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希望和孩子有着和谐的交流,但很多时候,跟孩子说着说着,却匪夷所思地变成了尬聊”,甚至是训导,还不禁纳闷:为什么我跟孩子都聊不到一块儿去?”
唯有父母接纳孩子的感受,孩子才会对父母敞开自己的内心。如果不去关注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的心会被一层你休想”你不可以”的外壳武装,以保护我为什么老做不好”我真的做不好”我怎么这么差”等强烈的自卑感不被他人发现。唯有在维护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孩子才有勇气尝试与成人合作。正是因为尊重和鼓励并行的鼓励式教养维护了孩子的自尊,所以孩子才愿意与成人合作。
接纳感受五句型
看起来……例如,孩子约定看半小时电视,可是还想继续看。
接纳感受的表达:看起来动画片实在是太精彩,让你自己去关电视似乎是件很难的事情。”
这样与孩子沟通,孩子感受到妈妈懂我。因为尊重了孩子被动画片吸引的感受,与孩子有链接,那么孩子合作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例如, 放学回家,孩子抱怨,自己多次举手,老师都没有看见。
接纳感受的表达:听起来老师没有看到你多次举手,你感到很难过?”作为父母不一定急着教孩子做什么,教之前一定要感同身受孩子当时的感受,用听起来……”句型先接纳孩子的感受,然后再教孩子方法。
你好像……例如,孩子吃了一个棒棒糖,还想再吃一个。
接纳感受的表达:你好像还想再吃一个棒棒糖?”因为父母接纳孩子的感受,所以孩子才可能会控制自己。也许有例外,但是有一点,孩子一定不会突然爆发不良情绪。
你似乎……例如,孩子还想在小朋友家继续玩,不愿意回家。
接纳感受的表达:你似乎还想再跟小明玩一会儿?”
我猜……例如,孩子做了一件出乎你意料的事情,并且不怎么合理。
接纳感受的表达:我猜当时你那样做一定有你的理由,你愿意多说一些吗?”
接纳感受的五个句型就像钥匙一样打开了孩子的心门,让父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无须五个句型同时使用,只要使用其中一个或两个就好。

接纳孩子的感受,是不是就意味着父母完全认同孩子的行为和结果呢?
挑战 :孩子不按照约定关电视怎么办孩子看电视这件事情让果妈伤透脑筋。果妈一家与爷爷奶奶一起住,于是对待孩子有四种不同的沟通方式,所以对于果果看动画片这件事情一直都有不同的意见。爷爷奶奶对唯一的孙子十分疼爱,觉得平时学习压力那么大,多看一会儿电视没事。爷爷奶奶通常也能猜透小孩子的心思。每当果妈回家时,爷爷奶奶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刚刚开始看!”其实不用摸电视机果妈也知道,哪有那么巧每次都是下班回家之前孩子才刚刚开始看。爸爸是严厉型,说好到点关电视就必须关,二话不说直接关。孩子也有自己的绝招,爸爸一关电视,果果就躺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这个时候爸爸把孩子提起来关到房间里,里面传来孩子的哭声、爸爸的吼声。房间外爷爷奶奶抱怨说:不就是看一会儿电视嘛,小时候你也这样,我们都给你看。”果妈则表示,自己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很多妈妈都有类似的无奈和无助,这个时候帮孩子也不对,帮爸爸也不对,感觉自己的育儿队友都不站在一条战线上。

电视、手机和游戏在生活中无法回避,有的时候我们也用这些电子产品来应付孩子,效果显著。一个7 岁孩子的妈妈跟我说:孩子坐不住,只有给她看动画片才能安静地坐2~3 小时。”父母常常将电子产品作为让孩子安静下来的特效品,因此这些电子产品也赢得了电子保姆”的称号。
如果想培养孩子自控自律的品质,那么无论是电视还是游戏,父母要特别留意孩子使用的时间。接纳孩子的感受是最关键的一步,有了这一步在使用时间上就容易控制。以下攻略可用在孩子未上瘾前,如果已上瘾最好让孩子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只要父母准备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每一次都需要按照以下方式来对待,孩子年龄越小,攻略就越有效。养成习惯后,
孩子对电子产品上瘾的概率也就大大降低。

