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老师
来源:星陪伴(xinghuivip)

欢迎来到《两个天才宝贝的养成日记》,我是靳潍,一起探讨怎样培养出优秀孩子。我不敢说自己是super mommy,但是能自豪的夸耀,我的两个孩子都非常优秀,他们都在8岁时选入加拿大天才培养计划。很多父母都向我请教育儿经,因为我有作为妈妈最接地气的,直接来源于生活的教育经验。我的分享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比如学业、性格、品德、课外活动还有亲子关系等等。只要是我深有感触的,我都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探讨。毕竟养儿育女就是点点滴滴日常生活的积累。
接下来的分享我会从真实故事出发,这些切身经历写成了我和孩子的成长日记。我会写成心得,一些心得是我很得意的,可以作为参考;一些是我错失过非常后悔的,可以作为提醒。通过这种方式,我会毫无保留的跟你分享、交流、进步。此外我也会谈到跨国文化背景下的特殊教育经验,如果你打算送孩子出国留学,我想你也能有所收获,让我和你一起为我们孩子的成长加油!

以前我儿子小麦粒”会偷偷问我:妈妈,我跟妹妹,你更爱谁?”
我会说:妈妈更爱你,但是你千万千万不要告诉妹妹哦。”
然后妹妹会来问我:妈妈,我跟哥哥,你更爱谁?”
我又会说:妈妈更爱你,不过你要保证,一定一定不要告诉哥哥。”
我原以为只要两个孩子相互不透露消息、保守秘密,他们就都以为妈妈更爱自己,这样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但这怎么可能呢?孩子会用光速炫耀妈妈刚刚说的话,然后我就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

课堂里的爸爸妈妈们,如果你有不止一个孩子,那肯定遇到过,或者会遇到同样的提问,我的教训是,千万别用我刚才那招,那招实在太糟糕了。
孩子们渐渐长大,更懂事了,他们相信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也慢慢理解兄妹之间不是竞争父母的爱,也不完全是分享,而是共同拥有这份爱。但他们偶尔还是会偷偷问,妈妈,在我们两个中间,你更爱谁?
我的回答很坚定:哥哥,曾经有两年半的时间里,我是最爱你的,因为那时妈妈只有你一个孩子,但从妹妹出生起,妈妈最爱你们两个,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按什么标准,无论用什么脑细胞,妈妈都会说,爸爸妈妈对你们的爱是完全一样的。
是的,今天我想分享的话题就是,在两个孩子中间,一碗水要怎样端平?怎样让孩子确定知道,你对他们的爱是同质而且平等的。

首先要排除重度重男轻女、像电视剧《都挺好》里面那种极端情况,我不想在课堂上讨论,因为绝大多数父母,主观上都知道不能偏心,对待两个孩子要一视同仁,但客观上,我们很难一贯、完全做到平等,尤其是一些习惯性思维导致的模式化行为,还有两个孩子的年龄差距造成的自然差异,经常会让我们重视老大,忽略了老小;而下一次呢,又可能情况倒过来,偏袒了老小,责备了老大。
我们怎样能有意识地,避免这种隐性偏心,我想来分享一下来自我和孩子的切身体验。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要故意让两个孩子处在对立面。
以前我会利用一个孩子,通常是妹妹小咕哩”来当侦探,打探虚实。哥哥突然没动静了,很久没声音。我猜他可能是偷偷去玩电脑了,就会对小咕哩”说,你轻手轻脚地跑下去,偷偷看看哥哥在干嘛,然后再来跟我report。”
是的,这么做我一般能印证猜测,知道哥哥的确在玩电脑,但接下来,在我还来不及批评小麦粒”时,兄妹之间已经发生大战,麦粒”会非常抵触妹妹的间谍行为,妹妹看到哥哥发怒,妈妈生气,也挺为难。
之后我就反省,是让哥哥少玩点电脑更重要,还是让他们避免一次冲突更重要,我意识到,做父母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故意制造对立面,把两个孩子放在对峙的两边,这等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同样,惩罚一个孩子让另一个孩子当监工、用一个孩子的成就去讽刺另一个孩子的不足,故意跟一个孩子说点事情,却对另一个孩子隐瞒等等,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案例,直接让孩子对立,其中一方肯定会感到父母偏心,他们之间的感情也会受伤。

第二,在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上都要尽量注意公平。
孩子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带他们去麦当劳,那天巧克力奶卖到只剩一瓶,两个儿童套餐,我只能一个要巧克力奶,一个要牛奶。结果,前十分钟,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决定谁喝巧克力奶,不胜其烦。
小麦粒”和小咕哩”倒也明白事理,最后决定平分巧克力奶。
我排了半天队,跟服务员要来一个空咖啡杯,让他们把巧克力奶倒出来。转头发现,一个空杯子不够,因为牛奶也要倒出来平分,又得排队。
然后为确保巧克力奶和牛奶平分,两人比了又比,量了又量,倒来倒去,难免有珍贵的巧克力奶泼出来了,又是埋怨又是哭,我就差现场冲到超市买个量杯了。
最后,原本快乐的麦当劳时光被浪费了,真想发脾气对哥哥说,你就不能让妹妹吗?但错不在哥哥,一开始买两瓶牛奶不就没事了。
可惜我还没学到教训,又有一次出去玩,太渴了去给孩子买水。小摊上没有水只有碳酸饮料。我一直不给他们喝饮料 ,他们又特别馋,结果那天我思量半天,为了解渴不得不买,但为了限制糖分摄入,只买一杯,但很聪明地,我拿了两根吸管。
好吧,麻烦又来了,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喝,你喝的这口大了,我也要吸的更用力,你吸 的多,我就吸的更猛,结果呛到,又是咳嗽又是哭,不胜其烦。
我心想,一开始就应该买两杯,从那以后彻底接受教训,买东西绝对平等,连口味最好都一样。如果今天给哥哥买礼物了,最好给妹妹捎带点,不管大小,就算是一块糖也行。因为孩子更关心的不是物质,而是有没有得到相等的关注。
在彻底贯彻平等之后,他们反而学会分享,有一次带麦粒”去参加游泳比赛,他的姨妈远从河南来助战,那天慷慨地给麦粒”买了巧克力,但麦粒”没有舍得吃,硬是忍了大半天,带回家跟妹妹分享。
在这种兄妹情深的时刻 ,怎样表扬都不过分。

