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13岁男生捅死10岁女孩的案件,初三学生拿板砖在学校砸伤班主任,去年还有12岁男孩杀死母亲,北大毕业学子弑母案件。这些案子的背后,都是孩子出了问题,折射出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而家庭教育往往不是单纯的管教这么简单。孩子的问题是最复杂的问题,作为我们家长,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往往抓不住要领,有的管教太松,有的管教太严,不同年龄阶段管教方式都不一样。往往一定程度上都会导致问题的产生。

现在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但是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尤其是关于教育孩子方面,很多家长可能都在忙于到处奔波挣钱,疏于陪伴和管教,很多时候,直到孩子出了问题,家长悔之晚矣。
我们会发现,在很多案例里面,孩子的问题其实追根溯源是家长和家庭的问题。
被称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的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说: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作为我们父母,又如何能够学习怎么做一个好家长呢?首先我们还是要从自己身上入手。

孩子的安全感 来自健康和谐的家庭,一个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才有能力去面对长大后的风风雨雨。夫妻和谐,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夫妻恩爱,才能给孩子更多的爱。
很多有心理困扰的孩子,小的时候,尤其是早期的童年生活中常常经历很多不安全的成长环境,父母吵架,婆媳关系差,家庭冲突四起等等。
我记得小时候,母亲老是在我面前说父亲的坏话,我就不知如何是好,但是我的心是冰冷的,我很害怕。现在大了,有了小孩,偶尔几次不小心在小孩面前说了她爸爸哪里不好的时候,孩子会马上表示她不觉得这样,还努力说爸爸如何如何好。
婚姻之于小孩儿,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影响更深远。好的夫妻关系帮助孩子顺利地实现性别认同,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平衡与适度亲密,还会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叫做幸福”的种子。
德国著名心理治疗师海灵格将孩子称为家庭中的救世主”, 孩子天生有一种本能——保护家庭的稳固。每个孩子都乐于看到父母相爱,而不是到他这里来争夺爱。如果父母相爱,孩子就会安心地去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林文采博士说过: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一定能做孩子的好父母。
什么叫做自己的好父母”呢?就是你有没有办法对自己温和而又坚持。
也就是说,当你失败了,有挫折感了,你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你会不会对自己非常严厉?能不能原谅自己?如果是的话,那么当你成为父母后,你的孩子犯错时你也会这样对他。
另外一点就是你有没有办法管得住自己,你的内心能不能对自己坚持说不行”,如果你能做到,那么你以后面对孩子寸就能对他说不行”,如果你不能,那么对待孩子时你可能也完全凭心情,不懂得如何拿捏分寸。
所以,一个人不用等到有了孩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好妈妈,当她自己面对事情时,就己经可以知道答案了。
林博士说的做自己的好父母”,指的就是内在父母——被我们内化的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
有一个例子,母女俩在厨房洗碗,突然,听到碗碎的声音。过了一会没有任何响动,爸爸就对旁人说,一定是妈妈弄碎的,旁人就问,你没看到,为什么如此肯定?爸爸说:如果是女儿弄碎的,接下来就是妈妈大声的吼叫和责骂了。”
所以,时常反思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完美地教育。做自己的好父母”,才能做孩子的好父母。

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 孩子一出生,他心灵上这块土地是荒芜的,父母是这块土地的第一个播种者,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因此,父母的言行和孩子的个性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个人成长。
父母最好的样子就是言传身教,父母好好学习,自然有天天向上的孩子。

作为家长的我们,都希望能够有一个优秀的孩子,那么就需要先从自我做起,查找自己的不足,而不是整天看到小孩的不足。先把自己改变了,做温柔而坚持”的父母,小孩的正向改变也是迟早得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