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文|汉水东流
初次看到书名很多人会吓一跳,语文如何能对抗?前不久才有专家说过得语文者,得天下”,学子、家长都想天天抱着语文书睡觉了,哪里还敢对抗!
细看下才知道,这是本很实用的书,和如今国家提倡的大语文”时代思想不谋而合。
作者叶开是文学博士、著名文学杂志《收获》的副编审。叶开先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也曾是一位痛苦的小学生家长),把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找了出来,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为如何让孩子阅读到最好的文字寻找到一条路。家里有小学阶段的学生父母,非常值得一看。
作者认为学习语文,就是从小开始引导孩子接触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用最好的精神食粮喂养他们,从而为孩子今后的成长提供足够的养分和后劲,而不是做一些无趣的道德说教和假大空的词句来驯化孩子。
这样的理念不仅对孩子,对成人来说同样受益,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抗语文》这本书。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个人自我价值提升的认同程度越来越高,教育的话题也一年比一年受关注。
朋友的女儿在上海有名的中学读书,压力大、作业多,几乎每天参加补习班,没有一天不是在重压中度过。看到孩子这种生活,父母很心疼,直言女儿不像是上学,更像监狱里的罪犯在劳动改造。
作者身边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朋友把孩子送到了国外读书,这组惊人的数字背后,正是父母们对教育制度的抵抗。
教材作为教育制度的体现,往往最能暴露问题,以小学课本为例,作者发现的第一个问题是:内容不合理,删改成风。
小学课本里大量编选了没有作者名、不知出处的文章,有个笑话说十多年的书读下来,最熟悉的作者是佚名。

被教材选入的名家名作本来就寥寥无几,这些数量稀少的作品在编入课本的时候,又被编者改得面目全非。美其名曰是要把文章改成适合孩子年龄阶段阅读的内容,实际采用了削足适履的手法,使文章读起来如同嚼蜡,毫无营养可言。
被删改的文章有安徒生、巴金、王安忆这样的名家,编者把重要的背景内容删掉,就像将一条鱼的鱼肉切除,只给顾客端上一盘鱼骨头。
有一天,女儿回家说老师讲了一篇安徒生写的《一颗小豌豆》,作者觉得很疑惑,他不记得安徒生写过这篇童话,去查证才发现,原来课文是改编自叶君健先生翻译的《安徒生童话》里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被删改后的文章完全脱离了安徒生的语境,原来的文章富于同情心、趣味盎然,包含着珍惜生命的态度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憧憬。

小学课本教材
而阅读了我们的语文教材里被篡改后的课文,作者感觉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原文简单有力清新有趣,改写后变得幼稚可笑,还给文章中加了两个绿莹莹”这样做作的词,而这是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者的一贯作风。
改编者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有人说这样改写好,很符合小孩子的智力水平,这是严重低估了孩子的智商和理解力,更伤害了他们对美的感受力。

被改编前的原文
小学和中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间,这十年里如果有效的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作品,会使人内心充实,渐渐发展出独立的思考能力。
而感受一名优秀作家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原文,不要看改写本、改编本,如果是国外作家就要找好的翻译者的译本来读,这样才能体会阅读里应有的美的感受”。

《功夫熊猫》
二、教育的焦虑与魅力,来自《功夫熊猫》 的启发关于教育的真谛,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有教无类。如今这个思想却在一部动画片中被阐述的淋漓尽致。
《功夫熊猫》里的熊猫阿宝,又懒又肥胖看起来很蠢笨,这样的学生要是放在我们的小学里,早就被折磨成一个真正的笨蛋了。
乌龟大师亲自挑选一个能拯救山谷的龙武士,他非常佛性的随手一点,点到了仅仅在看热闹的阿宝身上。狐狸大师负责教,开始他是抗拒的,后来他知道没选择,一定要把阿宝给教出来。
他知道必须根据熊猫阿宝的性情爱好来教育他,这是对教师教学法的修正也是对教师的讽刺。
狐狸大师明白对一个贪嘴的胖熊猫,要用必须能诱发他努力的方法去激励他,比如影片中在经过十几公里的长途跋涉,阿宝已饿得两眼放光,狐狸大师却跟他抢馒头吃,阿宝必须努力才能吃到美味的口粮,阿宝就这样练成了一位武林高手。

