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时长

大家经常在很多的地方看到有总结各种宝宝睡眠时长的小表格,每个月龄,白天XX-XX小时,晚上XX-XX小时。然后有些家长就会以此为标准去算有没有睡够,没有睡够就会很焦虑和烦躁。今天老古就来带你重新洗洗脑,忘掉这些没用的东西吧!
数字怎么出来的
在洗脑之前,我们得先了解,这些数字是怎么出来的,难道真的是不同月龄的去调查和访问成千上万的宝宝总结出来的?
怎么可能呢!
这其实是因为,每个月龄的宝宝的清醒的间隔是基本差不多的,而夜里的睡眠时长在孩子长大之前,只要生活没有太乱的情况相差也不会太多(当然,表格里再搞个一两个小时的区间,这件事就解决了)。然后白天根据孩子的睡眠间隔、小睡的次数,很简单就可以的出来这样一个数字。
比如,6个月的宝宝,睡眠间隔2.5个小时,睡眠次数3次,如果晚上写11小时,白天就有13小时,2.5小时间隔,一共4个间隔(起床-第一觉、第一觉到第二觉、第二觉到第三觉、第三觉到入夜),一共10小时左右,再去掉一点哄睡耽误的时间,白天睡眠就会写2.5-3小时之类的。
所以,这并不是科学,数学而已,没什么参考价值。
那你肯定要问了,应该怎么去想呢?下面我们来洗一洗脑。
保证夜间睡眠时长
1、晚上入夜时间一致性的意义
全人类对智力发展、疲劳修复最佳的时期都是夜里,这个事我想无可厚非。对于孩子来说,夜里的睡眠时长也是非常重要。所以,一个稳定的入睡时间会带去的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夜间睡眠时长,这将会对宝宝整体的生活安排产生一个平衡的作用,也会对入夜的稳定产生催化作用。
宝宝也是有生物钟规律的,如果白天随便睡,或者去追求你所谓的白天睡眠时长,入夜拖后,孩子可是不会早上起床也拖后的,那么损失了晚上的睡眠,又打破了作息规律,完全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当宝宝生物钟规律不够稳定的时候,如果你连续几天安排孩子7点半入夜,突然因为什么情况又变成7点,那很可能孩子哭闹到7点半才能睡,而一旦出现哭闹,你的母爱和父爱,各种安抚可能就会上来了,这或许就会成为孩子睡眠问题的开始。
而对于一个生物钟稳定的宝宝来说,你会发现,虽然孩子睡眠间隔是2小时,但是就算白天因为特殊情况距离之前的入夜时间只有1.5小时了,孩子还是可以顺利入夜的,这就是生物钟的神奇。
2、入夜必须很早吗?
这个问题是,不一定的!每个家庭都所有自己的生活作息规律,包括每个城市和每个国家。并不一定孩子必须要7点睡或者8点睡。
老古碰见过必须设定22点入夜的,也碰见过要17点就去安排入夜的。这都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宝宝晚睡但是早起,这个事就要考虑考虑了,那么早起的界定每个月龄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对于小宝宝来说,10.5小时以下的夜里睡眠基本上可以算是夜里睡眠比较少的情况了。
那么对于晚睡的坑,好多文章里都有提到过,保持晚睡晚起并不可怕,也不一定掉坑里,但是如果掉进去,就别喊疼,这是你的选择。
3、你能控制的事
对于宝宝睡眠,我们要去想,我们能控制的是什么?想了半天,只有2件事,第一是晚上你所安排的入夜时间,因为你了解睡眠间隔,虽然真正入睡时间不一定能控制,但是安排总是可以去做的。第二就是早上起床的最晚时间,醒的早了没办法,醒的晚了总能叫醒吧,不要因为夜里没睡好,就拖后孩子的起床时间,超过正常的夜间睡眠时长的起床,一定会对白天的睡眠造成影响。
所以,做好你能控制的事情,再去灵活安排你控制不了的问题。
白天的睡眠时长
1、什么是作息规律?