1. 尊重约定
无论是哪种电子产品,极其重要的第一步就是约定,没有约定就会在关或拿走电子产品时发生争执。
父母:你想看电视是可以的,准备看到什么时候关电视呢?”
孩子:看到长针指到5。”
父母:当长针指到5 的时候,是你关电视的时间,是这样吧?”
孩子:嗯。”
这样我们就跟孩子做好了约定,约定后父母要相信孩子,在孩子玩电子产品的过程中不去打扰孩子,更不要未到时间就不停地催促。
很多妈妈会说,我也常跟孩子约定,效果没有那么好。那要看玩多久”是从孩子嘴巴里说出来的还是从父母嘴巴里说出来的,效果有很大不同。
如果是父母说的,孩子遵守的概率比较小,孩子年龄越大,遵守的概率越小。如果是孩子自己说的,可能有一定效果。孩子是不会说出一个很夸张的时间的。当父母尊重孩子时,孩子是愿意合作的。但要避免给孩子奖励”这样的情况,孩子平时大约玩30 分钟,妈妈用以上方法跟孩子做约定时,孩子说只玩15 分钟。妈妈心里一高兴,觉得攻略太有用。而后又开始心疼孩子玩的时间太短,孩子太懂事,然后说:我再给你延长15 分钟,玩30 分钟好了。”如果是这样,又破坏了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因为奖励必然表明有人高高在上。而这样做,你猜猜孩子又会学习到哪些品质呢?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刻意多次提醒孩子时间到了”。如果父母在孩子看动画片的过程中生怕孩子错过时间,多次催促,反而引发孩子抵触的情绪。一方面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不信任,约定也就无效。另一方面多次催促,孩子会想反正妈妈会帮我看时间,我只负责看动画片就好,妈妈不提醒还能多看些时间,岂不是更好?无论你有多么怀疑孩子,在第一次约定时,信任孩子非常重要。有了这个约定,很多孩子到时间就会自己关。当然,约定也不一定必须是时间,如果孩子年龄小,也可以按照看几集的方式来约定。一般情况下,孩子4 岁多,父母就可以教孩子认识整点时间,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课也有专门教孩子认识时间的内容。使用这样的方式约定,父母都会觉得很惊喜,原来孩子是讲信用、有契约精神的。
2. 跟进约定
孩子不履行约定也是常有的事情。如果当以上方法都没有用的时候,时间又到了怎么办呢?妈妈可以尊重地提醒孩子:宝贝,我注意到长针已经指向5 了,是你关电视的时间,现在就去做吧。”一部分孩子会自觉地关掉。到时间的提醒”和未到时间的提醒”含义是不同的,到时间的提醒”是建立在尊重而信任的基础上的,是善意的提醒;未到时间的提
醒”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也是不尊重。
3. 无声提醒
坐到他身边,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微笑着给他指指时间,暗示时间已经到了。这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说话,如果父母说话很容易导致权力之争。我尝试过,孩子居然笑着点了点头。将无声提醒实践于多个方面,均收到良好的反馈,孩子觉得很有趣,妈妈很善意,也不会有情绪的困扰。
4. 接纳感受五句型
如果无声提醒”失效了,父母还可以怎么办呢?这样的情形多发生在动画片很精彩的时候——正邪双方正在战斗,胜负难分。如果父母不应景地做了无声提醒,孩子通常一声不吭,把父母当作空气,眼睛紧盯屏幕,全神贯注,压根儿忽视父母的存在。想想假如你在看一部精彩的电影,刚好是情节扑朔迷离之际,一个电话打来让你回家,你通常也要拖一拖、磨一磨。对于成人来讲是精彩的电影,对于孩子来讲是好看的动画片。此刻只有孩子的感受被接纳的情况下,父母才能培养出自控自律的孩子。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接纳感受五句型就非常有用了。
妈妈可以坐到孩子身边这样说:看起来今天的动画片实在太精彩,似乎让你自己去关有些舍不得?”果妈的反馈:孩子使劲点了点头,但眼睛一直盯着电视。重要的是这样说时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存在,而不再把父母当作空气。妈妈可以继续说:妈妈小时候也喜欢看动画片,最好能看24 小时外婆都不要来管,何况是这么精彩的时候。”果妈的反馈:那一刻孩子眼睛盯着电视屏幕,但笑了一下。孩子笑的含义——原来妈妈小的时候跟我也差不多。妈妈可以接着说:因为宝贝跟妈妈约定当长针指向5时是你关电视的时间,你是希望妈妈帮你关电视还是你自己去关电视?”
一种情况,孩子自己就把电视关了,那么妈妈一定要鼓励孩子:谢谢你愿意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关掉电视时会有点不高兴,鼓励会让孩子感受好些,并看到自己的努力。另一种情况如同果妈给我反馈的,她的孩子说:我不方便。”当孩子说不方便时,父母可以稍稍推动孩子一下。你可以找到遥控器,微笑地看着孩子,然后把遥控器塞到孩子手中,在孩子手指上轻轻地使力,按下关闭的按钮。
果妈反馈,当关掉电视时,孩子没有像以前一样大哭大闹,但还是有点不高兴,他并没有像以前一样通过发脾气来表示抗议,而是选择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个过程我们在培养孩子什么呢?此刻孩子正在学习如何管理自己,如何做到自律,因为孩子的自控自律是后天习得而非先天具备的。
——
更多实用育儿知识,请关注悦知少儿”头条号。
我们还有更多的好书推荐和知识专栏在等你,关注悦知少儿”即可免费获取中科院心理所殷晓莉老师《育儿密码:用心理学管教孩子》课程,仅限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