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第一次带孩子去看海,他懂得了与人分享 带孩子第一次看海的感受

第一次带孩子去看海,他懂得了与人分享

今天带小哥哥去海边玩,这是他第一次去看海,之前对海的印象仅限于绘本。他很兴奋,但看得出这兴奋的点不是要去海边,而是妈妈可以带他出门玩,而且是只带他一个人。

我选择了一个离深圳市区最远的沙滩——西涌。

路上花费了2个小时,中途在车上遇到同是带孩子去海边的家长,他建议我一人带孩子,尽量选择近点的海滩,原因是方便找吃的。

带孩子第一次看海的感受

哈哈哈,我出门时已经准备好充足的午餐。

之所以选择西涌,是因为:

这个海滩的沙滩非常平缓,适合孩子奔跑和踏浪。沙子细软,不容易伤到小朋友细嫩的小脚。海水清澈,水质相对干净,孩子泡在海水里相对放心些。

在去沙滩的水泥路上,小哥哥的兴趣并不浓。

有时需要停下来补充点能量,吃点东西。或许是真的饿了,平时不屑一顾的杂粮面包也吃的津津有味。

偶尔贴心地要求给妈妈撑伞,让我海拔1米5几的个头,钻进腰一样高的太阳伞下享受阴凉,确实蛮辛苦的。

或者耍个赖:妈妈,哥哥好累,休息一下。所以,我们几乎二十米休息一下。

终于,很久以后,我们就来到西涌一号浴场的沙滩边。好大的一个泳池”呈现在我们面前。

小哥哥看了看诺大的蔚蓝的一片,却不知这是大海。

海水

初见沙滩

小哥哥对沙滩里的沙很好奇,落脚非常小心,生怕踩痛了细小的沙子似的。

一段距离后,见我大方的踏步后,也就加大脚步力量。

当沙子进入他的鞋子时,他犹豫了一下。好像有点担心沙子弄脏了鞋子和脚。在奶奶的影响下,小哥哥对脏的东西有点不太愿意亲近。

我也没有说什么,心想着让他自然地去接受这个过程,去感受沙子与皮肤接触的感觉。一旦喜欢上了,所有的这些顾忌就会自发地放下。

走到一半的时候,我把鞋袜脱掉。征得小哥哥同意,帮他把凉鞋也脱掉。

踩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他瞬间变得欢腾起来,试图奔跑,却并不那么顺利。

松软的沙滩上行走并不像普通的路面那么自如,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时不时回头望望我,哈哈地笑。

显然,他喜欢这种感觉。

海水

感谢沙具

走完干燥的沙滩,呈现在眼前的是被海水浸湿的沙滩,这里的沙滩相对结实,不容易踩出脚印,却走得更平稳些自如。

给他买的小桶和沙铲一路上都抱在胸前。这时候,它们被正式解放出来,上午的重点娱乐也正式开始:

将玩具放在沙滩上,等待海浪将它们冲走,看着它们随海浪漂到远处,再嘚啵嘚啵地追上去捡回来;从沙滩里将沙滩掘出一个坑,等待下一波海浪冲来将其抚平;温柔的浪花就像妈妈的怀抱,无论我们多么伤心,伤心多少次,只要投进妈妈的怀抱,伤痛都能立刻被抚平。从海水刚退去的沙滩上铲满一桶沙,然后倒妈妈的脚上,再看海水将妈妈的脚冲洗干净;将沙子装进各种模具中,然后放进桶里,当做是抓到的海鲜。

不需要人教,各种玩耍的创意bling bling地从这个小脑袋瓜里冒出来。大海真是有股神奇的力量。

娱乐中途,时不时来一句:

妈妈,桶,谢谢。”

妈妈,海星,谢谢。”

妈妈,海马,谢谢。”

妈妈,鱼,谢谢。”

