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家庭教育小故事3# 说孩子专注力不好,先内观自己

#家庭教育小故事3# 说孩子脾气不好,先内观自己

开始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像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

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问,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么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

俗话说,鹦鹉学舌。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

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日常生活中,经常有家长会跟我说,我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我孩子脾气可着急,动不动就大呼小叫”,我孩子专注力不好,总是几个事情同时进行,比如写作业的时候,一会儿去吃点水果,一会儿去喝点水,一会儿去厨房转一下,一会儿去卧室找东西......”

#家庭教育小故事3# 说孩子专注力不好,先内观自己

拿孩子的专注来讲,专注力是指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以4岁的孩子为例,4岁孩子的专注力时间一般是在12分钟左右,如果超过12分钟,可以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比如做小动作,起身走动等。

孩子专注力的形成除了先天条件之外,后天的培养也十分关键。家长总是抱怨孩子专注力不好,那请你们回想一下生活中的场景,

孩子在专心的玩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你有没给他换一个地方,或者换一个玩具(不经意去打断);

孩子玩得正起劲儿,你怕他饿了,怕他渴了,一会儿塞点东西,一会儿喂点水(有一种饿叫家人觉得我饿,有一种渴叫家人觉得我渴,没关系,让孩子认真工作”几分钟)......

一会儿

再看看我们自己,有没有拿起一本书,但时不时的看看手机;一般做着手里的事情,一边开着电视机等等。

做父母的不仅仅是言传,更要身教,要身体力行的告诉孩子什么是专注,做给他看,孩子就会耳濡目染的被影响。

有一句老话叫有样学样”,孩子不听你是怎么说的,他会看你是怎么做的,一个家长整天给孩子讲要保护环境,可是扔垃圾没有扔进垃圾桶,也没及时捡起;有些家长说孩子没有礼貌,问问自己在电梯里,看到不认识的邻居是否有点头微笑;有些家长说孩子脾气暴躁,那看看孩子接触的家人当中是否有人脾气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