首先,来想一下,那么白天你能控制什么?貌似还是就两件事,第一,宝宝的睡眠间隔,也就是什么时候去安排睡眠。第二,孩子睡眠时长的提前叫醒。
孩子的睡眠时长,起来是不是肯定能接上觉,几点能真的睡着,会不会被打扰都是未知数,或者有时候出门可能也会被打乱。
所以这么多未知数,你怎么可能去保证孩子白天必须要睡到几个小时呢?又怎么能像书里写的严格按照3小时或者4小时去喂奶呢?
所以,规律的作息,从来都不是某个时间睡,某个时间起,某个时间喂奶这么简单。
规律作息的定义我认为是这样的:以晚上稳定的入睡生物钟规律为依托,晚上有效的睡眠时长为基础,灵活去调整白天的睡眠次数、睡眠时长,以避免疲劳入夜的生活方式;在此期间,以孩子可以有效摄入为依据,灵活的去安排喂奶/辅食的时间,而非去看喂奶间隔。
2、睡少了又怎么样?
当你了解了什么是规律作息之后,我们就来想一下,为什么睡眠时长只是数学,而非科学。
如果你认同我上面的所有观点,那就让我们来想一下,为什么要提前结束睡眠,为什么对于小月龄有时候安排3觉有时候会是4觉。
如果你已经控制好了孩子每天入夜的生物钟时间,唯一影响孩子白天睡的长度和次数的问题就会是孩子的起床时间!
举个例子,对于3个月的宝宝,睡眠间隔1.5小时,如果你设定入夜是7点,孩子7点起床。根据上面的算法,如果睡3次睡眠,白天就得睡大概5.5-6个小时,安排在3次睡眠中,一些宝宝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自然会安排4次睡眠,5个睡眠间隔,4次睡眠拆分在4.5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就会容易很多,但是这里就必要要有计划,比如安排1-1-2-0.5,这样4次睡眠,如果没有计划把最后一个0.5搞的没时间睡了,那势必疲劳入睡,或者会去改变晚上入夜的时间,不难理解吧?
如果还不懂:
4个月的宝宝,睡眠间隔2小时,7点入夜,但是早上5点雷打不动就起床怎么搞?如果睡3觉,就需要3觉睡,每觉平均2小时。肯定没戏,如果接觉会接疯了你的。那就安排4次睡眠,也就是把接近4个小时的时长平均分配在4次睡眠里,这一下就轻松很多了。
所以,白天睡眠进行了拆分,小于表格上的时间并不会如何,但如果影响了晚上,打破的就不止是白天了,而是宝宝整个的睡眠体系。
2、谁规定了喂奶间隔?
书里写,3个月3小时一次摄入,4个月4小时一次摄入。如果你懂了上面的这些东西,如果你就死盯着时间,你一定会觉得你在做一件多么荒谬的事情。可能经常你会在孩子饿的时候去哄睡,还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哭;在孩子有饥饿感的时候接觉,不知道为什么失败;在孩子喝奶和睡眠重合时候喂奶,还去说孩子容易奶睡;在孩子距离入夜前很近去喂奶,然后睡前喝不下太多,孩子早早醒来。
书中给我们提供的这个思维我们要理解为,喂奶不可以过于频繁,要有一定的间隔,因为有些孩子可能给奶就吃,频繁的喂奶会造成有时候奶睡,也会造成孩子夜醒的加剧。
所以,喂奶是一定要随着睡眠安排的变化而变化的,老古在好多文章里都反复强调过这件事,这里就不再多说,去翻看一下吧:
因此
不要去算白天睡多久这个问题了,你只要去考虑的就是根据自己家宝宝的情况如何不会让晚上的睡眠产生凌乱,这就够了。
如果还是不会,就试试慧安睡APP好了,带你打开新的带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