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头上戴着小灯的鱼 叫什么
鮟鱇 【学名】Lophius litulon 【别名】鹅鱼(goosefishes) 【俗名】海蛤蟆、蛤蟆鱼、老头鱼、结巴鱼 【科属】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鮟鱇目(Lophiiformes;anglerfishes) 鮟鱇科(Lophiidae) 【种类】有4属约25种,中国产3属3种 【分布区域】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产于东海北部以及黄海。 【形态特征】体前半部平扁呈圆盘形,尾部柱形,一般体长40~60厘米、体重300~800克。头特别大而平扁,口宽大,口内有黑白斑纹,下颌有可倒伏的尖牙1~2行。体柔软、无鳞,背面褐色,腹面灰白色。头及全身边缘有许多皮质突起。背鳍前部有6根相互分离的鳍棘,第一棘位于吻背面且顶端有皮质穗;胸鳍宽大在身体两侧成臂状;臀鳍有8~11根鳍条。各鳍均为深褐色。 【生存现状】鮟鱇目、鮟鱇科的统称。鮟鱇一般底栖,静伏於海底或缓慢活动。肉食性,以「钓饵」引诱猎物,待猎物接近时,便突然猛咬捕捉。主要以鱼类为食,也吃各种无脊椎动物和海鸟。在世界某些地区,鮟鱇作为食品出售。鮟鱇的种类包括大西洋的美洲鮟鱇(Lophius americanus)、欧洲的L. piscatorius及东方的黑鮟鱇(Lophiomus setigerus)。 鮟鱇鱼又叫老人鱼,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似老人咳嗽。鮟鱇鱼的前端扁平呈圆盘状,身躯向后细尖成柱形,两只眼睛生在头顶上,一张血盆大口长得象身体一样宽,嘴巴边缘长着一排尖端向内的利齿;腹鳍长在喉头,体侧的胸鳍有一个臂,它平时常栖伏水底,紫褐色的体上光滑无鳞但散杂着许多小白点,整个体色与海底颜色很相似。 鮟鱇鱼不大游动,捕食机会少,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它的背鳍发生了变化:第一个背鳍逐渐向头部延伸,背鳍的前三枚鳍棘在头顶前方分离呈丝太,其末端有一根发光的皮瓣。当小鱼在闪光点附近游动时,鮟鱇鱼就摇动它的钓具,引鱼上钩,送入口内。 鮟鱇鱼的胃口很大,它的胃中常充满着鲨鱼等。它生长在黑暗的大海深处,行动缓慢,又不合群生活,在辽阔的海洋中雄鱼很难找到雌鱼,一旦遇到雌鱼,那就终身相附至死,雄鱼一生的营养也由雌鱼供给。久而久之,鮟鱇鱼就形成了这种绝无仅有的配偶关系。 【种类介绍】钢毛拟鮟鱇(Lophiomus setigerus) 单棘躄鱼,又称蟾蜍鱼(sea toads),体色呈浅红色,皮肤有淡黄色斑点,体型硕壮,具有很高食用价值,台湾渔民称之为青蛙,大一点的鱼可以卖到不错的价钱,据说吃起来像青蛙肉。 阿布氏单棘躄鱼(Chaunx abei) 躄鱼,又称蛙鱼(frogfishes),胸鳍呈臂状,肌肉相当发达,适合在珊瑚礁间爬行,基本上他们用爬的会比用游的快多了。身体颜色具有相当多的变化,ㄒ有些种类非常漂亮,通常也会成为人们的水族宠物。 条纹躄鱼(Phrynelox zebrinus) 棘茄鱼,又称蝙蝠鱼(bat fishes),身体通常呈扁平状,全身布满很发达的结状鳞,称之为盾突(bucklers),所以大概也没有人想吃它。同时,他们也是擅长在海底爬行的一群,几乎不太会游泳,这还是以前人所始料未及的。 网纹棘茄鱼(Halicmetus reticulatus) 强生氏鮟鱇 (Melanocetus johnsoni)这种鮟鱇全长只有10厘米。在深海中不大能遇到猎物,所以较自己大的食物都尽量吞下。锐利的牙齿是向内边的,一旦捕到猎物,就不会让它逃脱。 强生氏鮟鱇的胃能像右图一样鼓得大大的,所以大猎物也能吞下。 密棘鮟鱇(Ceratias holboelli)密棘鮟鱇的雌鱼远大于雄鱼,左图大的为雌鱼,全长1-1.2米,小的为雄鱼,只有8-16厘米,雄鱼寄生在雌鱼身上而生活。雄鱼遇到雌鱼时就咬住不放,不久就成为雌鱼身体的一部分。左图雌鱼像腹鳍的部分就是寄生的雄鱼。 羊齿鮟鱇(Gigantactis vanhoeffeni)全长30厘米,具有体长两倍以上长的“钓竿”。 疏棘鮟鱇 (Himantolophus groenlandicus)全长60厘米,具有绳结和绳条一样的“钓竿”。 【经济价值】鱼肉富含维生素A和C。其尾部肌肉可供鲜食或加工制做钱松等,其鱼肚、鱼籽均是高营养食品,皮可制胶,肝可担取鱼肝油,鱼骨是加工明骨鱼粉的原料。
海老头鱼的做法
材料:老头鱼600克、油适量、葱姜蒜适量、五香粉适量、西红柿适量、黄豆酱适量、料酒适量。
1、准备材料,去掉鱼头与脏,清洗干净,放一旁待用,如图所示。
2、然后将葱姜蒜切片切条,如图所示。
3、准备一个西红柿清洗干净,然后切块。
4、起油锅,爆香五香粉、葱姜蒜,如图所示。
5、接下来加入黄豆酱翻炒,如图所示。
6、如图所示,加入西红柿、适量的水煮开。
7、然后加入老头鱼,料酒,如图所示。
8、锅里烧开,转成小火煮一刻钟,如图所示。
9、最后,好了之后,把它装盘食用即可。
老头鱼的头能吃吗?
