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如何正确的批评孩子?注意这几点,孩子不仅不排斥还会愉快接受 如何正确有效的批评孩子

4月17日晚,在上海浦东,发生了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一位17岁职高二年级的学生,从高架上直接跳了下去,当场身亡。原来,由于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矛盾,这位妈妈在车内,就已经将孩子批评教育了一番。结果,孩子趁妈妈将车停在了高架上的时候,直接拉开车门,走到桥边跳了下去。

如何正确的批评孩子?注意这几点,孩子不仅不排斥还会愉快接受

让人惋惜的是,当孩子下车时,这位妈妈还在不停地批评孩子。当妈妈反应过来孩子要跳桥时,早已来不及制止孩子,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一位花季年华的少年,他的人生就这样止步于17岁,实在是让人惋惜不已。

如何正确有效的批评孩子

不知道这位妈妈当时是怎么样的想法,会让她在车来车往的高架上直接停车,不顾安危。事后,她又是否后悔,不该一味地批评孩子,导致孩子走向极端,让孩子为这次批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所以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开宗第一,便是理解;第二,便是指导;第三,便是解放。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鲁迅曾经说过: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上文中的妈妈,便是没有遵循这个道理。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再进行指导教育,相信孩子会容易接受得多。也就不会这么排斥批评,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了。

心理现象

那么,为了防止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让我们先来了解下,当孩子排斥批评时,有哪些表现呢?

孩子排斥批评有什么表现

1.表现得不耐烦

当父母苦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却排斥批评的时候,孩子就会表现得很不耐烦,甚至直接跟父母顶嘴,打断父母的批评;或者对父母的批评充耳不闻,当作没听到一样,让父母无计可施。

2.做出极端的事情

排斥批评

更有甚者,当父母批评他的时候,会直接作出过激的反应,或者极端的事情,从而让父母停止批评。这里面,其实有个叛逆的思维在作祟。其实,孩子心里只是想让父母觉得后悔,停止批评,所以孩子会不计后果地作出极端的事情,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父母后悔作出批评他的决定。

为什么孩子会排斥批评?

1. 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超限效应是一个心理现象,通俗来讲,一个人对某件事都有一定的耐心,当自己的耐心超过心理预期的时候,就会对某件事产生抗拒心理,甚至会产生叛逆现象。

批评者

举个例子,当你在网上买东西时,买回来觉得很好用,很值,这时候,你就会决定,待会一定要给个好评。

但是,当你还没有付诸行动的时候,商家却给你发消息过来,让你给个好评,这时候,你就会有些不耐烦,本来可以打5星好评的,这时候可能只会打4星好评了。

后来,由于某些原因,你把好评这件事不小心忘了,但是,商家却没有忘,他又给我们发消息来让你给好评。那么这时候,本来是4星好评的,你可能会打3星,甚至中评了。

这就是生活中的超限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则会适得其反,本来是一件好事,最后都会变成坏事。每当我们做一件事,人都有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了这个容量的时候,人们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件事了。

2. 父母不正确的批评

不断唠叨不耐烦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很多父母都会有个误区,那就是会忍不住不断地批评孩子,一直唠叨。可能第一句,孩子听进去了,但是由于父母不停地唠叨,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他就会变得不愿意接受这些批评了。

一上来就责骂

当孩子多措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忍不住上去就责骂孩子。有句话说得好:冲动是魔鬼。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才能理性地看待孩子所犯的错误,从而理解孩子,正确的教导孩子。

如何正确地批评孩子

1.批评前先了解下原因

批评者

每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首先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不要一上来就批评孩子,责骂孩子。只有耐心地去了解孩子犯错误的原因,更加理解孩子,孩子受批评的时候才会更加容易接受。

2.学会暗示和沉默

并不是只有批评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有时候,暗示和沉默比批评更有效。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决绝的眼神,或者当孩子犯错后跟你撒娇时,用沉默来教育孩子。

3.批评和鼓励相结合

批评者

即三明治式批评,什么是三明治”式批评呢?就是把批评夹在表扬当中,跟三明治一样。第一层可以是认同、赏识、赞扬,第二层是批评、建议,第三层则是鼓励、希望、支持和帮助等。

采用三明治式的批评,可以让批评者更愉快地接受批评,并且更好地改正错误。不仅不会让受批评者的自尊心受挫,还能增加其接受批评的积极性,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比如,在孩子自己穿衣服却穿反了的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宝宝会自己穿衣服了,真的是长大了,自己的事情知道自己做了,妈妈感到非常自豪。但是,衣服不小心穿反了,妈妈知道你一定不是故意的。下次我们要注意正反面,尽量一次就穿对,好吗?”这样说的话,比直接说:衣服怎么又穿反了”好多了。

只有先了解了批评孩子时孩子是否排斥批评,以及为什么会排斥批评的原因,才能让父母更加正确科学地批评孩子,更加容易接受批评。

心理现象

作为父母的我们,当孩子做错事时,首先做的应该是理解孩子,然后才是指导孩子。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超限效应”,批评时建议采取三明治式批评法等,才能够更加科学地教育孩子,并且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当孩子犯错误后,批评孩子的时候,你是否是直接上来就一顿责骂?还是先站在孩子立场上思考一下,然后再批评孩子?你是否还有一些别的更好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