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半枝莲草药图片 半枝莲的药理用途

中药--半枝莲

半枝莲:(清热解毒药:主要用于痈肿疮疡的药物)
辛、苦,寒。归胃、肝、肺、大肠经。
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利湿。
应用:
1、用于热毒疮疡、毒蛇咬伤、肺痈、肠痈。疮疡蛇伤,可与其它清热解毒药配伍,内服或外用 。肺痈、肠痈,可与白花蛇舌草、鱼腥草配伍。
2、用于多种肿瘤,如消化道肿瘤、肝癌、肺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等。消化道肿瘤,常与白花蛇舌草、半边莲、白英等配伍;肝癌,可随证配伍其它活血、柔肝、益脾等药;肺癌可配鱼腥草、白英。恶性葡萄胎和绒癌,可配龙葵、紫草。
3、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和湿热黄疸。单用或配伍应用。
此外,还可用于跌打损伤和肺热咳嗽。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15—30克。治肿瘤可用至150克。外用适量。
研究:
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甾体、鞣质。
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动物实验性肿瘤,如肉瘤180,艾氏腹水癌、脑瘤22均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利尿、祛痰、止咳、平喘作用。

半枝莲草药图片

半枝莲是什么药

【药名】半枝莲:半枝莲
  【汉语拼音】:banzhilian
  【英文名】:BarbedSkullcapHerb,HerbofBarbedSkullcap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ytekaruabarbvataD.Don(S.riu-lariasWall.)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止血药。
  【科属分类】:唇形科、黄芩属。
  【性味】:味辛;苦;性寒。
  【归经】:归肺经;肝经;肾经。
  【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
半枝莲
  【主治】:热毒痈肿;咽喉疼痛;肺痈;肠痈;瘰疬;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血淋;水肿;腹水及癌症。
  【品名】:半枝莲。
  【别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四方马兰,半枝莲,挖耳草,通经草,紫连草,小韩信草,小韩信,小耳挖草,金挖耳草,盒挖耳,耳挖草,溪边黄芩,野夏枯草,方儿草,半向花,半面花,偏头草,四方草,小号向天盏,虎咬红,再生草,赶山鞭,狭叶向天盏。
  【商品名】:半支莲,半枝莲。以植株完整、肥壮、色绿、无混土者为佳。
  【处方名】:半支莲,半枝莲,鲜半支莲。以植株完整、肥壮、色绿、无混土者为准。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加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长期服用对胃不好,连续服用5天,容易拉肚子。

半枝莲草药图片

半枝莲的药理用途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带根全草。 【形态】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15~40cm。根茎横走,多分枝,节上簇生茎枝。叶纸质。花生于茎、枝上部叶腋;花萼果时增大1倍。小坚果褐色,具小状突起。 【分布】生于水田边、溪边或湿润草地上。我国南方各省以及河北、陕西、山东均有分布。 【采制】4~5月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成分】全草显生物碱、黄酮类(有黄芩素(scutellarein)、黄芩素甙(scutellarin)、红花素(carthamidin)、甾类、鞣质的反应,但有效成分可能是半枝莲多糖。 【药理】半枝莲水提物(0.5g/ml),在浓度为5mg/ml时,24小时内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可全部杀灭 【临床】用于治疗消化道癌、肝癌、肺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等。 如用半枝莲注射液,每支2ml,内含半枝莲提取物40mg,每次2ml。共治疗原发性肝癌50例,近期治愈9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62%。临床观察还认为,为了提高抗癌疗效,治疗绒癌及恶性葡萄胎可配用龙葵、紫草;治疗乳腺纤维肉瘤与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可配用野菊花(Flos Chrysanthemi Indici)、六耳铃(走马风,Herba Blumeas Laciniatae);治肺癌可配用白英(Herba Solani Lyrati)

半枝莲草药图片

中草药半枝莲有哪些功用?

半枝莲辛、苦,寒。归肺、肝、肾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用法与用量15-30g,鲜品30-6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半支莲与半枝莲的区别?请附图片

希望对你有帮助:

