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玉蜀黍须的别名 玉米须的作用是什么

玉蜀黍的别名和用途

玉蜀黍为禾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又名玉米、玉麦、红颜麦、薏米包等。味甘性平。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延缓衰老等功能。现代研究证实,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因此,玉米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维生素E还可促进人体细胞分裂,延缓衰老。玉米中还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参与下,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复青春,延缓衰老的功能。玉米中含的硒和镁有防癌抗癌作用,硒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的分解,使恶性肿瘤得不到分子氧的供应而受到抑制。镁一方面也能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另一方面能促使体内废物排出体外,这对防癌也有重要意义。其含有的谷氨酸有一定健脑功能。 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俗称玉米、苞谷、棒子、珍珠米等。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原产墨西哥或中美洲。栽培历史4500~5000年 。但其起源和进化过程仍无定论。中国玉米栽培已有400多年历史。相传于15 世纪初传入。分布于北纬58°至南纬40°之间的 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从低于海平面的盆地到海拔3600米以上地区,都能种植。以北美洲最多,次为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在世界各类作物中,玉米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三,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谷类作物之首。种植面积和产量以美国第一,中国次之,巴西居三。中国集中分布在从东北经华北走向西南的斜长形地带内,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5%。中国可分为6个玉米种植区: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区;玉米植株形态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和青藏高原玉米区。 为须根系,分胚根和节根。花为单性,雌雄同株。子粒为颖果,由果皮、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子粒有黄、白、紫、红或呈花斑色。玉米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玉米为短日照的四碳植物 ,在砂壤、壤土和粘壤土均能生长 , pH6.5~7.0最适宜。耐盐碱力较差,以氯离子为害较大。玉米全生育期90~150天。可分为苗期、穗期、花粒期3个生育阶段。 根据子粒形状、胚乳淀粉性质及稃壳大小,可分为马齿型、硬粒型、甜质型、糯质型、爆裂型、粉质型、有稃型7个类型。 中国各玉米区的主要种植制度:东北、华北北部及西北部分地区为一年一熟春玉米区;华北平原以一年二熟夏玉米为主;西南和南方丘陵山区地形复杂,高寒山区以一年一熟春玉米、丘陵山区以一年二熟夏玉米,平原和浅山区以一年三熟秋玉米为主。栽培方式有单作,或与豆类、薯类间作和麦垄套种等。适期早播对其增产十分重要。根据肥、水条件和品种特性,合理密植,保证足够苗数和穗数是高产的关键。玉米需氮、钾较多,需磷较少,并可利用上茬剩余磷素,但土壤有效磷量低于10ppm时,施磷显著增产。对锌肥敏感,缺锌时生长受抑制。全生育需水量5600~6100毫米/公顷。苗期需水较少,拔节孕穗期增多,抽雄开花期最多,灌浆成熟期较多。玉米不耐涝,多雨地区应注意排水。果穗包叶变黄,基部黑色层形成,籽粒变硬时收获。

玉蜀黍须的别名

玉蜀黍(玉米)名称的由来?

没有那方面的意思哦!蜀黍高梁禾本科高梁属的1种。别名为蜀黍(古名)、芦穄、芦粟。 玉蜀黍,又名玉米、包谷、珍珠米、玉棒子、玉高梁、玉麦、粟米等,潮汕人则称为“燕美人”。在诸多名号中,显得格外别致、文雅。 玉米是一种很普通的作物,要是在收获季节,只花几分钱,就能“美人”在握,一慰 渴慕之情。可是在几百年前,普通士庶想一睹“美人”芳颜,却是望断秋水,难上加难的事。 玉米原长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辗转流传至欧洲和中亚。明朝嘉靖年间,据说才由到麦加朝圣的回教徒带来中国,所以又有“西番麦”,“西天麦”之称。由于物以稀者为贵,它最初是皇帝的专利品,故有“御麦”之称。后来才在华北一带种植,但“种者也罕”(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三)。一直到清代,才推广到南方。 从外地引进的东西,一般说来,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留其原来称呼。据此,“燕美人”三字,当系“玉米仁”之讹读。但平心而论,这个讹读实在妙不可言。试想一下,那金灿灿或白莹莹的颗粒,多象丽人的金钗、皓齿;而匀称苗条的果身,薄如蝉翼的外皮,又恍若处于的腰段和随风飘曳的罗裙。更何况,玉米刚引进时,被视为珍品,只有鹅油蒸饼、熏鸭烧鸡一类的美肴才配得上和它摆在一起,借以点缀。既有迷人的外观,又有高贵的身价,确实非‘美人”而莫属。再者,玉米既从华北传来,华北古称燕赵,因此,以“燕美人”代称玉米,也就约定俗成,沿延至今。 当然现在网上蜀黍(“叔叔”的谐音)一般指出现在和LOLI有关的"邪恶"论坛.指那些喜欢LOLI带有拐带和推倒LOLI倾向的男人!

