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姐育儿说(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每到6月份的时候,一种伤感的气息就会侵袭许多年轻人,因为他们面临毕业、分离以及人生岔路口的选择。而孩子们从小到大,也会经历这样的阶段,比如升学、搬家等。最近,一毕业典礼跑火了网络。

张妈的儿子今年7岁,上学的时间在同龄人里,算是中等的,没有很早但是也不至于太晚。转眼间,孩子已经要幼儿园毕业了,为了表示庆祝和欢送,针对这批幼儿园升小学的孩子们,幼儿园也举办了一场幼儿园毕业晚会。
像中学生、大学生的毕业典礼一样,校方把活动地点定在了酒店。收到老师的通知后,张妈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想法,认为只是一场简单的宴席。并且,张妈在穿着上也没多考虑就按平时的穿法。

令她意外的是,她没想到到了晚会上,各个家长盛装出席,有的穿礼服,有的身着裙装,看起来非常端庄典雅,一副走红毯的样子。

孩子们也是精心打扮了一翻,一些孩子穿着正装西服,打扮的十分漂亮。有些家长甚至为了晚会特地定制一套高端的礼服。
这一毕业典礼瞬间成了攀比大会” ,让不少没怎么在意的家长觉得有些不知所措,其中,也有不少人觉得这样太夸张了,难免嘬舌。
家长为什么会攀比?网友看到后也纷纷评论:怕了怕了没钱都别生孩子了”。
1、 虚荣心作祟
家长的攀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虚荣心,尤其是在别人面前。面子”在中国人的眼里到底有多重要,我想看看身边的高楼大厦,还有一个个西装革履的地铁青年,想必就非常清晰了。就拿衣食住行来说,有的人明明没有钱支撑自己的支出,但是提前消费仍在继续。不得不说,面子在这些人的心中非常的重要,人活一张脸”的俗语不是没有道理。

2、 不想让孩子比下去
为人父母,自己不能体面的生活,但是孩子不能委屈了,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场合之下,家长们才觉得孩子需要底气,不应该随便被人比下去,以免孩子觉得委屈,认为家长亏待看他。所以孩子的心理也是攀比的家长们顾虑的一点。
家长攀比对孩子的危害1、 生活压力大
虚荣心的强大力量是我们肉眼可见的,江苏卫视曾经播出了一首原创歌曲,叫做《我只是个孩子》。这首歌的作者是个年仅9岁的小男孩,他抱着吉他,唱着自己一词一句填出来的歌儿,也说明了父母在追逐优秀”的道路上,把自己”变成了学习的机器。

歌词中,写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重点,考不完的试卷,是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写照;白天早出晚归,晚上挑灯夜读,这样的情景,我们熟悉又感到陌生。
家长们的攀比,成了孩子们辛苦奔波的理由,人们把成人世界的期待与生存法则,当做孩子疾行的动力,致使其压力过大。
2、 幼儿容易学习家长的作风
《少年的你》中,欺负人的魏莱表面一副好学生的样子,但是在欺负陈念、酒吧唱歌、冷言冷语中伤他人的时候,又是另外一副模样。这和其母亲的作风非常相似,尽管电影中很少提及,但是就母亲对于魏莱的要求看,就能体会到颜面、对比在魏莱母亲心中的地位有多重。
家长的攀比行为很容易让孩子也形成类似的思想观念,家长的任何习惯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更何况是有关于孩子的做事风格。
3、 无法正确认识自己
盲目的听信他人的夸赞或者贬低,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到孩子对自我的认知。这是因为,当孩子考了100分的时候,家长们因为想要通过攀比而让自己有面子的时候,就会说孩子其实不怎么样,这样的成绩还不够,孩子还需要更加努力,没有其他人厉害等。

这在孩子眼里,就成了父母的否定”,他会不自觉的想: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才会觉得我没有别的孩子棒?反之亦然,因而,在父母家长攀比孩子的时候,非常容易影响到幼儿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形成错误、偏差大的自我认知。
孩子攀比家长该如何教育?1、 父母以身作则
家长自身的榜样没有做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家长自己都有虚荣的心理,那么我们很难让孩子做到正视一切,自然也就会影响了孩子的表现。

这就提醒众家长们,一定要停止对于自己财富、孩子成绩等方面的炫耀,自己做好了,才能让孩子有真实的学习榜样。
2、 积极引导
良好的品质光孩子自己看,自己领会是不够的,一方面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没有引导孩子学习起来会更加吃力。所以家长们要学会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不要只看到自己拥有的东西,其实自己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努力,让孩子养成谦虚的习惯,不断进步。
3、 开拓眼界
格局眼界的大小,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当前的认知、规划等。世界那么大,可以去看看”,眼界的开拓意味着孩子能够了解到更多,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什么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而不是局限于童话故事里。

带孩子看看博物馆,参加博览会,有空的时候听听古典音乐,享受音乐节的愉悦气氛……多出门走走的好处不仅限于孩子能够了解的更多,也帮助家长们了解可以,发现孩子的特长、兴趣爱好等,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在这里提醒大家,攀比之心容易引起非常大的后果,虚荣不该成为家长们让孩子负累的理由,更不能以此为借口,满足父母的私欲。
今日话题互动:大家对于家长攀比”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呢?大家又是怎么处理的呢?欢迎分享。
这里是朗姐育儿说,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