1. 半枝莲,唇形科黄岑属植物,学名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又名狭叶韩信草,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吐血、咯血、痛胂疔疮等疾病。这种草的花生长于一侧整齐排列,如同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而得名;从形状而来又名牙刷草。网上很多半枝莲的照片是韩信草,而不是狭叶韩信草,不可不辨别。 学名:Scutellaria barbata D.Don 科属:唇形科黄芩属 别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50cm。茎方形,无毛。叶对生,三角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0.7—3.2cm,宽0.4--1.5cm,基部截形或圆形,边缘具波状疏钝齿,下面有腺点;叶柄短或近无。花单生于茎或分枝上部叶腋,成偏侧总状花序;花萼紫色,长约2mm,上唇背部盾片高约1mm,果时增大;花冠蓝紫色,长约1.3cm,冠筒基部前方囊状,下唇中裂片梯形;雄蕊4,二强。小坚果扁球形,具瘤。花期5—10月,果期6—11月。生于田边、路旁。主产河北、山西、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云南、台湾。 【采制】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含野黄芩素(scutellarein)、野黄芩甙(scutellarin)、红花素(carthamidin)、异红花素(isocarthamidin)及生物碱。 【性味】性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仆伤痛、水肿、黄疸。 2. 半支莲则比较常见,它更为普遍使用的名字是大花马齿苋或者太阳花。马齿苋科马齿苋属,学名Portulaca grandiflora Hook. 英文名Large flower Purslane. 别名龙须牡丹、松针牡丹、日照草、指甲剪草、半支莲、洋马齿苋。原产巴西,一年生肉质草本,株高15-20cm。茎匍匐状或斜升,具生长毛。叶圆棍状,肉质。喜强光,在晚上或阴天时花会闭合,花期6~9月份,极其耐旱,是重要的夏季花坛花种。 [植物形态]一年生肉质茎叶草本。茎基部匍匐生,高15-20厘米,分枝多而光滑,节有簇生毛。叶密集枝顶,较下不规则互生,叶细圆柱形,有时微弯,先端钝圆,无毛;叶柄极短或近无柄,叶腋常簇生白色长柔毛。花单生或数朵簇生枝顶,日开夜闭;花径3-4厘米,花瓣5或重瓣,倒卵形,先端微凹,红、紫、黄、白等色,呈单色或复色。蒴果近椭圆形,盖裂。种子细小,圆肾形,深灰、灰褐或灰黑色,有光泽,被小瘤。花期5~9月,正午开放,午后即闭,故名午时花。果期8~11月。半支莲的开花期可通过调整播种期和嫩梢扦插期来调控。 [药用部位]全草。 [采收加工]四季可采,一般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淡、微辛,平。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烫伤,外用于疮疖肿毒。

中药半枝莲药理和药物毒性?

     半枝莲的药理作用:      用美蓝试管法筛选试验,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血细胞有很轻度的抑制作用;于细胞呼吸器法筛选实验,对上述白血病血细胞的抑制率大于75。     本品没有毒性。

红枣,铁树一叶,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四味药

一犯人在执行死刑前三天供出祖传治癌奇方)   药方煎法及服法:红枣大粒八粒,小粒十粒(共用十八粒),白花蛇草二两,铁树一叶,半枝莲一两,四味药共为一剂,可煎二次,第一次煎用水量十五磅(约十五碗水即五磅水瓶三瓶水)煎煮二小时,第二次十磅(约十碗水即五磅水瓶两瓶水)煎煮二小时,然后将煎好的药汤倒在一起,日夜当茶服用。   说明:   一:该药主治各种癌症。根据服法结果,已经治愈肠癌、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除乳癌效果较差,其他癌症服之都有良好效果,特别是肠癌,只服4至6小时即起异常效果。   二:平时每月煎一次服食,该药对脏腑之热毒及痔疮、热咳等症,服后都确实生效且能彻底治愈。   三:注意:半枝莲清凉无毒,是排污草药,服后不能饮用开水,恐其冲淡药效。如果癌症三花(即是表面能看见烂的),可将刚生长的鲜草药捣烂,取其渣,将渣敷于患处,取其汁用水烧热当茶饮。此药方不分男女老幼,服用三至四个月方能彻底痊愈,服用后大小便常常有浓血排出,这反应,毒物清除后即止,可勿惊疑。   四:此药方是一个犯人在执行死刑前三天供出来的,系祖传秘方,因恐怕死后失传而公开。到目前为止,治愈者无数,是救人一奇方。

半枝莲还有什么叫法?

你好!又可叫,狭叶韩信草,通经草,紫连草,并头草(南京民间药草),牙刷草(江苏植药志),小韩信草,水韩信(广西药植图志),小耳挖草(南宁市药物志),溪边黄芩,金挖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野夏枯草,方草儿,半向花,半面花,偏头草,四方草(浙江民间常用中药),耳挖草(广西中草药),小号向天盏,虎咬红,再生草(福建中草药),赶山鞭(成都常用中草药治疗手册),狭叶向天盏(福建新医疗法资料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