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很多父母在生活中都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带孩子去超市或者公园,孩子都会想要买一些在超出你意料之外的东西,你不按他的要求做的,他就通过大哭大闹来表现他的情绪。由于在公众场合,父母会觉得既尴尬又气愤,买吧害怕他下次还这样闹,不买吧觉得面子上挂不住。那么这可如何是好呢?
这是考验父母智慧和耐心的时候,有些脾气暴躁的父母可能会对孩子动粗,还有些父母会无条件满足。
殊不知这两种态度都会从负面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武断的动粗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一味的无条件迁,则会导致孩子成为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人,凡事必须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一旦不能如自己所愿,就会大发雷霆,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自己。

孩子大哭大闹的根源
由于孩子年纪小,心智不成熟,表达情绪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因此,面对孩子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的行为,父母应当学会从心理层面进行分析,二不应该武断地怒斥了之。一般来说,孩子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主要由以下原因:
1、 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因为孩子出来了吃饱穿暖之外,孩子还有很多的其他心理需求。当他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常常大发脾气,大哭大闹。
一般来说,孩子出生4个月后就有了发脾气、表达不良情绪的能力。而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在成长过程中,他开始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但孩子面对这些事物,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做出理性的认识和决策,,而是凭借自己的情绪和兴趣来参与或行动的。
然而,他的行动常常会受到父母的阻挠、反对。由于孩子不懂得父母阻挠的原因,所以就会通过发脾气、大哭大闹的方式来表示抗议。
2、自我控制能力差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或者是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年龄间隔时间长),所以父母对孩子倾注的爱会更多,对于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也都会尽量满足。这样就会养成孩子随心所欲的习惯,想怎样就这样,不能接受父母的拒绝。一旦遭到父母拒绝,就会觉得备受打击,进而采取苦闹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孩子大哭大闹,父母不要对他有求不应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在《爱弥儿》一书中说: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因为面对父母的有求不应、百依百顺,孩子头脑中就会逐渐形成会这样一个思维定式——我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慢慢地,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任性,越来越贪心。
因此,如果孩子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父母要做的不是有求必应,而是应该不同情况不同对待。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不迁就孩子,要言出必行。
孩子经常会提出一些要求来挑战我们的耐心。如果我们一味的满足他,只能让他变本加厉地使用各种手段迫使我们去答应他所有的要求。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禁止孩子做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孩子哭闹而心软,也不能因为自己心情好就没有原则。这样,我们才能在孩子面前建立起威信,让孩子明确的感受我们是言出必行的人。孩子就会明白耍赖是无效的,也就不会提那么多不合理的要求。
2、拒绝孩子的要求时要做到以理服人
当孩子跟我们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我们要使用合理的理由使他信服。要让孩子明白,满足他的合理要求是我们的爱与责任,而拒绝他的不合理要求也是我们的爱与责任。这样,我们给孩子以信服的理由,而不是单纯的拒绝,孩子接受起来就会容易的多。

3、 延迟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提出某个要求时,我们要沉住气,延迟满足他。比如,当孩子提出要买非洲手鼓时,如果你同意,也不要立刻答应或拒绝,而应该对她说:你确定你喜欢吗?能坚持练习?再说,这个乐器不便宜,我们得计划一下。”又如,当孩子想要买某个玩具时,你可以对他说:妈妈特别想给你买这个玩具,但是这次带的钱不够,咱们下次再买好吗?”
通过延迟满足的需求,不但能让孩子学会等待,进而增强孩子的自控能力,还能让孩子懂得需求的满足来之不易,自然就更加珍惜了。
以上这些就是孩子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的原因以及家长可以怎么引导的方法和策略。愿我的分享能带给家人们很大的收获!爱学习的父母旺孩子!想要孩子优秀,家长一定要成长在孩子的前面!千人宠不如一人懂!做个懂孩子的爸爸妈妈,才会培养出健康幸福快乐的孩子!
我是子曰妈妈,是一名家庭教育研究者、儿童心灵辅导师,也是6岁宝宝的妈妈,育儿先育己,育己先育心,更多育儿育己知识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