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果是一个9岁男孩, 在家里是个绝对的宝贝疙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人疼爱他一个人。长到了9岁,连牙膏都没有自己挤过。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全家人都代劳了,如果吃喝拉撒这些事能代替的话,恐怕他的父母也会代替他做的。
一日,老师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是做风筝,第二天每个同学必须交上来一个自己亲自做的风筝。
果果一回到家里,就开始嚷嚷:妈!老师让我们做风筝,必须要自己亲自制作才行,这样我害怕没有时间做数学作业了,你帮帮我!”妈妈快步奔到孩子面前问:为什么要亲自做风筝?让爷爷奶奶帮你做就行了,你还是自己做数学作业吧!”
孩子没有理会妈妈,在餐厅的桌子上拉开了战场。把老师发的一捆竹子和其他材料全部摊在了桌子上,然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扯开嗓门大喊:爷爷,爷爷!帮我把胶水拿来!”爷爷高兴的一路小跑送来了胶水。爷爷观察了一阵说:胶水可不行,是粘不住竹子的,要用线来固定才行。”
奶奶,奶奶!拿线来!噢,等等,还有剪刀一起拿来。”奶奶在楼上,听到孙子的命令,赶紧送来了线和剪刀。一看要做针线活,讨好地对果果说:奶奶来帮你,奶奶做这个最拿手了。”

于是,爷孙三人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果果像个将军坐在那里指挥者爷爷奶奶楼上楼下的跑个不停,他可一步都没有移动。用了很长时间才把风筝做好,妈妈着急地说:快快快!把桌子收拾干净,开饭,天太晚了。”
妈妈端着菜从厨房出来,一看桌子上满是狼藉,喊道:果果,快把桌子收掉,妈妈要放菜!”果果望了一眼在厨房忙碌的妈妈,没有回答,站起身来准备离开桌子,妈妈手里端满了菜过来大喊:儿子,快啊!收拾桌子。”
我才不干呢,让奶奶来收拾!”一边说一边走了。奶奶和爷爷把风筝安置好后,又小跑着赶来收拾桌子,帮果果的妈妈把手中的菜接下来放到桌子上。
当一家人吃完晚饭,已经很晚了,到了睡觉的时间,全家人都去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果果突然想起来他的数学作业没有做,对着爸爸妈妈哭起来:怎么办?怎么办?我的数学作业没有做!”
爸爸立刻安慰道:没关系,我去给老师说说,就说我昨天晚上带你参加活动耽误的作业,我向老师陪个不是就行了。”果果听了满意地笑了。

上述案例中的果果养尊处优惯了, 已经养成小皇帝的习气,对着全家发号施令,俨然一副指使的口气。家中的所有成员似乎没有感到孩子的懒惰是个问题,反而很乐意接受孩子的指使。在妈妈满手盘子,最需要帮一把的时候,孩子扭头离开,做妈妈的竟然没有感到生气,妈妈完全没有意识到收拾被孩子弄脏的桌子,是孩子应该做的事情,更不知道孩子有帮助妈妈做点家务的义务。孩子不做家务,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更可怕的是孩子的爸爸,竟然把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事情揽到自己头上,当孩子面撒谎,替孩子受过。可想而知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有多么的艰难, 眼看孩子的未来就要毁在这种疼爱中。

面对这个问题用什么招数破解呢? 首先要调整的是果果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他们把自己当做孩子的奴仆,甘愿为孩子做一切事情,把本应孩子自己做的事情都拦在自己身上,夺走了孩子的自尊和自爱。家长包括爷爷奶奶在内要彻底认清这种溺爱对孩子的将来所造成的极大危害,然后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帮助孩子改掉懒惰,指使人的坏毛病。从生活的一点一滴着手,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建议从以下三步入手:
第一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经常串门的外公外婆们,大家一定要统一意见,对孩子进行一致性教育。孩子养成懒惰,发号施令的习惯已经多年,要彻底改掉是很难的,必须先从生活中的最常发生的事情开始。从现在开始,妈妈每天早晨就不要在帮孩子穿衣服了,让孩子自己穿;爷爷早晨就不要再为宝贝孙子挤牙膏了,让孩子自己挤;奶奶就不要再为孩子在面包片上抹蜂蜜和花生酱了,让孩子自己抹;爸爸每天上学不要再帮孩子背书包了,让孩子自己背。这些基本的日常事情先让孩子自己独立做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下一步。注意!起初不论孩子做的多么不好,家长都不要插手去帮着做,给孩子一个学习和摸索的过程。孩子独立做的每一件事情,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故做吃惊地高喊:哎呀,没想到我们的果果做的这么好!”用戴高帽子的方法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二步:当最简单的日常事物孩子做习惯以后,父母就开始慢慢增加孩子自己要做的事情,比如自己的袜子自己洗,自己的铅笔自己削,自己的床自己叠,每天晚上自己喝完牛奶的杯子自己冲洗等等,逐渐扩大孩子自己做事情的范围。

孩子指使家长做这做那的时候,家长不要像以前一样赶紧去做,而是能拖就拖,能不做就不做,可以这样给孩子说:哦,宝贝,我正忙着呢,你自己去行不行?”然后假装忙的连头的没有时间抬起来。几次碰壁后,孩子命令家人做事的口气就会动摇,明显没有以前强硬了。注意,不要来的太突然,一点一点循序渐进地让孩子感觉到,叫别人做事情还没有自己做来的快些。
第三步:当前两步都进行的比较顺利的时候,家长就要给孩子进一步增加做事的量了,现在您的孩子基本上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该是给孩子增加家务活的时候了,这是他作为家庭成员必尽的义务和责任,让孩子认识这点很重要。家长可以先鼓励孩子从帮助妈妈提包,拿东西开始,然后发展成扔垃圾,洗碗等等,逐渐给孩子加劳动量,孩子的每一次劳动结束后,家长都要给予极大的鼓励,让孩子有动力再接再厉。只要家中的每一个成员团结一致,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一致,孩子改掉懒惰,发号施令的毛病很快就会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