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做悟空问答看到好几个问题都是双胞胎怎么带才好,看到这个总想写点什么,那就来写写这个话题。
每每推两个宝宝在小区散步,都有很多爷爷奶奶问是不是双胞胎,我说是,他们就会说,一子一女好啊,开心啊,幸福啊。我被问得太多了,也没啥觉,都是微微笑点点头,接着奶奶就会说,两个一起带肯定很辛苦吧,不过熬几年就好啦!过几年上幼儿园了就开心啦,辛苦也就辛苦一次。
双胞胎一起来,人家见倒都说很开心的,可我们家可能因为宝宝出生比较多事,开心都被这样那样的问题磨灭了不少,直至宝宝各方面运动都追上来那时候我们才逐渐有开心的家庭氛围。

还没2个月爸爸就要宝宝学习趴了
双胞胎的宝妈,有条件一定要请月嫂别相信老公说有婆婆,别以为婆婆能搞到两个宝宝而你又能享受月子经历了一次流产,4年来不断的为怀孕跑遍各大小医院,每天坚持晨跑,泡脚,喝中药,也尝试了很多偏方,或者相比很多人,我不算太折腾,可只有自己一个人努力,你会感到很心寒。
或许缘分到了,很幸运我终于怀上了,因为之前小产过一次打击很大,这次怀孕一直小心翼翼,整个孕期没有上班,一直在家半办公状态(我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在家办公没阻碍正常绩效),前期我妈妈过来照顾我,后期婆婆也特地从西安过来照顾我,虽然不会做本地口味,但也很尽力的照顾我。怀孕的时候总是很好奇两个小不点在肚子里会不会打架。18年3月,终于迎接他们的到来了,是一子一女,龙凤宝宝。
但我想不到产后婆婆就像换了个人似的,眼里只有孙子,也只会关心我有没有奶水,我找过安摩师,崔乳师,喝过很多汤水都还是没多少奶水,每次给儿子吸也就只够舔嘴,婆婆心急,又想儿子有母乳,又等不及,等几分钟就说我出不到奶水怕饿到儿子就上奶粉。新手妈妈什么都不会,婆婆嫌弃我没奶水,也嫌弃我抱孩子抱得不好,拿奶瓶拿不好,总之我一根手指她都看不惯,脾气烦躁得对我都是吆喝的,不让我喂奶,很少给我抱儿子,只有开奶粉前才让我抱着喂点母乳,我妈妈每天跑过来照顾我月子的。
月子里受的气我也不想再提了,我只想说后悔孕期没有学习怎么照顾新生儿,没有了解双胞胎早产会有什么后遗症,后悔没有请月嫂,有月嫂的话可能我不至于心情抑郁,没奶,婆婆也不会那么爆燥。

我女儿出生肺炎住保温箱住了18天才接回来,虽然我熬到了足月,但我两个宝宝出生都比较轻,女儿更被说为足月小样儿,怀孕的时候我也听过双胞胎大多会早产,但我的意识只知道早产要住保温箱,要花很多钱,从没想过有什么后遗症,直至拿着女儿的出院小结我才知道有那么多的问题。更有一样令我感到恐惧的是听力不通过,早上收到电话说可以来接出院,全家都开心了不少,但下午接到电话说听力不通过,真是有一种从天堂掉到地获的感觉。接出院时医生安慰我们说宝宝听力不通过并不代表听不到,42天再来复查。
回来后翻看写了满满6页纸的出院小结,每一项都让我心惊惊的,其中有一样叫全身运动GMS评估”,最初不知道是什么,后来百度才知道是高危儿神经发育评估,是通过给宝宝录一段视频,就能在3个月龄内早期鉴别脑性瘫痪,有问题及早干预能将风险降至最低。
我女儿当时的结果是PR(单调性),就是轻度异常的意思,当时百度就有点吓到了,心想轻度异常会不会有脑瘫的倾向啊,生完宝宝变得很多疑,宝宝一点点都把我的神经变崩紧。后来满月后带宝宝看康复科,康复师教了一些按摩技巧,在家每天坚持给宝宝做,2个月的时候再复查,结果还是一样,而且还肌张力高,肩甲紧,医生让每天都来康复科做一个月的疗程,那时我已经上班了,我很感谢我请的阿姨收那么点钱还帮我每天抱医院去做康复按摩,电疗,虽然都是打车打车回,但抱出抱入也比在家带着累,3个月时再复查转为正常了,当然我也很感谢婆婆也是每天抱着儿子去做康复,还顶着猛烈的太阳持续做了3个疗程,她脾气虽然燥点,但对儿子是真心带养的。

