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是几点到几点
子时当然是
半夜23点到1点
。为止。
仔细看看这个。
在百度上也搜得到的。
子时指的是几点到几点
展开全部
你好。
【子时】:从23:00至00:59。俗称“夜半”、“子夜”、“午夜”。
23:00称“子初”;00:59称“子正”。最往前走一秒,到01:00就是“丑时”了。
古代的子时是几点到几点
夜间11点至次日凌晨1点,属子时。
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0时以前为前一日,0时以后为次日。鼠在这时间最活跃。正子时为午夜12:00时,相对于 正午时中午12:00。
李淳风在唐朝制定《麟德历》时,就在《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0时,为一日之始。
子:为。像孩子在襁褓之中。子的本义为:幼小的、卵。古代指儿女。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正是夜深人静的午夜时分,正是今明两天的临界,也可以说「明天」这个「产儿」就要诞生,或者已在襁褓之中。子时,是孕含着什么孵化着什么的时刻。
扩展资料: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赵翼《陔余丛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子时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十二时辰
“子时”指的是几点到几点
子时是指内丹术大小周天功法中,可以开始起火的时机,又称冬至。所以用十二地支中的子时,因为子时是六阳时(子、丑、寅、卯、辰、巳)的开始.所以《类经图翼》上说:“子者阳生之初。”冬至也是指这个意思,如《通讳·孝经援神契》上说:“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阳始至称为一阳生,或一阳来复,在《易经》卦象上则用复卦来表示。因为复卦上五爻是阴“—,而初爻(最下一爻)已成为阳“一”.这个卦象常为气功古籍所采用。但这只是个比拟,正如《金丹四百字》中说的,“火候不作时,冬至不在子,及其沐浴法,卯酉亦虚比”。所以什么时候到了该起火的子时,要按照练功过程中的景象来掌握。也如《还丹复命篇》中说的,“练丹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阳生”。可以起火的子时,在内丹术中分为两种,即活子时与正子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下午 11 时正至上午 1 时正)。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子时是几点钟
子时:23-1时
丑时:1-3时
寅时:3-5时
卯时:5-7时
辰时:7-9时
巳时:9-11时
午时:11-13时
未时:13-15时
申时:15-17时
酉时:17-19时
戌时:19-21时
亥时:21-23时
子时 是 现在的几点到几点
子时是指内丹术大小周天功法中,可以开始起火的时机,又称冬至。所以用十二地支中的子时,因为子时是六阳时(子、丑、寅、卯、辰、巳)的开始.所以《类经图翼》上说:“子者阳生之初。”冬至也是指这个意思,如《通讳·孝经援神契》上说:“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阳始至称为一阳生,或一阳来复,在《易经》卦象上则用复卦来表示。因为复卦上五爻是阴“—,而初爻(最下一爻)已成为阳“一”.这个卦象常为气功古籍所采用。但这只是个比拟,正如《金丹四百字》中说的,“火候不作时,冬至不在子,及其沐浴法,卯酉亦虚比”。所以什么时候到了该起火的子时,要按照练功过程中的景象来掌握。也如《还丹复命篇》中说的,“练丹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阳生”。可以起火的子时,在内丹术中分为两种,即活子时与正子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下午 11 时正至上午 1 时正)。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子时 是 现在的几点到几点
古代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时 23点——1点 丑时 1点—— 3点 寅时 3点——5点 卯时 5点——7点 辰时 7点——9点 巳时 9点——11点 午时 11点——13点 未时 13点——15点 申时 15点——17点 酉时 17点——19点 戌时 19点——21点 亥时 21点——23点 古时候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子时是几点钟?
半夜11点到凌晨1点
子时,读音【zĭ shí】,原为一日十二时辰之首,是固定的,相当于半夜十一点至一点。在内丹术中,子时,指阳气初动,起火修炼的时刻。因为子时是六阳时(子、丑、寅、卯、辰、巳)的开始.所以《类经图翼》上说:“子者阳生之初。”冬至也是指这个意思,如《通讳·孝经援神契》上说:“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阳始至称为一阳生,或一阳来复,在《易经》卦象上则用复卦来表示。因为复卦上五爻是阴“—,而初爻(最下一爻)已成为阳“一”,这个卦象常为气功古籍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