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耐心养成的事业 教育是长期的,需要耐心

近些年来,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因为教育关乎一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希望。

教育并非新生事物,但是我们却讨论了一年又一年,因为总是感觉没有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

教育也许在20年内,大家都很难找到意见较为统一的答案。换个角度,也许我们是太急于想得到一个标准答案了。

中国人向来有实用功利主义的处世价值观,因此我们常常过于重视如何解决问题,而忘了问题是需要被发现”的,而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耐心养成的事业。

教育是长期的,需要耐心

比如你会发现,至今你可能也回答不了小时候老师的提问,你为什么要上学?”

那时候的标准答案:当科学家。可我们绝大部分人并没有成为科学家。

但是我们仍会感谢曾经努力用功的自己,学校的时光不仅仅学到知识,还锻炼了思辨能力和兴趣探索。

更重要的,通过考试,我们还建立了足以与他人竞争的自信。

嗯,这就是我的观点:作为生命体,你不需要上学;可作为社会人,上学就非常重要了。

教育是长期的,需要耐心

电影《银河补习班》讲述了一对父子逆袭人生的故事,向人们诠释了怎样的教育才更适合不同的孩子,同时也在社会上引发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教育反思。

有句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银河补习班》之所以引起热议,也是因为它向广大观众诠释了这个道理。面对在学校垫底的、要被开除的、连妈妈都觉得没救了”的儿子时,爸爸采取了适合孩子的教育。

最终,儿子不仅没有被打入成长、发展的十八层地狱”,而且还逆袭成为一名宇航员。爸爸的教育,也许并不那么科学、规范、系统,但是对儿子来说,却是最好的教育。

1尊重特点、尊重成长规律

好的教育需要懂得尊重孩子,蒙冤入狱几年后出狱的工程师爸爸并不懂得高深的教育学理论,但是他懂孩子,懂得尊重儿子,他尊重了儿子的奇思妙想,尊重了儿子的缺根弦儿”,也尊重了孩子的成长规律。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作为家长和教师,如果不能了解孩子,就谈不上教育孩子,更谈不上给孩子好的教育。要想了解孩子,成年人首先要有尊重意识,好的教育要懂得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尊重孩子的特点,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允许孩子与众不同。现实生活中,成年人眼中往往只有别人家的孩子”,把别人家的孩子”的成绩看做是自己家孩子的目标,把别人家孩子的行为看做是自己家孩子的榜样,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孩子一样优秀。就算不能优秀也要随大流,容不得孩子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然而,每个孩子的天性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就是不走寻常路,坐不住、调皮捣蛋、不爱写作业、动嘴比动手快、爱胡思乱想……对孩子的这些表现,家长要分清楚是特点还是缺点。如果是缺点自然要想办法纠正,如果是个性、特点,成年人就要尊重它们,保护孩子的天性。

第二,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三分教七分等”,教育和培养孩子是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时间,家长和教师要有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如果不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就会出现过于焦虑的心理,总想超前教育,总想拔苗助长。

这两天,朋友圈被一个扎心段子刷屏了:

晚上十点多,33岁妈妈的咆哮声回荡在整个小区——

教育是长期的,需要耐心

什么关系?说!到底什么关系!啊?”

正当网友们抱着八卦的心胡乱猜测小三、婚外情时,接下来的剧情”让人啼笑皆非:

死孩子,互为相反数啊!”

原来,又是一个陪娃写作业引发的家庭惨案。

当代父母加速衰老的真正元凶,其实是教育小孩”,新闻也是铺天盖地:

【33岁妈妈教育儿子,气出急性脑梗住院】

【妈妈吼儿子写作业,被丈夫踢破脾脏】

【180cm大汉被孩子气的嚎啕大哭】;

......

看着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刺眼新闻”,养着自己家里软硬不吃”的孩子,爸爸妈妈们真是操碎了心。

教育是长期的,需要耐心

可同样是养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也没见怎么教,又听话学习又好,为什么到自己这就变了个样?

究其原因:

大多数家长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设定一个标准,觉得我的孩子就应该是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如果他没有达到,那就是他不认真、他不专心、他不好好干……

错了。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13岁以下所有孩子的问题,都和家长有关!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在一些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下,越教越难管:

打不得、骂不得,说两句就开始哭,就差供起来了;

看见动画片比亲妈都亲,手机上网什么都爱,就不爱学习;

青春期顶嘴、撒谎、早恋,软硬不吃、油盐不进;

……

只有不及格”的父母,没有不及格”的孩子。

不妨想一下:上学需要考试,开车需要驾照,连上班都需要体检,可是,很多人没有经过学习拿到妈妈上岗证”,就开始生娃带娃了。

父母的言传身教里,藏着他10年后的样子。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考试?

