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视频里的萌娃要妈妈帮她把火腿撕开。妈妈懒”得管,并说:你要自己独立撕开。
萌娃见耍赖、撒娇都没用,就按照妈妈的指导,自己撕开了火腿。
撕开火腿要是放在勤快”妈妈那,根本轮不到孩子开口。她们像直升机一样,全天24小时盘旋在孩子的头顶,扫清衣食住行等”一切障碍。
电视剧《虎妈猫爸》里,毕胜男心疼女儿,勤快”到帮助女儿写作业。
对比之下,前面视频中的妈妈就有点懒了”。
不过,妈妈虽然懒”,孩子却一点都不懒。
视频中的妈妈懒”得帮女儿撕开火腿,孩子就自己学会了撕火腿。
而毕胜男因为心疼女儿,勤快”到帮她写作业的结果是:孩子产生依赖;功课也跟不上。

这么看来,父母还是懒”一点好。
就像抖音上的这些懒父母”一样,懒”得做家务,结果成就了孩子们的勤快。
看看图片上这些挂着笑容的孩子们吧!
他们虽然出自不同的家庭,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做家务
自己洗碗、自己擦桌子、自己擦地......

正因为他们都有一对懒父母”,所以孩子们早早就成了居家小能手。
超级育儿师兰海说:在孩子们面前成人适当的示弱,适当给他们比自己强的机会,有利于孩子成就感的培养,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强。如果我们都能做,孩子就不用做了;如果我们有20%不能做,那孩子就能完成这20%, 必须给孩子一个自己做事,享受成功的机会。
也就是说,父母要给孩子留一些自己懒”得做的事,这样孩子才能在完成的过程中享受成功。
如果你认为孩子太小,可能适应不了繁重”的家务,那就多虑了。
保加利亚学者佩尔努曾解释:婴儿从温度为37℃的温暖母体腹水中被抛,来到空气温度为20℃左右的寒冷环境中,还必须在这个环境中呼吸。
也就是说:从出生那刻起,婴儿就已经在用天生的自适应能力来积极回应母亲子宫之外的广阔生活了。
只不过因为父母太勤快”,所以没看到孩子的适应能力罢了。
01 勤快”父母没收孩子决定权 懒惰”父母给予孩子追梦权很多父母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觉得还是事无巨细、勤快点”比较稳妥。
于是,在勤快”父母的照顾下,孩子变成了一颗草莓”,看上去鲜艳无比、实则一碰就烂”。
《少年说》节目里的初中姑娘龚雨寒,就有一位勤快”的爸爸。
因为爸爸的勤快”龚雨寒每天过得非常不快乐。她不想每天过着被爸爸安排好的人生,也不想什么都不能自己做决定。
她说:爸爸很优秀,但他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爱管我的生活了。”

的确,龚雨寒在爸爸的勤快”下,连穿什么衣服这种小事都没有决定权。
为此,当爸爸被问到:为什么凡事都要帮女儿做决定时?
爸爸表示,因为自己工作非常辛苦,经常要出差,有时一天飞三个城市。他希望女儿能够过得好,不用像他这样那么辛苦。
可是,孩子太小,还不知道什么是对她最好的,所以要帮她做决定。
父母勤快”,大多害怕孩子失败。
为了孩子以后的路能够一马平川”,他们站在未来的角度看当下的孩子。
所以,这样勤快”到帮孩子做决定的父母很多,像伊能静也是其中一位。
因为觉得学编剧更有前途,所以她曾为了是学编剧还是学剪辑的问题跟儿子哈利争吵,一定要说服”孩子听她的。
勤快”的父母忘记了自己只是孩子世界中的配角,应该将决定权交给孩子。
勤快”的父母也忘记了,失败乃成功之母,趁年轻失败几次不算什么,小错不断,才能大错不犯。
那么当伊能静成为了一位懒”得帮孩子做决定的妈妈后,哈利怎么样了呢?
哈利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而且在钢琴、街舞、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杨幂坦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要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以及自己做选择的权利。

所以,勤快”的父母要懂得权利下放”;做个懒”一点的父母,孩子能快一点靠近梦想。
02勤快”父母毁孩子生存能力, 懒惰”父母助孩子丰衣足食没有了决定权,就产生了依赖感。在勤快”父母的照顾下,孩子成为了没有生存能力的巨婴”。
《变形记》里的刘思琪就是一个大巨婴”,有勤快”的父母和家人。
她在大家的勤快”下,虽然已有16岁,但却完全没有生存能力。不仅穿衣、吃饭、剪指甲等事由别人照顾,就连自己的行李也收拾不了。
著名教育工作者孙云晓说:中国的父母正在辛辛苦苦地酝酿着孩子的悲剧命运,争分夺秒地制造着孩子的成长苦难。
刘思琪的父母及家人看似在勤快”地照顾她,实际是在毁她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能力。