山胖头也叫老头鱼,还叫沙姑鲈子,学名葛氏鲈塘鳢。此鱼肉质鲜美细腻,其烹饪方法酱闷为最佳,但是必须去掉头部(因头部有寄生虫)及内脏。
老头鱼的脑袋能吃吗?
不可以,山胖头也叫老头鱼,还叫沙姑鲈子,学名葛氏鲈塘鳢。此鱼肉质鲜美细腻,其烹饪方法酱闷为最佳,但是必须去掉头部(因头部有寄生虫)及内脏。
老头鱼,又名蛤蟆鱼、鮟鱇鱼、丑婆等。鱼纲,鮟鱇目,鮟鱇科,体柔软,无鳞,头和体的边缘有许多皮质突起。体前半部平扁,圆盘形,尾部细小。体长50厘米以上。背紫褐色,腹面淡色。头大,口宽,牙尖锐,口内有黑白斑纹。胸鳍宽大,臂状。背鳍最前3鳍棘分离,第一棘顶端有皮瓣(也叫皮质穗),瓣内寄生着一些发光的细菌,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杆。此外,老头鱼也是鲈形目,塘鳢科的葛氏鲈塘鳢的俗称。
什么是黄金过背龙鱼
楼主你好。
黄金过背龙的特征:
幼鱼时期的鱼体色呈浅金绿色,成鱼的鳞框则呈金黄色并包括整个鱼背,各鳍均呈金红色。
注意“包括整个鱼背”。
雌雄区分:
龙鱼根据品种的不同,雌雄的区分方法也不同。
过背品系的判断中,前鳍可做为一项指标,其圆形而顺滑可判断为母鱼,如是老头鱼,一些特征将被隐藏。不能良好发育的龙,再判断上难度很大。
价格方面,根据地区/品相/大小等等,各不相同。我到鱼店去看,稍好一些的,20CM左右,就在万元以上。
老头鱼有几种?印尼海域俗称老头鱼应该是什么鱼?
你好,老头鱼,又名蛤蟆鱼、鮟鱇鱼、丑婆等。鱼纲,鮟鱇目,鮟鱇科,体柔软,无鳞,头和体的边缘有许多皮质突起。体前半部平扁,圆盘形,尾部细小。体长50厘米以上。背紫褐色,腹面淡色。头大,口宽,牙尖锐,口内有黑白斑纹。胸鳍宽大,臂状。背鳍最前3鳍棘分离,第一棘顶端有皮瓣(也叫皮质穗),瓣内寄生着一些发光的细菌,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杆。此外,老头鱼也是鲈形目,塘鳢科的葛氏鲈塘鳢的俗称。鮟鱇鱼别名编辑简介
[图片]生活在温带海洋中50米到100米深的海底的海域的海鱼,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世界性鱼类,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体柔软,无鳞,头和体的边缘有许多皮质突起。鮟鱇鱼是一种深海鱼,属于一个不大不小的家族。学名为鮟鱇鱼,俗名蛤蟆鱼、老头鱼、结巴鱼、海哈蟆、丑婆、海鬼鱼等。不过,它还有一个更贴切动听的名称,叫琵琶鱼。这是因为它体前半部平扁,呈盘状,向后逐渐尖细,全身犹如一把琵琶拨乐器。鮟鱇鱼为中型底栖鱼类,平时潜伏海底,不善游泳。有时借助于胸鳍在海滩涂上缓慢滑行,每移动一步哼哼,发出酷似老头咳嗽的声音。所以,在我国北方沿海又称它“老头鱼”。[1] 种类
种类多样:大者可达1—1.5米。我国只有两种,一种叫黄鮟鱇,另一种是黑鮟鱇。前者下颌齿多2行。口内白色,臂鳍条 8~11根;后者下颌齿多3行,口内有黑白圆形斑纹,臂鳍条6~7根。黄鮟鱇分布于黄渤海及东海北部,黑鮟鱇多见于东海和南海。[1]
云斑裸颊虾虎鱼是老头鱼吗?
不是,生活在淡水水系中的老头鱼学名为葛氏鲈塘鳢属鲈形目,鰕虎鱼亚目,塘鳢科,鲈塘鳢属。俗称:山胖头,沙姑鲈子,还阳鱼,老头鱼
另外还有一种生活在温带海洋中50米到100米深的海底的海域的海鱼学名为安康鱼,俗名蛤蟆鱼、老头鱼、结巴鱼、丑婆、海鬼鱼等。
请大家鉴赏下2个小毒物,是什么鱼啊?
那条花鱼学名叫“棒花”俗名叫“爬虎”“砂推子”“老头鱼”...各地叫法不一,另一条看不清。我看像小鲫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