给宝宝做了两个月的康复,对肌张力有一些了解,即使是正常宝宝,多做这些更运动智能发育都有明显优势。
多给宝宝听音乐,音乐除于能提高宝宝的音乐素质,还能刺激神经系统,促进大脑的发育,使大脑机能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智力活动。多练习听觉、视觉刺激,多跟宝宝面对面的交流,边说话边慢慢移动头的位置,或者用红色球,黑白卡片,让宝宝自己转头追视。利用一些罐子装各类不同的物体,有宝宝耳旁轻轻摇动,这些都有利于锻炼宝宝的反应,让宝宝更机灵。多给宝宝做按摩,抚触,四肢运动,按摩是宝宝最大的触觉刺激,对婴儿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明显促进作用。而且对婴儿的睡眠,反应,体重,运动发育都有明显帮助。双胞胎因为大多都很难坚持到37周出生,早产的宝宝比较多,所以孕期空闲多看一些婴幼儿养育知识和早期干预的书,了解早产儿和新生儿的发育、喂养、风险,多了解遇到问题不会过于焦虑,措手不及。(这是我最后悔没有在孕期空闲时间多了解,悔恨自己的无知)

我由于受不了婆婆的脾气,在宝宝两个多月的时候就回公司上班了,请了一个同小区的阿姨帮忙带小宝,然后,我这个阿姨是婆婆的老乡,她也有两个孙子,总的来说跟婆婆还算合的来,阿姨通常只跟婆婆聊天,很少跟女儿互动。她帮了2个多月碰上暑假,她孙子放假了,就没时间帮带了。
我只好让我妈过来帮带,我妈妈年纪比较大,快70岁了,她坚持不跟我们同住,怕影响我们的家庭关系,每天坐公交往返,单程要1个小时左右,中途还要转车,我妈妈只会说广东话,听不懂普通话,而婆婆又不会听普通话,听不懂广东话,她们俩沟通不来,而且两个老人家地域文化差异很大,经常有很多我妈妈看不惯的,婆婆又看不惯我妈妈做法的,我每天中午回来就是听两个老人家不同的评论,协调他们俩的情绪,虽然这样,但我妈妈对女儿真的是由心的喜欢,她坚持相信女儿听力没问题,常常和我说打雷声吓醒女儿,车声吵得她睡不好,经常跟女儿说话,带女儿外出玩,看车看人,我妈妈一直帮我带女儿带到1岁。
从我妈接手带,女儿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变得很活泼好动,很爱笑,对声音的反应灵敏了很多。因为女儿出生听力筛查就不通过,6个月前对声音反应很少,但我妈妈带了一个月后,女儿对声音的反应变化很大。
宝宝刚满1岁前一天,公司人事突然跟我说公司经营不善,要裁员,我就是其中一个,当时我很气愤,宝宝刚满1岁就收到这个坏消息,曾想过跟公司打官司,最后思想挣扎后放弃了。失业后本想继续找工作的,但看着妈妈年老还早晚奔波,而且与婆婆相处得很不开心,婆婆也总说累,最后放弃找工作了,当起全职宝妈,儿子带是婆婆带多,女儿我带。

女儿11个月多的时候,问她灯灯在哪,经常玩的大球在哪,她都不会看,而儿子这些早就会了,以为这是因为她的听力问题,我们很是忧伤,后来我做了一个日程表,设计好每天什么时段吃睡玩,玩些什么,每一个玩具都重复的跟他们说,经常给他们读图卡,读绘本,还把生活中的蔬菜水果跟图卡给他们比对,重复又重复,还在大球上做运动,按摩。后来1岁多点她就开始听懂我说的话了,看到女儿听的懂变得更有信心了。
现在俩小宝宝1岁半了,我全职带也有6个月了,女儿最大的变化是,听懂大人的话,让她干啥就干啥,问她什么都会指,还会跑去直接拿给你,会叫爸爸,很依恋我。

双胞胎在一起的好处是有玩伴,两个小豆B经常你追我朵的玩得不亦乐乎,可又经常为了一个玩具争得你打我咬的,有时两个一起玩得好好的,突然就为一个玩具抢起来了,然后就你打我我咬你的,激烈的时候要分开他们,劝解他们的情绪。女儿经常被哥哥抢玩具,然后自己咬自己跑来我身边告状,我说哥哥的话他会委屈得两只小眼睛嘟红了。看着他们有时觉得很幸福,有时又觉得什么时候能消停下呢,但我很感恩上天赐予他们给我,虽然女儿现在听力有些缺失,我相信积极的干预康复,她能跟正常孩子一样,能听到小鸟的歌声,能听到流水的诗意。
#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