相比之下,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父亲就懒”的多。
从小,父亲就让他帮忙在地里种菜;也让他帮忙做木工活;还让他负责养花除草......
父亲觉得:孩子勤劳的手,就相当于有双立足于社会的脚。所以,他才将自己懒”的做的事交给巴甫洛夫。
也正因为懒”父亲的引导,巴甫洛夫从小就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好习惯。
体验式教育专家阿涌叔叔说:大人的不知道”,有时也是孩子成长的力量。
父母偷得浮生半日懒”,更能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享受丰衣足食”的喜悦。
03 一见勤快”误终生, 三不”开始学懒惰”《战国策》说: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其深远。
短期之内,勤快”的父母通过事无巨细的照顾会让孩子无障碍成长,但就长期而言,这种勤快”实际上是在给孩子挖坑”。
那既然要做懒”父母就啥也不管了呗。
懒”父母,并不是真的因为懒而不管孩子,而是要此处懒惰”胜勤快”,引领孩子向未来。
1.不唠叨的父母,孩子倒自觉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曾有一位唠叨的妈妈。
网友说:妈妈从小就爱唠叨,嘴里说着:你怎么那么没有自觉性”;每天办着早上催起床、回家催作业、晚上催睡觉的事。
网友只要一被催烦,就立马当没听见直接不动!
唠叨,能让孩子自觉吗?
心理学上,机体在接受某种刺激过多的时候,会出现自然而然的逃避现象。这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性的心里反应。
所以,一旦受到外界刺激过多或过久时,就会因不耐烦而产生逆反情绪,也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然后就会出现物极必反”。
也就是你越让我干嘛,我就越不干嘛。

后来,网友妈妈再也不那么勤快”催促了,摆出一副你爱干嘛就干嘛”的样子。
网友反倒因为妈妈的懒得唠叨”,提高了自觉性。
唠叨,并不能提高孩子的自觉性,反倒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还是做个懒”点的父母吧,别再费口舌地唠叨了。
2.不帮忙的父母,孩子早独立
国外网站上有一个视频:3岁男孩Tydus,要独立给妈妈准备一顿晚餐。
从超市买食材、到独自烤面包、做意面、采鲜花、点蜡烛。Tydus统统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在一旁的父亲完全没有插手。
Tydus的父亲有点懒”,懒”到看见孩子倒果汁时摔倒了都没去扶一把。就是这位懒”父亲,让孩子学会了独立。
父母常常因为担心孩子会吃亏”、受伤”,所以帮孩子做了一切,让孩子成为有手有脚的巨婴”。

成为巨婴”的孩子会依赖父母,然后变得懒惰,最后丧失生存能力。
但其实,停止帮忙,让孩子去吃亏”、受伤”,并没有什么可怕。就像Tydus,在过程中学会独立,在摔倒中学会坚强。
体验式教育专家阿涌叔叔说:相信孩子,孩子就有办法让你相信;放开孩子,孩子就有本领飞得更高。
所以,给孩子一双翅膀,做个懒”点的父母吧,你懒”总比让孩子懒强!
3.不专制的父母,孩子真幸福
金马奖得主张艾嘉曾经是位很勤快”的母亲,勤快”到专制。因为她会霸道地让儿子接受自己的安排:学英语、在摄像机前说话等等。
在这种专制下,儿子的生活毫无幸福感。
后来,儿子被绑架了。6天6夜不眠不休的煎熬后,张艾嘉醒悟:世间最重要的不是名利、不是金钱,而是家人能够平平安安在一起。
找到儿子后,她开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成为了一位懒”得约束和强迫孩子的妈妈。

张艾嘉的改变,给儿子的生活重新画上了色彩。儿子幸福地靠在张艾嘉怀里说:「妈妈,谢谢」。
所以,还是做个懒”点的父母吧,让家里多些母慈子孝的幸福画面多好!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懒人家的孩子早说话。
当父母懒得”去理解孩子的动作、表情时,孩子就必须用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加速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反过来,如果父母太勤快”,总是在孩子一举手、一投足间就揣测到了孩子的意思,快速满足了孩子的期望,那孩子就没必要逼自己说话了。
带孩子也是一样,如果父母勤快”的把所有事情都做了,那孩子就会变懒”;反之,做个懒”点的父母的话,孩子就会勤快一点。
所以,做个懒”点的父母吧,在一地鸡毛的育儿生活中做个懒”到暗爽的聪明父母吧。
作者:任紫陌,国家心理三级咨询师 紫陌相逢谁不客,写作相伴未曾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