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人谈话时,孩子总爱插话是故意的吗

相信很多父母都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当你在和朋友打电话或者谈话时,孩子有时总会在一旁插话,大人的谈话屡屡被孩子打断……这时你会尴尬或者生气,你认为孩子这种没礼貌的行为让你感到烦恼,其实只要你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你就会明白,孩子并不是要存心打断你,只是他们的年龄特征引起的。一般情况下,孩子打断大人的谈话,主要在以下几种情况中出现:
1、希望引起大人的注意
在小孩子的心目当中,父母就是为他而存在的,他无法忍受父母的重心和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所以,当父母打电话或者和别人谈话时,他就会通过插话的方式提醒父母重视自己的存在。
应对策略:让孩子受到关注。当父母打电话或者和他人交流时,无论孩子多小,都要提前跟孩子沟通好并准备好适合他玩的玩具,提前打好预防针,让孩子心里有准备。还有郑重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孩子,这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很重要,没有被忽略。
2、 孩子对谈话中的内容感到好奇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也越来越好奇。当父母与客人谈话引起他的兴趣时,他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解决心中的疑问”。
应对策略:给孩子参与谈话的机会。如果孩子插话的内容与大人谈的话题有关,可以试着让孩子融入其中,并引导孩子思考、学习与人沟通。当大人谈论的事情孩子不理解时,可以适当抽出一些时间跟孩子解释。要记住,粗暴的拒绝孩子参与谈话,只会让孩子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人。

3、无事可做
当父母打电话或者和他人聊天时,孩子因为没受到关注而感到无聊,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时就容易出现插嘴的行为。
应对策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提前安排好孩子的活动,让他有事可做。比如,为孩子准备几本他感兴趣的绘本或者画笔和纸张,或者给他一些吸引他注意力的玩具等。
4、 还没学会等待
幼小的孩子通常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总希望自己的事情可以优先解决。。因此,会议茶壶的方式,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
应对策略:教孩子学会等待。父母平时就要告诉孩子,要等一个人把话说完,另一个人才可以接着说下去。父母可以试着引导孩子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体会别人的感受。
我国自古以后有个惯例:大人说话小孩子只能听不能说,要不然就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其实,很多时候小孩子插嘴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要求被关注,只是方法不对而已。这时只要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指领,教会孩子说话的时机,孩子一定会改善自己的行为。孩子小时候很多东西都不会除了依靠自己的感觉之外就需要父母的引领。值得我们家长要注意的是,一味地制止是不可取的,因为那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利。

所以父母想要孩子优秀,就一定要成长在孩子的前面!千人宠不如一人懂!做个懂孩子的爸爸妈妈,用心去爱、用爱去教,和孩子一起成长,享受每天的幸福和快乐!爱孩子从此刻开始!教育孩子什么时候都不晚,晚的是您从不开始!让我们一起携手助力孩子幸福快乐的长大!
我是子曰妈妈,是一名家庭教育研究者、儿童心灵辅导师,也是6岁宝宝的妈妈,育儿先育己,育己先育心,更多育儿育己知识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