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事情在我身邊太多了, 特別農村出來的孩子,在城市住,婆婆从農村到城市給孩子,農村孩子出來創業不易, 农村婆婆歲数也不大,應該给看孩子 ,分居也不算啥,丈夫在家种點地,守著自己住宅。
###我妈妈就到深圳给弟弟带了3年孩子。
快70岁的妈妈,背井离乡离开同样快70岁的父亲。去给深圳的弟弟带人。
弟弟也要求父亲过去,可老父亲舍不得家里的田地,又放心不下寺庙里的事(那个时候父亲是我们那里一座寺庙里的免费会计)。怎么都不肯去。于是,从来没有分开过的父母开始了牛郎织女的生活。
刚开始,妈妈给我打电话说;不知道从没做过家务的父亲,日子是怎么过的……言语中流露无限担忧。我就安慰妈妈;我会回家去看看。
好在家里有电话,父母可以经常通话。
我也有空就去看父亲。家里脏乱不堪,可想而知。一是父亲不善收捡,二是父亲也没时间和精力收捡。他早上搞了吃的出门,晚上才回家。每次炒一大碗菜放冰箱里,下一顿煮饭的时候,就挖点剩菜放饭上一起热。一碗菜要吃个多星期。看到那些几乎发霉的剩菜真让人心酸。
我跟弟弟说;父亲过的太苦了。要他的孩子只要有幼儿园接受,就放妈妈回家吧。
弟弟说他也是这个想法。他说有几个早晨,看见起床的妈妈,眼睛红红的,估计妈妈哭过。可怜的妈妈。
可怜的父母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受这离别之苦。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些离别注定难以避免,那么作为晚辈就好好的善待父母吧。尽量将离别的时间缩短,再缩短。
{!-- PGC_COMMODITY:{###这种现象现在挺普遍的,儿子在城市上了大学,找了工作,最后结婚生子。生了孩子还得身在农村的老人带。老人是无怨无悔的,甚至有的很自豪,俺儿落到城里了。但出现一种情况,母亲看孩子去了,家里一大摊子事,又需要照顾的下辈老人,又需要耕种的地,父亲只能在家,老了老了来了个两地分居。
我表弟在天津定居了,舅舅妗子很骄傲。后来也是妗子从表侄刚出生就去了天津,舅舅很不习惯住楼房,每天早上儿媳在厕所半个小时,舅舅都要走很长段路找公厕。而且是两居室,空间狭小很不方便。家里还有农活什么的,所以舅舅说什么也不在那待。留下妗子一个人看孩子,周围人谁也不认识,也不会说普通话,和儿子儿媳也沟通不多,每天郁闷的不行。现在小孩上幼儿园了,按说妗子也该轻松轻松了,谁知她老是感觉小便不净,全身无力。去医院检查是肾病。俺舅舅陪着检查,还做了个小手术,后来表开车把妗子送回老家休养。刚休息了一个星期,表弟打回电话让妗子去接送孩子。舅舅很气愤,表弟说只管接送孩子,什么活也不用干”。后来,妗子带着有病的身子又去看孙孑去了。真是为了孩子不要命。
我们身边这样的老人很多,牺牲自己的时间,自己的一切,去帮助孩子。只希望孩子感恩一下自己的父母。我同事的母亲在县城帮他带孩孑,他父亲一个人在老家突发疾病死了,两天后打电话不回应才发现。同事哭的很伤心,觉得愧对父亲。可父亲一去。再多的伤心的无能为力。
就是父母如此付出,儿孑儿媳不满意的大有人在,挑三捡四,老人不讲卫生了,不会管孩子了,毫无感恩之心。,真是让人心寒。
如果你的母亲帮你带了七年孩子,请你真心谢谢她。也谢谢你的父亲,她们的付出成就了今天的你。用余生好好孝顺他们,好吗?
