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蕾妈育儿经(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父母在管教时很容易情绪激动,孩子不愿意配合的时候,父母们更是很容易对孩子发脾气,父母的情绪化使得孩子处于一种犯错的恐惧之中,这时候父母的大道理是很难被孩子接收的,孩子的耳朵是关上的,大脑是不能够进行思考的,对于父母的教育也是置若罔闻的。父母们常常在冲孩子发火与后悔自责中徘徊。其实父母有必要考虑到冲孩子发火并非是因为孩子犯错了,而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心理感受,

前段时间朋友圈刷屏的是一位宝爸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突发脑梗被送到医院抢救后脱离危险。宝爸表示自己是大学老师,上学时成绩一直不错,但是不明白为什么很简单的问题,孩子也不会回答,自己给孩子讲了好几遍,结果孩子还是一头雾水。显然这是一名学霸父亲对于学渣孩子的不理解。面对孩子的不开窍,学霸父亲很是无奈。

无独有偶,在朋友圈也有父亲晒出了自己手指骨骨折的照片。原来这位宝爸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孩子总是频频出错,而且还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宝爸对此非常生气,但是又不想打孩子,只好用拳头打桌子出气,结果手指骨骨折。手上绑着石膏的父亲表示以后辅导孩子的工作还是得依靠宝妈。

为什么父母们在面对同事时能够亲切友善,但是在管教孩子时却暴躁易怒呢?家长们有必要了解到自己内心的心理感受。研究表明,父母冲孩子发脾气的根源是源自于内心的三种感受,这是父母情绪爆发的主要诱因。
羞耻感。心理学家认为人表现出愤怒是一种刺激的情绪,其根源情绪是内心的一种感受。当父母们感觉到孩子考试成绩很糟时,内心会有一种羞愧感,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可以考得好,但是自家的孩子却不如人。这种羞耻感很难让父母们保持冷静的思考。

恐惧感。家长们担心孩子能力会一直没有提升,进而考虑到孩子的未来,父母们被恐惧的心理支配着,焦虑的心情非常明显,这也使得父母变得越发地急躁,很容易发脾气。
愧疚感。当父母没有管教好孩子时,内心也会有一定的愧疚感,会认为是因为自己的管教无方,才导致孩子没有得到成绩的提升的,一种愧疚感使得父母情绪更为紧张。

当父母可以恰到好处地管理好内心的这三种心理感受,在行为表达上就会更加有所收敛,更加可以理智的看待问题。父母们对于自身的心理感受有哪些看法呢?对此有哪些好的教育建议呢?
------------------------------
关注【蕾妈育儿经】,了解更多孕期和育儿知识,学会解决亲子成长问题和家庭矛盾!若您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可以私信留言评论,作者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专业的回复,希望我们可以在育儿的道路上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