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下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决定你耳朵是否有耳垂的是 ——基因
2.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体细胞23对,生殖细胞23条
3.人类能卷舌是一种显性形状。如果一个家庭中的母亲和一个子女是不能卷舌的,那么可卷舌的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Aa
生物基因性状八年级下册
答案为c 设显性为D隐性为d,若左手为D右手为d,则爸爸为Dd或DD,妈妈为dd,两两组合孩子惯用右手必定为dd,不会有其他,答案中ab错误。同理若左手为d,则爸爸为dd,妈妈为Dd或者DD,两两组合孩子惯用右手则基因为Dd,D和d各有一个,答案c正确d错误。望采纳谢谢。
八下生物知识点
八年级(下)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 人的性别遗传
1.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XX)
2. 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五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
八年级下册生物
1、相对;高;高茎。
2、D d
3、遗传物质
八年级下册生物
自交 自花授粉的方式 保留原有菊花的优良基因
杂交 引入新的遗传因子,改变遗传基因使品种更优良
八年级下册生物
。
1.海绵动物门,如白枝海绵:经历两囊幼虫期。
2.腔肠动物门,如海月水母:经历浮浪幼虫期。
3.扁形动物门
(1)涡虫纲比如平角涡虫:经历牟勒氏幼虫期。
(2)绦虫纲比如猪肉绦虫:经历六钩蚴、囊尾蚴阶段。
(3)吸虫纲比如日本血吸虫:经历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多个幼虫期,并且可以进行幼体生殖。
4.环节动物门,比如沙蚕:经历担轮幼虫期。
5.软体动物门:经历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淡水蚌则有特殊的钩介幼虫期,相当于面盘幼虫)
6.节肢动物门:
(1)肢口纲,如中国鲎:经历三叶幼虫期。
(2)昆虫纲:经历幼虫,蛹期。
(3)甲壳纲,如虾:经历蚤状幼体,无节幼体等阶段。又如螃蟹:经历大眼幼体等阶段。
7.棘皮动物门:
(1)海星纲如马粪海胆:经历樽形幼体阶段。
(2)蛇尾纲:经历蛇尾幼体阶段。
(3)海参纲如刺参:经历耳状幼体,樽形幼体、五触手幼体阶段。
8.脊索动物门:
(1)尾索动物亚门,如海鞘:樽形幼虫逆行变态。
(2)头索动物亚门,如文昌鱼:需要幼体变态。
(3)脊椎动物亚门:
a.圆口纲,如盲鳗:经历沙隐虫幼体阶段。
b.鱼纲,如鳗鲡:经历柳叶鳗、玻璃鳗幼体阶段。
c.两栖纲,如青蛙:经历蝌蚪幼体阶段。
8年级生物遗传问题
因为父亲Aa为双眼皮,母亲Aa也是双眼皮;可知到双眼皮是显性基因,AA和Aa都可以表现为双眼皮,而aa则表现为单眼皮。因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位于常染上,所以就与小孩的性别无关。
父亲Aa和母亲Aa生的小孩的基因组合可能是AA、Aa或者aa,其几率比例为1:2:1,所以出生的小孩有25%的机会是单眼皮。
急需八下生物,遗传和变异方面的总结和题!!火速!!加分!!
1.遗传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2.遗传学家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性状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家兔的毛的颜色,眼睛瞳孔的颜色,这些都是性状。性状包括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性状是在(F1)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F1)子一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隐性性状是相对于显性性状来定义的,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表现,F2代就会表现出来。 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例如兔子和猫不是同种生物就无法比较相对性状,而小麦茎的高矮、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番茄的红果、黄果,兔毛的黑色与白色等等都是相对性状。判断相对性状首先判断他们是不是同种生物,再判断是不是同一性状,最后看是不是不同的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性状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指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1)控制生物同一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例如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番茄的红果、黄果,体细胞中的基因有三种情况(DD、Dd、dd)。 (2)在生物的配子(精子、卵子)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只有(D和d)两种情况。 (3)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对某遗传性状的控制,或决定某一功能,如催化功能(酶)、调节功能(激素)。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传下去的是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