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妈妈,老师不喜欢我”,你的回答让孩子一生受益

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资源园地


妈妈,老师不喜欢我”,你的回答让孩子一生受益




家长们中的一部分人一定听自己家孩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妈妈,老师不喜欢我。”家长们也有不同的回答,而看似简单地回答,其实是有技巧的这决定了孩子是否自信,自尊。那么家长们又该怎样巧妙的回答呢?


无事生非


也许老师不喜欢只是出于感情

老师也是人,正常人都有自己的七情六欲,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喜好。我们应该理解孩子想获得老师认可的心情,也应该理解老师有自己的喜好和行事作风。

所以如果只是单纯的情感偏好问题,我们不妨试着帮孩子做一下分析:

无事生非

1、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偏好

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就像你有很多同学,你对他们也不是一样喜欢,有些更喜欢,有些不喜欢,甚至讨厌,你的老师和我们一样,也是普通人,她们当然也会有自己的喜好。但是老师们都具有极高的职业道德,所以是不会因此而区别对待学生的。

无事生非

2. 可以争取让老师喜欢你

只要你听话不调皮,没有不良习惯和行为。只要你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懂得问题虚心求教,友好同学。喜欢和老师交流,性格开朗,不跟老师对着干,老师就会喜欢你。

其实老师们大多是喜欢孩子的,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的,真的做到随心、随性就好。

无事生非

3. 实在不喜欢,也没关系

也许有的孩子会问:如果我照做了,老师孩子不喜欢我怎么办?

也许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如果老师真的不那么喜欢你,也没关系。因为谁也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做到让所有人满意。不要因为别人不喜欢,就自己伤心难过。人可以追求完美,但是要接受结果的不完美。所以,更不要为了获得别人喜欢,做一些自己不愿意、自己认为错的、甚至伤害自己的事情。

做好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首因效应


如果不喜欢变成行为

父母尝试跟老师了解,为了避免冲突,父母们可以间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怎么样”,有没有给老师带来麻烦呀”,老师你觉得孩子在哪些方面需要迫切提高的”……父母们注意的是,首因效应”导致老师对某个孩子的偏见是常态,即一些老师会因为不喜欢某个孩子的相貌而产生厌恶之情,继而以不友善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方面的原因,家长们常常难以知晓,老师也不会说出来,所以当家长发现老师毫无理由地讨厌孩子,便要以积极心态引导孩子。

同时要安慰自己的孩子,同时让孩子自己学会判断。

小孩子的是非概念和道德标准是由大人建立的,因此做事总是希望得到大人的认可。你会自然地认为大人表扬的就是对的,而批评的就是错的。

但是随着你的长大,你已经开始发现大人也会做错事,这时你就开始有了独立判断的能力。

人不可能没缺点,而且自己的缺点自己比较难看到,当别人给你指出缺点时,这是善意的批评,你应该感谢并虚心接受。但如果有人无事生非地指责你,这就是恶意打击。

你一定要分清什么是善意的批评,什么是恶意的打击。这样批评就会帮你进步,而打击也不会伤害你,反而会使你坚强。”

可能不喜欢还是个误会


当然,也不一定真的是老师不喜欢孩子,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聊多一些,会发现孩子口中的不喜欢”,可能还是个小小的误会。

当孩子说老师不喜欢我”时,我们千万不可以也着急得不行,立刻质问孩子,是不是做错什么惹老师生气了?甚至跑去质问老师,为什么独独针对自己的孩子?这样可能会让原本的误会成真——老师真的不喜欢孩子了

明智的沟通方式是:

开头先说,我这次拜访的是因为有一个难题。希望您能帮助我了解为什么孩子会担心您不喜欢TA。”

然后再告诉老师,孩子在什么时候说了什么,越具体越好,尽量用孩子原话复述。

这样的表述方式没有攻击性,会让老师卸下心防,认为你是支持TA的工作的,并愿意一起寻找答案。

所以一定要反复表明,你只是想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教师是崇高的职业,我们相信绝大部分老师都很爱孩子、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所以在沟通之前,提醒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能凭着孩子回家后的一面之词,就认为老师或学校处理不当。毕竟孩子还小,很多真正对他们有利的事情,他们不能完全理解。

也有很大的可能,对于老师来说,所谓的不喜欢”,其实就是重视。

孩子被批评,其实是值得开心的事,说明了老师重视孩子,希望自己的严格,能够换来孩子的更好成长。

在老师眼中,不同孩子就如同不同的璞玉,需要不同程度的雕琢。底子越好的璞玉”,往往会得到更精心的雕琢,因为老师希望把它”打造得更完美。

最后,当孩子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时,不妨当做一个教育契机。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没有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在征求孩子的意见后,孩子也不需要父母干涉,那么便鼓励孩子自己处理冲突,因为这也是在锻炼一种交际技能。

也希望每天晚上,除了辅导作业的吼”,家长们可以花上一些时间和孩子聊聊吧,了解他的内心想法,才有机会站在他的身边帮他跨过困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