第三,哥哥是不是一定要让妹妹呢?
一天下午放学,妹妹小咕哩”哭着回来,仔细一看,一只眼睛红肿了,原来在校巴上被一个小霸王打了。
看着女儿把我心疼坏了,麦粒”跟在后面我就问他:麦粒,你在车上看到了吗?”
儿子点点头,说自己就坐在妹妹旁边。
我大怒:那你怎么不帮妹妹,妹妹被打你要站出来,一拳打回去,怎么能让妹妹被欺负?”
儿子没吭声。
一个下午我都忙着给女儿热敷、冷敷、吹了又吹,揉了又揉,见到儿子又冷不丁警告一声:看妹妹多可怜,下次要帮妹妹出头!”
老公下班后知道了事情前后,马上批评我说,这样对麦粒”是不公平的。哥哥是哥哥,妹妹是妹妹,每个人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哥哥不一定就要为妹妹出头,尤其他们俩年龄差距并不大。哥哥没有打回去,也不代表不心疼妹妹,你这么说,只会让哥哥委屈,而妹妹呢,也会理所应当地觉得哥哥做错了,有可能埋怨哥哥。长此以往,妹妹会更无条件地依赖哥哥。
这么一听,的确有道理。麦粒听到爸爸的话,一下子委屈地哭出声来,看来忍了好久了。后来我总跟两兄妹说,你们是一家人,妈妈看到你们一致对外会很欣慰,但自己更要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我问小咕哩”,你想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呢,是妈妈去跟学校反应,还是你自己去找小霸王。小咕哩”说她自己去解决,哥哥也站出来说,我陪你一起。具体怎么解决的,我就没再打听了,反正后来小霸王”成了他们的好朋友。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不认同,觉得哥哥就是应该维护妹妹,现在很多家庭都有这种观念,认为长子或长女要承担更多责任,但我还是坚持,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个体,他们首先要自己为自己负责。有多余的能力和精力,那也是相互照顾和扶持,而不是说哥哥姐姐一定要多付出。现在我还是会要求小麦粒”要经常保护妹妹,但是也跟妹妹说,在外面随时要维护哥哥,这必须是对等的。

第四,表扬要打包,批评不能打包。
小咕哩”和小麦粒”虽然感情很好,但是在争夺妈妈的注意力,尤其是妈妈的表扬方面,还是很会争宠。总结来说就是哥哥被表扬,妹妹眼巴巴,妹妹被表扬,哥哥酸溜溜。
我发现,表扬一个孩子,如果另一个孩子在场,那他的双眼一定是看着我,耳朵一定是竖着听,这个绝对错不了。
所以在两个孩子面前,表扬要打包。如果我称赞哥哥说:麦粒这首曲子弹得越来越好了,”我不会忘记加一句,小咕哩”你的手还小 ,等你再大点弹这首曲子,一定也很棒。如果表扬妹妹考试得了A,也会表扬哥哥说,哥哥在四年级的时候也很厉害。麦粒”的魔方转的风生水起,得到表扬时我也会说,妹妹总是帮哥哥整理,擦灰,是哥哥的好帮手。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和稀泥吗?我想说,我承认两个孩子在不同领域的差异,但一定要让孩子们明白,有些是因为天然的年龄差距造成,有些是因为兴趣爱好不同造成,也有一些客观原因。孩子害怕的不是差异,而是爸爸妈妈看不到他们的努力。
但是批评呢,千万不要打包。

做妈妈的生气起来经常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哥哥忘记做作业,要睡觉了突然想起来,我一通责备,妹妹本来出于关心,过来看看,然后我对着妹妹也吼:你也一样,拖拖拖,什么事情都不抓紧。”
原本不是妹妹的错,但她无辜被牵连,很可能会觉得都是因为哥哥才倒霉的,那么连原本的同情心和关心也被妈妈骂走了。
还有一个情况是两个孩子一起犯错了,千万不要使用教唆一个孩子揭露另一个的办法。
有一次我给打印机换墨水,接电话走开了,回头来看,墨水盒的保护膜被撕开,变成很好用的水彩笔,两个孩子在纸上画的黑成一片。我追问是谁想到这个馊主意的?两人看事态严重都不说话,原本我想说,谁说出来我就饶了谁,但仔细想想 ,这么说真的不行,令我想起文革的揭发批斗,那是最伤害孩子感情的。还不如让他们并肩抵抗,至少有同仇敌忾的感觉。
每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都带着竞争的姿态,要竞争食物来源、竞争温暖、竞争妈妈的关注、竞争一切优势资源,但一个家庭里的两个孩子,他们又是那么亲密,那么有爱,父母的公平态度会淡化竞争 ,强化爱,让他们学会彼此欣赏。
大家都知道一碗水要端平的道理,只是实际生活中,难免忽略,这种忽略有可能让孩子形成大人就是偏心”的想法,严重不利于孩子之间的互信互爱。希望以上我说的几点心得能帮到爸爸妈妈们,当然如果大家有其他的体验和意见,也欢迎留言。
那么今天就到这里,朋友们,再见!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