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父母妥协是硬伤,“豆腐心”爸妈,养不出有规则感的孩子

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家长们对孩子呵护备至、关爱有加,甚至能够容忍孩子一些无法无天的行为,家长只因为一句孩子还小”就无底线的纵容孩子的坏习惯和危险的行为”,如果家长无底线的包容和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孩子只会越来越肆无忌惮,最后变成家长都无法挽回的局面,所以家长帮助孩子改变的一些坏习惯、危险行为,最佳的选择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父母妥协是硬伤,豆腐心”爸妈,养不出有规则感的孩子

规则意识”简单来说就是遵守规则,在家里遵守家里的规则,包括孩子在家里听家长的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随意破坏家中的物品;在学校遵守学校的规则,包括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老师的上课秩序、在学校爱老师、团结同学;在社会上遵守社会的规则:不乱闯红灯、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不随意拿别人的私人物品等等。

为什么很多人家的孩子很优秀、很有修养,那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开始建立规则意识”,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感”,并非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而是要张弛有度,灵活处理,规则的渗透,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调整、改变和适应的过程,那么家长如何建立规则意识”呢?这四个建立规则感”的好方法,家长可以试试看。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的行为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对于天生爱模仿的孩子来说,家长不良的行为举止很有可能被孩子模仿和学习,当家长带着孩子过马路时,家长随意闯红灯路马路,孩子也会学会家长的闯红灯的坏毛病”,家长有小偷小摸”、爱占小便宜的习惯,将来有一天孩子也会养成家长这样的小偷小摸”、爱占小便宜的坏习惯。

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感”,那就需要家长在实际的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则,好的行为习惯会传染”他人,所以家长将好的行为习惯展现在孩子的面前,这样孩子就会学习的是家长好的行为习惯,从而逐渐建立一定的规则感”。

小偷小摸

二、家长需要明确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有底线、有原则的家长在给孩子制定规则时,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家长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当孩子做错事情触碰到家长的底线时,家长不能一再的包容和容忍,家长要给孩子一个教训”,这个教训不是拳打脚踢,而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方式,让孩子明白这个底线是不能随意触碰的,家长才能更好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规则感

三、规则少而执行力强,不要为了规则而规则

家长制定规则的目的是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认知观,从而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家长为了规则而规则,会使孩子的认知观上产生偏差。所以家长在制定规则时,一定要选择执行力强的规则且孩子能坚持下来的,等到孩子的这个规则已经成习惯,家长根据孩子最近的表现,针对孩子的某些行为专门制定新的规则,给孩子一个适应的时间,相信孩子能很快适应新的规则。

规则意识

四、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

想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建议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规则,让孩子知道接下来可以做什么、需要怎么做,这样的规则才会更加人性化,孩子更容易接受和采纳更容易配合。

规则意识

孩子的规则感”和家长的引导息息相关,所以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感”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哦。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