玉蜀黍须的别名

玉米须的作用是什么

名称:玉米须 类别:利水渗湿药 别名:玉麦须、玉蜀黍蕊 药用部位:花柱 药材性状:本品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线形或须状,完整者长至30cm,直径约0.5mm,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略透明,柱头2裂,叉开。质柔软。气无,味淡。 产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秋季收获玉米时采收。晒干或烘干。 性味归经:平;甘、淡;归膀胱、肝、胆经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利湿退黄。主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病,糖尿病,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90g);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适量,烧烟吸入。
记得采纳啊

玉蜀黍须的别名

玉米苞衣外面的须须叫什么

叫玉米须。花丝。雄蕊。俗名叫玉米胡子。他是玉米雌性花丝
玉米雄穗产生的花粉落到花丝上从而达到授粉的目的

玉米连须是什么

玉米连须即玉米带有玉米须。
  【扩展】
  玉米须 ,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花柱和柱头。全国大部分地均产。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

玉黍是什么意思

玉米
同义词 玉黍一般指玉米(禾本科玉米属植物)
玉米(拉丁学名: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
秆直立,通常不分枝,基部各节具气生支柱根。叶鞘具横脉;叶舌膜质,叶片扁平宽大,线状披针形,基部圆形呈耳状,无毛或具疵柔毛,中脉粗壮。颖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后露出颖片和稃片之外,其大小随生长条件不同产生差异。雌雄同株异花,花果期秋季。[1]
我国玉米的栽培历史大约有470多年。目前我国播种面积在3亿亩左右,仅次于稻、麦,在粮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全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广泛种植,为一重要谷物。
玉米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肴,如玉米烙、玉米汁等,它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玉米须有什么用途

玉米须在我们生活中起着怎样不平凡的作用和功效:
一、主要作用:1、利尿作用2、降压作用3、利胆作用4、降血糖作用5、其他作用这五类
1、利尿作用: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质轻渗降。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效。一般认为玉米须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抑制蛋白质的排泄,其利尿作用是肾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它虽然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但作用不是太强。现代用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以及热淋,小便不利等。可与冬瓜皮、赤小豆、马鞭草等同用;或与车前草、连钱草等同用。
2、降压作用: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其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疗效尤为明显,但长期用玉米须泡水代茶饮,只可以取到低降血压的作用。
二、玉米须的介绍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1、玉米须为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的花柱和花头,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线状或须状,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略透明,含脂肪油2.5%、挥发油0.12%,树胶样物质3.8%、树脂2.7%、苦味糖甙1.15%、皂甙3.18%、生物碱0.05%,还含隐黄素、维生素C、泛酸,肌醇,维生素K、谷甾醇、豆甾醇、苹果酸、枸椽酸,酒石酸,草酸等。此外,还含大量硝酸钾,a-生育醌。玉蜀黍一年生草本,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收获玉米时采收,晒干或烘干。

2、中医认为,在中药里,玉米须又称“龙须”,有广泛的预防和保健的作用。许多人吃玉米后把玉米须扔掉,这造成很大的浪费。专家推荐,把留着须的玉米放进锅里煮,把糖水倒出,就成了具有保健功效的“龙须茶”。龙须茶对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人群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降低血脂、血压、血糖。尤其在夏季,龙须茶有凉血的作用,可以除去体内的湿热之气,利水消肿。

玉米须的中药名是什么?用玉米须熬出来的水能喝吗?

就叫玉米须,还有别名:玉麦须(《滇南本草》),玉蜀黍蕊(《现代实用中药》),棒子毛(《河北药材》)。玉米须具有:立水消肿、利湿退黄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和湿热黄疸等症。现多用于治疗肝胆疾病引起的黄疸。用玉米须熬出来的水是可以畅福扳凰殖好帮瞳爆困喝的,但是如果阳虚体寒的人喝就要慎重了,不宜多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