这个从小到大,问爸爸问妈妈问老师问自己的问题,直到今天,似乎也就渐渐淡忘了。

回想一下,那时候爸爸妈妈的答案,是恐吓。考试考不好,将来会当乞丐”,娶不到媳妇”。

教育是长期的,需要耐心

老师的答案,是大道理。考试才能知道你学的怎么样,考的好就是学的好。”

自己的答案,是竞争。那时候开始暗暗较劲,我不能比某某差”,这次要拿到全班第一名”。

教育是长期的,需要耐心

那么,为什么开始要所有孩子都坐在位子上,填上班级姓名,不能和其他同学说话也不能翻书,时间到了就要收卷子呢?

我想,那是因为考试是一件相对公平的竞争。人不可能天生会考试,但人可以适应考试这种竞争机制。

就像学而思这个事件,支持态度的家长们,理由是包含考试在内的各种知识、习惯、技巧和能力,理所当然的,也是竞争的要素,因此学而思们就有存在的必要。

社会竞争是每一个社会人存在的常态,躲避”、绕路”都不是解决的办法,坦然面对”或许才是解决之道。

好的教育需要发现孩子。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这里我用了发现”一词。了解”和发现”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了解”的本意是知道”,而发现的本意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这意味着家长或教师要拨开眼前的迷雾,找到谜团背后的真相。因此,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成年人要善于研究孩子,发现每个孩子与众不同的特点,探索适合每个孩子的成长路径,这样才能使教育更适合孩子。

发现孩子,也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

第一,发现孩子要以儿童友好”为出发点,即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向好的想法,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长为最好的自己”的可能性。在儿童友好的理念指导下,家长和教师就会用善意的态度去寻找孩子的特点与天性,就会无条件地相信孩子,就不会跟孩子说《银河补习班》里妈妈所说的话:长了张笨蛋的脸,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救了。”而是会像爸爸一样跟孩子说你是这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

第二,发现孩子要以儿童本位”为原则。以儿童为本,成年人就不能用我们都是为你好”来代替孩子的选择。《银河补习班》里,妈妈也总是说我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根本感觉不到好”在哪里。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教育的意义,可能就像余华小说《活着》中的描述一样,终究是指向人类个体的存在和发展本身。教育应该是神圣的,也应该是实际的。好的教育还需要重新认识孩子。之所以说重新”,是因为过去我们对孩子的认识也许不够精准、有失偏颇。我们常常习惯了从成年人的视角出发,以固化的为了孩子好”的思维去认识孩子,这使我们并不真正认识我们的教育对象。

重新认识意味着我们需要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方法,这样才能引导孩子走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用传统的理念评价孩子,成绩好几乎是压倒一切的衡量标准。而成绩又主要依赖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这是传统的智力理论。但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人都有7种智能,分别为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能力,后来他又增加了自然探索、存在两种能力。

也就是说,每个人至少有上述9种能力,只是某种能力在某人身上更强大,更能影响到他的学习与做事风格。所以,有的人更善于运动而不善于做数学题,有的人更善于当政治家而不善于当科学家。但是,我们又能说哪一种人的人生是不成功的呢?

可见,我们需要重新出发,用新理念、新视角去发现孩子的天赋与才能,并选择适合孩子特点的方式进行教育。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但是现行的教育评价仍有些单一,考试成绩仍然是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教育者们仍然在用一把尺子”测量不同禀赋的孩子。

虽然成年人一直在努力地一切为了孩子”,但是在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方面还做得很不够。我们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情绪、交友、品格等方面还远不如关注成绩那么上心,对成绩好的孩子与成绩差的孩子还存在很大差别。

单一的评价标准,使成人社会对下一代的成长充满了教育焦虑,甚至演化为社会焦虑,尤其家长群体更为严重。

几乎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家长就焦虑,让孩子早早学起了奥数,上各种辅导班、学习多种才艺……

写在最后,要缓解教育焦虑: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与特点,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无条件地相信孩子;家长要善于探索孩子的特点与禀赋,用发现的眼睛寻找孩子的优势与长处,顺应孩子的天性来培养孩子;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与想法,了解孩子的兴趣,给孩子自由的天地,陪伴孩子慢慢成长;家长要学习现代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