锲而不舍

尝试游泳

喜欢西涌的最大原因是这里的沙滩非常地平缓,浪也不大,相对去过的其他海滩,这里的安全系数更高,适合小孩子玩水。

暖暖的海水非常舒适,像是平日里在游泳馆里的泡澡水一样温暖。而游泳馆里却不曾见到如此宽广的沙滩。

小哥哥想尝试游泳,但是少了游泳圈的他有点放不开手脚,只是简单比划了几下就停下来,改淌水漫步。

因为旱鸭子的我担任着保护他安全的责任,我这次也没敢鼓励他尝试自由泳。希望下次有爸爸保护的时候,他可以敞开了玩。

在遇到一个理想的海湾,里面的水平静得像个泳池,小哥哥停下脚步,索性在里面泡着玩沙。

遇着鱼儿过来就追过去,鱼儿跑远了再停下继续玩沙。

玩了半天,他貌似已经收获很多欢乐了,显得有些累了。我们准备找个地方休息下。

沙子

沙坑逃生

哥哥略有疲惫,起身准备往回走,他本能的要往出发的方向走,认为只有那边才是回家的方向。

我引导他继续沿海边往前走,前方离回去的路更近。因为来的时候,我故意多坐了一站路,就是计划着从下车的地方,沿着沙滩慢慢地往回走。

跟非常有主见的小哥哥做思想工作显然需要费一番功夫。

好在我有一个能力,叫做锲而不舍。

这个锲而不舍不是持续的唠叨,而是锲而不舍地想办法。去发现新奇的事物激发小哥哥的好奇心,实事证明这是个不错的方法。

沙滩上常常会有游客留下的大坑,小哥哥喜欢跳到坑里去,然后凭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从坑里走出来。

开始,他选择从北边出来,尝试几次松散的沙子将他重新送回了坑里。挑战失败了。

他转了两圈后选择了从南边出来,一下子就成功了。开心地眯着眼睛邀请我共享他的成功。

几次之后,他又重新从坑的北面出来。这次也非常容易地出来了。

他又一次带着成功的喜悦看向我,我再次回他一个你真厉害的表情。

他满心地以为是自己的能力提高了。

真相是一次又一次的进出沙坑,将越来越多的沙子带进坑里,将坑的底部填起来了很多。

不过他一次又一次玩耍,乐此不彼。我自然是会保守这个秘密的。

当然,这样的回程之路,陪同的人需要极大的耐心才行。必要时,还需要加入到他的娱乐中一起。

海水

追逐螃蟹

沙滩上发现许多小洞,一开始,小哥哥非常好奇地朝里面看,实在看不到什么,就会抓点沙将其填平。就像海水退去后把他挖的坑填平一样。

我告诉他,小洞里可能会有小动物,比如螃蟹或其他小鱼”(说小鱼,他最容易理解),如果被堵住小洞,他们就出不来了。如果是已经出来的小螃蟹,找不到洞口,就会不了家了。

听我这么说,小哥哥扔掉了握在手里的沙子,继续往前走。

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下了脚步,大喊着:妈妈,蜘蛛,好大蜘蛛。”

我朝他面前望去,几只快速移动的小东西正横冲直撞地在沙滩上奔走。

当它们停下来时,我才看清楚那是几只小螃蟹。还别说,静止不动的螃蟹跟蜘蛛真的很像,只是个头比正常的蜘蛛大一点点。

因为之前在楼顶与他一起见过黄豆大的小蜘蛛长什么样,所以,这次误以为眼前的小家伙们是蜘蛛。

追逐了一会,小朋友们都消失在海浪中才作罢。

趁机对他进行简单的科普:刚才这是螃蟹,不是我们看到的蜘蛛,蛛蛛会结网,它的家是那张网,而且他不住沙滩里。刚才这些小朋友叫螃蟹,他们生活在海里。刚才我们看到的小洞,就是他们的家。

看,这些就是刚才螃蟹长大的样子。”回家路过海鲜店,正好指着水缸里的螃蟹:

妈妈,好大螃蟹。”

是的,好大螃蟹。”

妈妈,好大鱼。”

对呀,还有好大的鱼。”

捡贝壳

我们给妹妹带点礼物回去吧?”

带点什么回去呢?”

要不捡点贝壳回去吧?”

好的。”

于是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开始在海浪退去的沙滩上淘贝壳。

沙滩

分享

快乐而充实的一天很快过去,小哥哥回家非常愉快地同妹妹分享了今天陪自己一天的沙具和检来的贝壳。

这一幕非常少见。平日里,哥哥经常抢妹妹手里的玩具,那怕不玩,只是抢去放在一边。

今晚,小哥哥坐在餐桌前,看着妹妹玩得欢,也时不时的指导一下妹妹:

妹妹,海星。”

妹妹,鱼。”

妹妹,海马。”

......

玩了一整天的小哥哥,内心非常充实与快乐。

此刻,他希望将这份快乐分享给日日陪伴自己的妹妹。

这是我们为人父母最希望看到的兄妹和睦,而平日里出现的常是争得鸡飞狗跳。

我想,只有当孩子的内心富足了,才有这个心胸和意愿与人分享吧。包括玩具,包括父母的关注和爱。

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青橙Wang,深圳某中学的心理健康辅导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专注于家庭关系,育儿教育领域。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橙Wang,共同探讨育儿、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