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哆啦A梦育儿
从新世纪家庭教育发展的需要来分析, 家长应该具备品学素养、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素养这三方面的基本教育素质。其中家长教育能力素养应包括了解与分析能力、教育选择与规划能力、建立密切亲子关系能力、家庭教育实施能力、教育协调和沟通能力、家庭教育环境设计能力等。 目前家长的教育素质不容乐观, 远未达到教育发展的应有要求。为了提升家长的教育素质, 各地有关部门应从培养能献身家长教育事业的专家型师资队伍、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教育理论体系、建设专门化规范性的家长教育网络体系以及建立科学的现代家长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努力。

(1)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
我们家长们对孩子的发展期望有过分理想化倾向, 在人才观上有诸多偏颇之处。 大多数家长倾向于期望孩子上大学或有更高的学历, 他们认为孩子成才就是上大学, 而不希望孩子去读职业技校。 其实, 人人都上大学是不现实的。 也不是只有上了大学, 才能成为人才。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 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因此, 作为家长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要认识到社会分工不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 成才的途径是多样的, 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成就大业。 以一颗平常心教育孩子、看待孩子, 在鼓励孩子胸怀大志、奋发向上的同时, 清醒地认识到, 每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 只要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为国家、社会做出了贡献, 这就是成才。

(2) 孩子是有独特性和能动性的主体”的儿童观
儿童观是指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及个体存在特征的基本看法, 它影响家长的教育动机和教养方式。家长应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儿童观。 科学儿童观主要体现为:首先, 家长应认识到儿童既不无知无能的, 也不是小大人, 儿童有其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 是一个有待全方位发展的人。家长要能够根据儿童的特点制定适当的目标, 提出适度的要求。 其次, 家长应正确认识到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别性,家长应让儿童在达到基本的发展外, 还能按其自身的特点和可能去发展。 再次, 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儿童是其自身发展的主体, 即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积极主动的个体, 具有独立的人格, 儿童与家长交往的过程是互动平等的过程。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人格和兴趣爱好, 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3) 注重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观
与片面的人才观相对应, 许多家长也存在着片面的教育目标观。这些家长往往把单纯帮助孩子掌握应考的文化课程、获取高分数和升学作为教育目标, 重智育轻德、体、美、心、劳等综合素质的养成。要帮助家长纠正片面的教育目标观, 要促进家长的观念与党中央的教育方针相一致起来, 使家长形成既重视智育又重视德、体、美、心、劳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既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又重视孩子个性特长的养成;既重视一般智力的开发又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既重视传统美德的养成又重视开放合作、敢于竞争进取的现代意识培养的科学教育目标观。

(4) 主动实施和与学校协作分工”的教育职责观
有关教育职责问题, 过去许多家长有片面看法。一种认为, 家庭管养”、学校管教”。 但现在更多的家长认为, 家长的教育职责是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为学校教育打好基础, 要配合学校教师督促孩子完成课业, 处理与管教孩子的问题行为。 时至今日, 这些职责应该还是家长的重要职责, 但已不全面。家长的教育职责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是不断变化的。 在远古时期, 学校还未产生, 那时家庭教育几乎就是儿童所受教育的全部, 家长也就要承担几乎所有的教育职责。 学校产生与发展之后, 家庭教育只是学校教育的辅助, 家长只是承担着辅助学校教育的职能, 主要内容是督促孩子完成学校的课业。进入新世纪, 由于人的培养目标和教育途径的复杂多元化, 各种媒体终端设置在家庭, 于是家庭的教育职责和职能发生变化。 家长除了需要继续担当传统的教育职责外, 还应当有许多新的教育职责。家长应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主体, 相对独立地承担课外时间的教育任务, 主动对孩子的教育做出安排, 在教育职责上与学校保持适当的协作和分工,弥补学校教育的缺漏处和空白点。

(5) 科学、全面与客观”的评价观
家长树立科学的评价观是极为重要的, 因为家长的评价决定 家长的教育行为。家长科学的评价观的内涵应包括:评价应建立在对孩子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获得关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各种真实材料的基础上;应把评价儿童的发展结果与评价儿童的努力过程相统一;应把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应把评价儿童显性发展与评价儿童隐性潜能相统一;应把评价儿童文化课程成绩与评价儿童综合素质发展相结合。
(本文由哆啦A梦育儿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