影片中还阐述了一个道理:不是只有老师才掌握真理。
应试教育最有把握的不是作文题,而是选择题、判断题、是非题,中小学长期的训练使孩子面对一个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这是正确还是错误的。
我们的教育得到的训练是非此即彼,小学一年级学生就面临着,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正确答案往往只有一个。
习惯性的从老师那里获得标准答案,服从和记忆,而不是辩证思维地看待问题,正在成为孩子创造力的杀手。
小学有道测试题,请给一篇文章起一个题目,大意是:下雨了,三只小羊通过各种方法,找房子避雨的故事。作者女儿的答案是三只小羊躲雨”,老师给了零分,因为正确答案是三只小羊”。
这种作业批改思维很强悍,中小学僵化的习惯思维大多是这么养成的,对孩子的压制和打击是巨大的,这种标准化的思维,恰恰是教育偏执症的具体体现。

这也就不难理解,一翻开作文大家写妈妈,都是发烧送医院”的雷同经历,作文越来越套路化,很多老师甚至开始要求全班同学,要写得和老师给的范文一模一样,如同一个个复制机。这样的教育不要说以后出作家,就是想在中高考异军突围拿高分也是奢望。
天才作家不是培训出来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同样不可复制。
就像我们在中小学阶段对待孩子的任务也不是把他们培养成作家,而是引导他们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孩子在少年时期就体会到阅读与写作的美妙,在书海里了解更广阔的世界,在文字里使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
三、如何让孩子读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作者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我认为是他推荐的书单,这也是作者用来回答现有教材不足的解决方案:既然课内无法给予孩子有营养的东西,那么阅读是最好的选择和补充。
一个阅读量大并且又深入阅读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语文成绩就不会差,大量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积累,也是语文成绩的本质基础。
在很多阅读推广做得比较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对教材的重视程度很低,更多的是运用非常成熟的分级阅读体系,让不同年龄孩子阅读,家长和教师可以据此进行有效的评测。

阅读首先要根据孩子兴趣出发而不能走形式,你让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看《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名著,显然既浪费时间又收获甚少。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所谓适合孩子读的名著缩写本,除了满足父母焦虑的虚荣心外,读这类图书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大部分都是图书公司非专业编辑的胡编乱造,这些人的文学水平本来就低,通常把原著改得只剩下一地鸡毛。
在这种情况下,分级阅读的书单显得特别重要和珍贵,如何让孩子读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从选书开始。

儿童市场需求量很大,书籍多到泛滥,质量也参差不齐,同一个书名因为译者、出版社不同,会有无数个版本,就算同一个翻译者也会有全译本、编译本、注音本、绘图本。。。。。。总之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选哪个好。
下列书单,是作者自己看过并甄选出来的,作者是专业的编审,选出的书有说服力,很多还细心的标注了出版社,便于大家寻找以免买错书,我按图索骥买回来,基本没有失望过。
最后,希望更多的父母看到此文,让孩子从小读好书,体会阅读的快乐!
书单:一类 幼儿园-小学一年级 读低幼读物
绘本略,父母可以根据喜欢好挑选,蒲蒲兰的书比较推荐,书后都有推荐年龄;
《丁丁历险记》埃尔热著 王炳东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彼得兔的世界》《神奇校车系列》《青蛙和蟾蜍》
二类 小学二、三年级 读书初级图书
《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吹小号的天鹅》E.B.怀特著 任溶溶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哈利.波特》人民文学出版社 马爱农译
瑞典童话小说女王林格伦女士的全套作品 重点推荐《绿林女儿》《淘气包艾米尔》《吵闹村的孩子》《长袜子皮皮》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李之义翻译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21世纪出版社 王永年译
《窗边的小豆豆》海南出版社
《伊说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上海译文出版社
《绿野仙踪》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马爱农译本
《安徒生童话全集》叶君健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吹牛大王历险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三类 小学四年级以上 中级进阶类图书
《丛林之书》吉卜林著 文美惠译 长春出版社
《鲁滨逊漂流记》浙江文艺出版社
《白海豹》四川文艺出版社
《黑骏马》马爱农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骑鹅旅行记》漓江出版社
《五个孩子和沙地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哈克坡地森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波西杰克逊系列》接力出版社
《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
《唐吉诃德》孙家孟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三个火枪手》上海译文出版社
《万物简史》21世纪出版社
《剑桥少儿百科》中国宇航出版社
《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 房龙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怪医杜里特的故事》太白文艺出版社
《柳林风声》杨静远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西顿动物小说全集》新时代出版社
四类 中学生书目
《巨流河》齐邦媛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汉字王国》李之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流沙河认字》现代出版社
《玄奘西游记》中华书局
《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老子他说》《论语别载》《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晚清七十年》唐德刚著 岳麓书社出版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三联书店
《史记选注》来新夏主编 中华书局
《中国通史》九州出版社
《光荣与梦想》海南出版社
《巴黎烧了吗》意林出版社
《动物农场》上海译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