###母亲帮你带七年的孩子,而父亲一个人在老家过,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只能说大都是被逼无奈。谁不想夫妻呆在一起,聊聊家常,看看日落。
父母分隔两地,大多是有原因的。说说我家的情况。
1.婆家:大姑姐生小孩后,没人帮忙带,我婆婆从家里过来给她带。公公在家教书,还没退休。于是两人分隔两地,时间长达十几年,幸运的是公公每年有三个月长假,可以在一起聚聚。
但是这样,两人之间也产生了不信任,有了矛盾。后来退休在一起后,两人天天一起买菜,一起做家务,一起出去游玩,关系融洽,日子幸福祥和。
2.我娘家:哥哥又小孩后,因为经济情况不允许,所以叫母亲来帮忙带小孩。父亲因为家里还有个犯病的爷爷,也只能夫妻分离两地。
有个头疼脑热的,只能自己硬抗。什么都得罪自己来,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视。这其中的苦楚,也许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
后面爷爷过世了,两人才住在一起。虽然也有小吵小闹,但日子还是有滋有味。
今年,父亲查出了恶性肿瘤,日子数着过,想想都泪流满面,一辈子都在付出,本该颐享天年的时候,却没多少时间了。你养我小,我却没法陪你到老。心酸,却无奈。
所以,我想说,能自己扛的,就自己扛,尽量不要占用父母的太多的时间,能让他们生活在一起,就尽量去做吧,为人子女,为他们做的确实不多。
父母之为子,则为之计深远。现在也是我们为他们考虑的时候了。
我两个孩子现在还没结婚呢,大的就问爸爸妈妈谁去给她带小孩,开始预订了……
###儿女太自私了,纵有很多无奈也要想办法不要让老年父母分开!几十年他们都习惯了彼此依赖,相互照顾!忽然让他们分开几年?他们心里有多少说不出的无奈啊?我亲眼看到一个六十多岁的婆婆给儿子带了几年孩子,每年孙子放假才带孙子去乡下跟老伴团聚,今年暑假开学了又一次看好了这位婆婆她瘦了好多,见面寒暄了几句,我就问了怎么瘦了好多?这个婆婆的眼泪马上就掉下来了,说;老伴突然脑梗没了!跟着说了一句,我对不起他呀,好几年没正经的在家伺候他,陪伴他了,我要是在家他不会去的!!!我听到这个婆婆的话心里酸酸的,儿女让父母留下了多少遗憾啊!
情况不一样,孩子们也很难,生了孩子收入又不很高,请个保姆一是费钱,二是人家能象奶奶这样疼孩子吗?老头在家不会做饭?现在的饭好做,买些半成品一加工就成。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我在外给儿子看孩子,咋不习惯,到那那是家。
我老妈也经常来帮我带孩子,但是只是不忙的时候来,一年大概有五六个月在我这,农忙的时候就回去,但是我爸一直在老家。
很多人说为什么不带老爸来?其实我和老公都希望父母来城里,老爸可以找份工作也可以不工作,老妈帮我们带孩子。可是,现实就是这样,我老爸牵挂他老家的几亩地,再说家里还有奶奶,我爸每次来从来不超过一周。所以老妈来呆时间长了也想家,老爸也很辛苦。
都是无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安享晚年。可是条件不允许,我们的父母都是农民,在城市生活需要的一切都靠我们打拼来的,要保持现有的生活就只能工作,那么,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这些自私的子女只能两地分居。
这种家庭太多了,情况就是这样,除了过年过节多回老家陪陪父母也没有别的办法。自私的子女很多,却很少有自私的父母。
###其实父亲在家累点我着得比母亲的日子过得还开心点,至少有自己的自由,而母亲来到另一个城市,各方面都难,在外面跟别人又语言不通,在家又没人跟你说话,一天到晚肚子里都逼着气,到早上上测所的时候不是拉屎,而是在放气,有没有同感的
###凡事有度吧。
长期把父母的一方绑在身边确实过分,但凡体谅点父母的,孩子大一些之后,完全可以托管等,一年让父母解放一段时间,偶尔来帮衬就好。但是说着没有义务的,也是没有人情味吧。难道你们成年后就从不麻烦家里一丝一毫,你们家庭生活就是这样吗?还是说你一边享受一边站位。
我一个同事,快生了,老公是军人,公婆说照顾奶奶,一个都不肯过来。父母那边,说父亲一点饭都不会做,妈妈一天都离不开。想想也是心酸。
她请得起保姆,但是,人有时候也期盼一点亲情吧。
不是说奶奶不该照顾,我们都知道,我们父母这辈基本兄弟姐妹都很多吧,照顾老人其实都是轮流着来,退一步,不能轮流,也可以留一个照顾吧。也不是说妈妈就得长期驻着,可是这姑娘都快生了,让爸爸自己过个把月,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吧。
但是同样,生了孩子,就把老人捆绑起来,也是毫无体恤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