喊她吃饭,冉冉立刻抛下画画这件工作要往餐厅跑去。

在冉冉离开书桌时,在旁陪伴的我就拉住她的手,没有让她跑开,并拿起桌上的一支画笔收进笔盒,一边对冉冉说:冉冉,我们来把画笔和纸归位,先把画笔放进笔盒里。”

冉冉接过我递过来的笔,放进了笔盒,然后开始把桌上的其他画笔都放进了笔盒。

我低头看看地板,说:我发现地上也有几支画笔,也需要归位。”

冉冉抢在我弯腰之前就速度很快地捡起地上的画笔,全部归位完毕。

我没有采取强行讲道理的模式,而是先给冉冉示范了把画笔归位,这个形式的立规矩会更能让孩子理解和接受。


安全感的建立就是:接纳孩子的焦虑,为孩子的自由设定边界

**藏起危险品,提供安全环境。对那些可能对孩子和他人造成危险的物品要收起来,避免孩子接触,也避免孩子因为接触这类物品受到大人斥责的机会,增加孩子心理负担。

喜欢我们,联系我们

和更多爸妈一起畅聊育儿话题,获取更多育儿知识和资源,可加冉冉妈的微信39284177,拉您进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