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下班回家,很晚了,很累并有心情不太好,她发现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她。
妈妈,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妈妈回答。
您1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妈妈不耐烦地说道。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吧!”儿子似乎哀求的语气。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1小时能赚20美元。”
喔!”儿子低着头这样回答,接着说:妈妈,可以借我10美元吗?”

妈妈发怒了:如果你问这问题只是要借钱去买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儿子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约1小时后,妈妈平静下来了,她觉得对儿子太凶了。她走到儿子的房门并打开门,你睡了吗,孩子?”她问道。
"妈妈,还没睡。”儿子回答。
我想过了,我刚刚对你太凶了。”妈妈说着,我将今天的闷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元。”
儿子笑着坐了起来,妈妈,谢谢你!”儿子叫着。接着儿子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了的钞票。
儿子慢慢地算着钱,最后看着妈妈,告诉她:妈妈,我现在有20美元了,我可以向你买1小时的时间吗?请你明天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从这个故事中,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的确,就像故事中的妈妈一样,现在的妈妈们总是很忙,忙着不停地工作、加班、赚钱……从来没有停下来,陪孩子一起玩。大多妈妈本能地认为,挣钱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就可以了,孩子不愁吃不愁穿,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烦恼了。可是妈妈的这种想法错了!其实妈妈的爱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家庭的温暖来自家人的爱,而不是来自家人的钱。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做了一个独特的婴猴实验:
哈洛把刚刚出生的婴猴从母猴所在的笼中取出,放到另一个装有两个人造母亲的笼子里。一个纯金属丝的人造母亲胸前安有一个奶瓶,另一个的表面包裹着柔软的布,但不安奶瓶。按理说,婴猴应该经常爬到安有奶瓶的金属丝妈妈的身上,然而结果却相反,婴猴只是在肚子饿要吃奶的时候才爬到金属丝妈妈身上,而大部分时间都爬到布妈妈身上。如果在布妈妈身上也安上奶瓶,那么婴猴就几乎不接触金属丝母亲了。如果在婴猴下地玩耍的时候,突然放入一个自动玩具,就会看到婴猴吓得马上逃到布妈妈身上。

这个实验推翻了人们传统思想中有奶便是娘”的认知。从这个实验可以得知,婴猴对母猴的依恋主要不是食物,而是柔软、温暖的接触。推而广之,小孩子依恋母亲并不仅仅是为了喝奶,他更需要柔软而温暖的皮肤接触,小孩子只有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才能健康地成长。就像小猴子不喜欢只能提供食物的金属妈妈”一样,孩子也不喜欢只能提供食物、金钱的机械妈妈”,他更需要的是妈妈的爱。

工作忙”、加班”、挣钱”、为了以后更好生活”……这些都不能作为不陪孩子”的借口。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台赚钱机器”,而是妈妈的爱与理解。虽然说一个家庭的经济能力比较重要,但是只要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其乐融融,即使经济能力较差,大家也会共同努力来克服。而如果因为赚钱而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那就太不值得了。妈妈们不要掉进繁忙的陷阱,也不要做赚钱的机器,钱是永远赚不完的,而孩子只能成长一次,错过了就后悔莫及了。千金难买陪孩子成长的过程,物质也换不来与孩子相处的天伦之乐,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是孩子和妈妈一辈子的遗憾。